来源: 吕显祖问答网
2024-05-21 22:30:48

儿童玩耍山中迷路 民警用无人机找回

本报讯 鲁云龙 记者贺巍报道:“感谢警察同志,我都没注意孩子跑出去了,如果没有你们,我真不敢想会发生什么!”近日,当两名走失的孩子被民警从山中找回时,孩子的家属连声向民警表示感谢。

3月31日19时30分许,横峰县公安局接到青板派出所协助请求,其辖区内一名13岁和一名9岁的儿童于当日下午从家离开一直未归。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指派侦查中心和警航中队民警赶赴现场。民警到达现场了解得知,走失小孩父母在外地务工,爷爷卧病在床,奶奶在村里做手工,小孩长时间未回家,奶奶情绪激动一度晕厥。

了解案情后,民警立即使用无人机开展搜寻。通过无人机红外功能经过2个小时的寻找,在一山沟处发现了两名孩子的踪迹。随即地面警力立即前往此处开展进一步搜寻,最终找到了走失的两名孩子。

原来,两名孩子因为私自出去游玩,到了晚上在山间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见到两名孩子时,他们已饥肠辘辘,精神状态恍惚,满身沾满泥巴。

随后民警将两名孩子安全送到其家属手中,家属十分激动连连道谢,围观村民也纷纷为民警点赞。


“茶马古道”焕新生

  一条8公里的近道,这头连着江西,那头连着福建。

  这条近道未通时,开车到山的那边需要多久?

  “没有个小半天,真的下不来!”广信区五府山镇毛楼村村民王善福在当地经营一家农业开发公司。他告诉记者,每年采茶季,公司都有大量的茶青需要运送到福建地区,不能抄近道时绕道过去开车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让他开心的是,这两三个小时的距离,终因毛竹关公路的开通,缩短到只有8公里,只需要20分钟就到了对面的福建。

  站在宽敞的毛竹关公路旁,王善福告诉记者:“这里以往是杂草丛生的山路,一块‘此路不通’的牌子让这条路荒废了许久。现在好了,我们公司的茶青运往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的坑口村加工销售可方便了,两万斤的运费省下不少,利润就多了!”

  广信区五府山镇毛楼村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接壤。连接两地的毛竹关古道自古是江西与福建两省商贸的重要通道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茶马古道”之一,毛竹关也被誉为“万里茶道第一关”。闽盐从该道输赣,赣茶由此入闽,经济贸易十分繁荣。两地村民历来就有通婚、商贸往来,毛竹关也成了两地交流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广信区与福建省的唯一直接出省通道。但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开通及五府山镇往市区方向交通路网的升级改造,曾经的“近道”被荒废弃用,渐渐被山体掩盖。这两个接壤的乡镇也因此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往来交流。

  五府山镇镇长童培魏告诉记者:“毛竹关打通,两地市民来往更方便,而且我们五府山镇的旅游产业也会得到相应的刺激。”据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五府山镇党委、镇政府进行调研,发现两地村民对恢复通行的愿望非常迫切。为顺应群众需求,五府山镇多次与武夷山市洋庄乡沟通,前往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削坡整地、排水拓面,整出了一条长约8公里的路,打通了广信区与福建省的直接出省通道——毛竹关通关公路,结束了“此路不通”的历史。

  “小时候我们去坑口村的大姨家,得步行12公里,耗时两个半小时,后来因为路途遥远,和大姨家很少往来了。公路开通后,我带着老母亲第一时间去看望了大姨,家人们可开心啦。”对于50岁的村民周立东来说,一条公路不仅拉近了亲戚关系,也给他的毛竹生意带来了新的希望,“道路修通后,我的毛竹可大量往武夷山市那边销售。”

  路通人和,百业俱兴。据了解,该区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工程,全力促进农村公路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为全区农民群众建好了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学做结合,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形见效,共检视问题8个,制定整改措施19项,整改措施销号19项。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88个,投资6.7亿元的旭日大桥于去年12月1日如期通车,进一步方便了农民进城务工,大大提高了南乡片区38万居民进入中心城区的通行效率!”上饶市广信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黄双告诉记者。

艾草“香” 日子甜

  金秋十月,稻黄果香。在婺源县太白镇林下经济艾草种植基地,又迎来了一片收割艾草的繁忙景象。“艾草一年可以收割3季,现在是收割的第二季,预计可以收割艾草1500吨,今年雨水好,全年总产量估计在5000吨左右。”阳林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吴蓉介绍道。

  近年来,婺源县太白镇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通过“公司+合作社+林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艾草产业,打造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目前,太白镇已拥有5000余亩优质艾草种植基地,可自主生产艾草养生枕、艾草足浴包、艾条、艾炷等艾制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2300万元。

  “别看小小的艾草,我家现在的生活全靠它。”村民方晓明表示,“艾草产业旺起来了,我能在家门口就找到工作,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在艾草产业的带动下,太白镇有近百户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