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胡宝善问答网
2024-05-23 01:32:31

让“一片叶”香飘四海 ——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的背后

1月31日,作为全国首创建设的出口茶叶“大基地”,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在该县秋口镇石门村正式揭牌。

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的建设,是上饶市、南昌海关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实践。

出口茶叶“大基地”有啥新内涵?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为何花落婺源?“大基地”是如何建设管理的?“大基地”的建设对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促进作用?对“茶乡”婺源乃至全省的茶产业发展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近日深入上饶市、婺源县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探访。

先行先试,探索破解中小茶企出口难题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上饶市委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支持婺源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美丽中国”样板县等工作方案,这当中加快茶产业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富民措施。

婺源县是“千年茶乡”。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该县积极构建“三茶”统筹发展新格局,做响茶品牌、做优茶产业、做大茶经济,已成为我省茶叶出口第一大县。2023年,该县自营茶叶出口总额6.25亿元,增长10%,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额的七成,其中有机绿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7%。

亮眼成绩的背后,一些制约当地茶产业长远发展、扬帆出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如一些中小茶园在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多方面存在短板,难以达到出口茶叶原料备案基地技术要求;一些中小茶企“走出去”的意愿强烈,但由于对茶叶出口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知之不多,不具备出口企业供货资质;有些茶企“春茶供不应求、夏秋茶销售困难”,造成出口茶叶原料供需不平衡,大量夏秋茶资源浪费,茶园综合利用率低等。

一头是已取得资质的出口茶企对茶青等原料的需求大,一头是暂未取得资质的中小茶园和茶农多产多销、创收增收的意愿强烈。如何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把婺源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这是推动婺源绿茶进一步香飘万里、扬名海外需要面对的新命题。

对此,上饶市联合南昌海关,在助推特色产业内外贸一体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开展了积极探索。伴随“关长送政策上门”“关‘助’发展”等活动的展开,南昌海关会同上饶方面多次召开政企座谈会,反复研究会商,决定“关政企”协同发力,在婺源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并创新实施“1+N”出口茶叶基地备案管理模式,将已备案基地“N”以外的全域其他种植区作为一个“大基地”管理,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行业自律、海关监管”集约化监管模式,大幅简化单个主体逐一备案的申报手续,节省茶园在技术人员配备、农业投入品甄别、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投入,为乡村振兴赋能。

创新监管,激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2月2日,记者在婺源县思口镇思口村看到,冬日的赵家茶园却别有一番景致。新竖立的“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项目备案基地”大标识牌上,详细列明了基地名称、溯源号、管理模式、监管单位以及管理专家组等信息。茶园内,一支芽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姚华源,正忙着和女婿吴洪伟商量茶园改造提升计划。

婺源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丽珍告诉记者,“大基地”颁证后,包括赵家茶园在内的全县639个基地陆续纳入“大基地”管理范畴。县茶业协会作为“大基地”申报主体,负责约束基地及茶企严格自律、诚信经营。经过“大基地”整合,该县可供出口茶叶种植面积由8.2万亩扩大至20.6万亩,可用出口原料增加1.26万吨。

“‘大基地’成立后,对我们这种中小规模的茶企来说是重大利好。”姚华源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有机茶园有650亩,2023年销售茶青35万余公斤,每公斤2.6元,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2024年,通过实施“五统一”改造茶园、改良土壤和茶树,预计能收50万公斤茶青,加上出口售价提升至每公斤3元,茶园产值可上一个新台阶。

审批手续简化后,如何确保茶叶质量稳步提升、符合出口技术标准,成了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婺源县成立领导小组,把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工作列入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设立茶产业发展资金,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县—镇(乡)—村”三级茶园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范化种植管理、统一农业投入品管理、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治、统一质量安全监测、统一质量安全追溯”。并从倡导绿色有机生产方式,把好质量安全源头关,严格制茶标准、推进技改扩能,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做好风险评估调查和信息收集、风险预警,建好品牌文化平台等方面,制定出台《生态标准茶园建设及茶叶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婺源茶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动“五统一”工作落实见效。

上饶海关副关长郑晓忠表示,创新建立海关、企业和地方共治机制,强化茶叶出口监管“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有利于从源头上推动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与茶叶品质“双提升”,进一步拓展婺源茶叶外销市场,达到减负增效、扩大茶叶出口、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推广经验,助力“江西茶”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茶叶品牌整合战略,“四绿一红”(即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浮梁茶和宁红茶)特色突显,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南昌海关有关资料显示:2022年,全省茶园面积185万亩、干毛茶总产量7.77万吨,茶园面积、总产量分居全国第10、12位。出口茶叶1.4万吨、货值8.7亿元。然而,出口量虽居全国第6位,但仅占全国总量的3.76%,总量依然偏小。

据海关相关人士介绍,影响茶叶出口的因素包括国际环境、价格、产品品质及结构、品牌影响力、贸易壁垒、汇率等多个方面。除去不可控因素,如何提高出口茶叶原料“量”与“质”,是短期内促进茶叶出口做大做强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依托“大基地”平台,在创新出口茶叶基地备案模式、建立“关地企”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海关部门还将成立婺源茶叶国外技贸措施研究工作室,开展信息收集、法规研究、风险预警、资源共享等工作,帮助茶企、茶园及时掌握全球技术标准动态,合理规避风险。鼓励和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主动开展技贸措施应对,利用技贸措施倒逼效应,深化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推动行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在婺源建设出口茶叶“大基地”,不仅为婺源茶叶出口创造了更大空间,还可带动周边地区茶产品向婺源集聚,促进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据了解,在婺源试点出口茶叶监管新模式的基础上,南昌海关已研究出台《促进江西出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包括积极促进茶产业质量水平提升、支持建立健全全链条追溯体系、助力提升公共检测服务能力、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等,着力形成可供复制的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助力我省茶产业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目前,依托“大基地”的示范引领,上饶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联农带农机制,以点带面引导更多农户投身茶叶种植,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原载于2024年2月8日《江西日报》)

来上饶,奔赴一场专属于春天的浪漫

        本报记者 吴淑兰 文/图

 

        春生万物长,上饶的春天是芬芳的,梅花、玉兰花、油菜花、樱花肆意绽放,山青湖碧,宛如一幅绚烂的油墨画。“花朝节”“寻仙记”“春日宴”更让游客感受到了专属于春天的浪漫。赏春正当时,莫负好春光,在温暖的春风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婺源篁岭:“花朝节”呈现中式浪漫  
   
      婺源篁岭“花朝节”    
  葛仙村“寻仙记”  
 

        春有约,花不误,转眼又到了百花盛开的日子,篁岭油菜花也已经进入观赏期,山下平原地区及村落油菜花开得正盛,花田内一片金黄璀璨,在微风下尽情摇曳出金色花浪。

 

        海拔稍高的梯田油菜花进入盛花期,漫山金黄,十分壮观,篁岭一期及二期油菜花花海将持续至4月上旬。婺源篁岭第七届花朝生活节正式启幕,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纷纷奔向这个挂在山崖上的古村,一同期待着今年最为盛大的花事。

 

        在花朝节的传说里,要数12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篁岭今年不仅请来了12位花神,更有新晋油菜花花神亮相,带来了精彩的花艺古装秀。

 

        花神们现身五桂堂,带领游客一同从村落巡游至梯田,沿途欣赏村内的古徽州建筑和极富特色的马头墙。行至花海旁,花神们绽放笑颜,宛如误入人间的仙子,人美花娇,让人忍不住按下快门,将这份甜美收藏。一阵清扬高雅的乐曲自花海中传出,春日合奏悄然拉开了序幕,古筝、琵琶、笛子……国风民乐特有的音符,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花间浪漫。

 

        绚烂的春花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点缀着古老而肃穆的古徽州建筑,让篁岭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扬的笛声在古村流淌,忙碌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这是不是你所追求的隐居生活呢?

 

        夕阳渐落,夜幕降临,古戏台灯影四射人声鼎沸。舞蹈表演、情景剧等节目轮番上演,带你感受传统与现代创意的极致融合。待花朝剧场落幕,篝火晚会便续上了这场春夜的狂欢,火堆旁,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欢笑玩闹,在一场接着一场的小游戏中一同感受着春天的温暖。

 

        望仙谷:美味“春日宴”鲜活整个春天  
   
     

望仙谷美丽春色

 
  望仙谷“春日宴”  
 

        春天的风,带着温暖的气息和柔和的抚慰。它轻轻地吹过山谷,唤醒了沉睡的生命。在宽阔的山谷间,新绿的嫩芽在春风的吹拂下正在逐渐生长,鲜艳的花朵绽放新生,春日的望仙谷开始展现不一样的面容。

 

        蜿蜒的栈道上,步履慢慢,惬意地享受着美妙的春光,让人心生惬意与安宁。在春的轻拂中,云雾在山间升起,连呼吸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勃发与新生的气息。望仙谷的春日副本“仙谷漫游季”就此开启。

 

        温暖春日,漫游望仙谷后,还可以尝“鲜”。“春日食春芽,鲜嫩正当时”,摘一把野菜,尝一口春光,满是草木复苏的气息,把春的味道留在胃里,望仙谷春日宴挑逗你的味蕾。

 

       春天是野菜的舞台,没有人能抵御得了碧绿清鲜的诱惑,无论是传统美食里的春味,还是充满“野”性的春味,亦或是创新融合的春味,野菜才是餐桌上春天的开始。望仙谷里,春日“食野宴”系列菜品,让充满鲜香的美味,串联起你的春日记忆。

 

       豌豆苗、香椿苗、春笋等都冒出了“头”,这是独属于春天的问候。雨前椿芽鲜嫩无比,它是珍贵的春日限定,也是春日野菜里当仁不让的C位,金黄的土鸡蛋包裹着鲜嫩的香椿,整间屋子里都弥漫着香气。

 

       当水芹菜与腊肉相遇,春天也被赋予更多惊喜的味道,水芹菜清爽的口感带来春日时令与腊肉的咸香风味完美交织,一口感受春日的“轻快”。春雷小雨过后,一棵棵嫩芽冒出土壤,便到了山蕨、春笋的主场,一道道当季的农家菜为你呈上,轻轻咬上一口,便鲜活整个春天。

 

        春天的农家菜,总是能够出现一些混搭的意外惊喜,望仙谷里的“调锅菜”,把春天藏进一道道菜品,邀你来一场舌尖上的踏青之旅。在紫云英开花前,掐其嫩头,过遍清水,加猪油清炒,油绿绿一小碟,正是那“一缕相思碧”,这就是吃春了,囫囵着吃过后,人就接上了春气,可欣欣然,去紫云英花田打几个滚。还有Q弹滑嫩的地皮菇、清爽的马兰头、散发着清香的野葱……用炒、煮、拌等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做出春日最浓烈的鲜香,香味顺着锅边不断溢出来,“调锅菜”的春日系列美食,正适合春天吃。

 

       回归山里,不如干脆给自己放个假吧,在木工坊或是草木染坊感受草木的力量。或是换上喜欢的服装,在春草初盛的望仙谷拍一组“人生照片”,将一天的记忆收藏。

 

       葛仙村:“寻仙记”带你入“仙境”  
   
      葛仙村“寻仙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江南,是桃红柳绿、烟波画船,是莺啼婉转、美人顾盼,是诗情画意、温柔缱绻……葛仙村一到春天,便成为了江南。

 

        一到春天,便想起葛仙村,想起在江南的每一帧画面:是众妙阁檐下的细雨绵绵,月牙巷中摇曳着的油纸伞;是湖泊的碧波涟涟,烟雨船上的笙歌慢;是茶园的茶山青绿,是绯红桃花雪白樱花的花瓣随风飘舞……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葛仙村发起寻仙邀约。葛仙村“寻仙记”于3月16日正式启幕,春游逸仙踪、花神巡游、灵鸢春集、百亩鲜花谷等春日活动,等你来一探究竟。

 

        春风又绿江南岸,百花齐放争芳艳,片片洒落到人间。葛仙村“十二男花神”登场,看“十二男花神”仙街巡游,与“十二男花神”近距离互动,花神献花,共赏春光……

 

       人间芳菲,春意盎然。春游逸仙踪活动已开启,这个春天化身为寻仙者,挑战神仙技艺,探索仙镇的每个角落,解锁隐藏的谜题。成功者将获得神秘福卡,开启专属仙缘之旅。活动时间:3月16日—5月31日(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地点:中国镇物文化馆,参与规则:在景区中国镇物文化馆处领取空白的集章卡一张;前往仙镇各个景点完成隐藏的挑战后,工作人员为集章卡盖章;集齐4枚印章后,即可前往畲族文化馆,领取神秘福卡。

 

        “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作为葛仙村“寻仙记”的重头戏,仙村花神巡游格外引人期待。在花神的带领下,共葛仙村赴春之约。活动时间:3月16日—5月31日(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地点:水舞台—中国镇物文化馆—众妙阁。

从打工妹到女老板——陈龙英的“反转人生”

  戴着眼镜的海外专家拿着刚镀膜完成的镜片“手舞足蹈”,一旁的翻译“侃侃而谈”,这“热闹”的一幕发生在上饶新龙生光学有限公司的检验车间内。这家成立仅10年的公司,专注于车载镜头生产,主攻韩国市场,实现年产值十倍级增长。董事长陈龙英也在这10年间完成了从打工妹到女老板的“逆袭”。

  出生于铅山县陈坊乡的陈龙英,自幼生活在农村,小时候仅靠家里微薄的种地收入过活。生活的艰辛,让陈龙英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自打她懂事起,就梦想着长大后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撑起这个家,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18岁的陈龙英背着行囊只身来到了苏州一家吸塑厂打工。她干活利索勤快,又有着农村女孩特有的吃苦耐劳品格,很受车间主任和厂里领导的重视。这一做就是10年。“做的时间久了,在外闯荡越来越感觉到身心疲惫,很想回家。”

  2013年,陈龙英回到家乡上饶。“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开过移动营业厅、办过养鸡场,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吸塑生产。”她在上饶国际家具城开了一家吸塑厂,规模很小。陈龙英是一线女工也是送货司机,是销售员也是老板。“一大早就在网上找上饶各个光学厂的信息,挨个打电话问需不需要吸塑包装。10点就跑去厂里谈业务,下午又忙着送货。”那时候的陈龙英恨不得将一天掰成两天用。“有一个长期合作的光学厂老板看我这么辛苦,就问我要不要一起做光学镜片,我当时想着再也没有比现在更累的了,那就试试吧。”于是,陈龙英有了合伙人,一起开办了上饶新龙生光学有限公司。“我要办成一家有市场、有品质、有影响力的光学企业。”陈龙英在心中暗暗鼓劲。

  接下来的日子,拥有梦想的陈龙英更是成了一名不知道苦和累的女汉子。多少次到了非常艰难的地步,不堪压力的她几乎要崩溃,但都没有因为挫折而放弃。“最开始我们厂里只有5个人,我和员工们一起磨玻璃,每天厚厚的白灰沾满双手,手指常常开裂,好了又破,粗糙不堪。”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随着合伙人打开了韩国市场,并聘请了韩国专家定期到厂指导生产技术,上饶市新龙生光学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研、产、销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光学企业。“员工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了200人,年产值从200万元增长到了2000万元。”陈龙英坦言,公司的发展壮大还离不开上饶经开区的政策扶持。

  2015年,正值上饶经开区提出大力发展“两光一车”主导产业。陈龙英将厂房搬进了光学基地一期。“有了有财园信贷通的政策红利,我们付了一部分定金后,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向我们提供了贷款,这才拿下了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从此公司也有了资产。”从打工妹到企业家,陈龙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早在创立之初,上饶市新龙生光学有限公司便专注于车载镜头的生产,后来还在韩国成立研发机构,自主研发镜头。来自韩国的专家宋成帝每个季度都会来一次上饶,一呆就是一个月以上。他在韩国大型光学企业从事技术研发31年,是上饶新龙生光学有限公司特聘的生产技术指导顾问。车间工人们纷纷表示,韩国专家每次来后,都会看见车间里堆积的“问题”镜片在肉眼可见的减少。

  有了技术研发的加持,陈龙英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拓展到了无人机镜头、安防镜头、单反镜头、投影机镜头、各类检测镜头、医用光学镜头等产品,获得专利20余项,并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西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陈龙英还担任铅山陈坊商会会长。在今年初,陈坊乡号召乡贤捐资新建状元桥,陈龙英积极响应,慷慨解囊捐款3万元,以实际行动倡导良好风尚,唤起了更多群众关注家乡的发展。她还计划成立巾帼电商联盟,希望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抓紧外销,拉动内销,让更多姐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增加收入,用“娘子军”的气魄和胆量来谱写新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昂扬旋律。

  “我始终坚信,去努力,去拼搏,就一定会有所收获!”陈龙英感慨地说。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