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广才问答网
2024-05-24 04:13:11

幸福食堂饭菜香

  10月23日重阳节这天,七一三小区幸福食堂正式开业,刚到上午11点,食堂里就坐满了前来用餐的老人们。“我爱人身体不好不能下地,所以我来食堂打饭带回去给她吃。”88岁的张宇仁说,平时他和妻子的午饭都是自己下一点面条和青菜草草了事,现在有了幸福食堂,每人6元就可以吃到两荤两素的可口饭菜,实惠极了。

  “大爷,您慢点走。”社区志愿者杨阿姨搀扶着一位老人慢慢走进食堂,老人连连摆手表示感谢。在幸福食堂里,这样暖心的场景随处可见。门口的热心志愿者周女士负责老人们的排号取餐;志愿者王先生帮助老人们推轮椅,拿饭盒;侧门的李女士正有条不紊地打包要送上门的饭菜。幸福食堂的志愿者们的服务热心又贴心,对每一个前来用餐的老人都关怀备至,“太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帮我取餐!”84岁的老人敖香仔提及这些志愿者,赞不绝口。

  据悉,七一三小区住户60岁以上约650人,其中60-69岁约150人,70-79岁约200人,80岁以上约300人。针对住户实际情况,幸福食堂推行阶梯制的收费标准,根据用餐老人年龄收取午餐和晚餐6-12元不等的餐费,早餐则提供稀饭、豆浆、米粉等常见早点,价格普遍低于市场,并实行“满5减1”的优惠政策。同时,针对部分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等具体情况,幸福食堂还推出了“送餐上门”的暖心服务,多元化的助餐模式,让社区老人真切地享受到更实惠、更优质、更便捷的就餐体验。

  幸福食堂后厨,工作人员穿戴整齐,一丝不苟地处理食材、打扫卫生。食堂负责人黄新华说:“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坚持高标准,所有时令食材都是早上统一配送,每天及时烹饪,不留过夜菜,保证菜品的营养可口,同时我们也会对餐食留样备检,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小食堂托着大民生。武夷社区负责人表示,幸福食堂建设重点满足失能、失智、独居、高龄等不具备做饭能力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兼顾满足其他群体就餐的便利性、多样性。下一步,武夷社区将继续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公益支持、群众参与相融合,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让社区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断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周自超)

晚8点的特价 买菜真省钱

  本报记者 黄珠慧子 文/图

  “蛋糕面包买一送一,蔬菜水果半价,猪肉特价……”11月28日晚上8点左右,记者刚走进饶城一家大型超市门口,就听见工作人员此起彼伏的打折叫卖声,吸引超市里的每一位消费者。现场挑选的人群中,有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有带着孩子一起来逛的一家三口,大家各取所需,自如地在超市穿梭。

  8点10分,超市蔬菜称重处已排起队,市民手上大多提着打折蔬菜。“一把辣椒2元,3颗土豆3.5元,4个西红柿才2元。”刚结完账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超市附近,晚饭后她都会散步来生鲜超市挑选打折销售的蔬菜。人气旺盛的区域还有水果区,各种五颜六色的果切拼盘6折优惠,一盒方方正正的水果盘包含3、4种水果,火龙果、青提、西瓜、哈密瓜等,且为当日现切,打完折相当于几块钱一份。正在挑选水果的刘先生说:“晚饭后挑一盒当作一家人的饭后水果,省心省力。”

  与以往不同,选购特价食品的顾客不再只是那些精打细算的老年人或家庭主妇,也有不少年轻人。22岁的李小姐说:“超市内各种糕点都是当天现做现卖,面包买一袋送一袋,当晚上甜点或者第二天的早餐都可以。只要早点来挑,质量都还是不错的。”李小姐表示,每天省下十几元,一个月就能少花几百元了。上班族小林则表示,他平时工作较忙,早上是没空去菜市场的,只能晚上到超市购买蔬果,也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

  记者走访发现,在饶城不少超市夜间蔬果都设有打折区。记者在民德路上的一家生鲜超市内看到,贴着“5折”牌子的蔬菜货架基本已被一扫而空。“通过采取夜间折扣销售,向顾客让利的同时,还能加快新鲜食材的流通速度。”该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店的生鲜食材晚上8点开始打折,时蔬有时买一送一,基本上7点30分左右就有周边市民过来等折扣产品,像土豆、萝卜等蔬菜比较受欢迎。”该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夜间选购打折时蔬时,应按需购买,买回去之后尽快食用。

横峰古窑公园成地域特色旅游新名片

  “城在墟上,瓷在城下”。在横峰,有一座古窑公园,它地处县城东部上窑口村,毗邻岑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区环境秉承宋、明窑遗址特色与风貌,地上镶着瓷片,墙上镶着瓷器,路边装饰着瓷罐瓷瓶……房前屋后,尽是陶的身影、陶的点缀,那些错落有致,造型各异的瓦罐,向来客诉说着一代又一代横峰人与陶瓷的深厚情缘,成为横峰地域特色的旅游新名片。

  在横峰古窑公园4000平方米的展馆里,大圈足碟、青釉高足碗、青釉盏等展品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柜展台里,几丝裂绺,一处破损,无声地吟唱着远逝的歌谣。

  横峰窑,又称兴安窑。由于此地土质适合生产瓷器和陶器,明嘉靖三十九年,县城一带聚集众多窑民,以烧窑制作陶器为生,取“兴而安之”之意,置兴安县,历经明清两朝。建县以前,这里“名横峰镇,斯民以陶为业,故名窑”,属弋阳县管辖。明邵伯悌在《兴安县志》修序中写道:“兴安,故横峰窑,垠隶弋阳”。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才改为横峰县,不仅与城北之岑山别称横峰有关,更与历史上一度兴盛繁荣的横峰窑有直接联系。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明清盛极一时的横峰窑,是华东一带民间烧造碗碟罐瓮的民窑,无数横峰匠人潜心烧造,它们或精巧秀雅,或浑厚质朴,或繁复华丽,或朴雅实用,凝聚着古窑人灵巧与智慧,可登大雅之堂,也可入寻常人家。

  在这里,可以聆听讲解,可以静静观赏,沉浸在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中,感受泱泱浩瀚的陶瓷文明。在这里,还可以亲身体验成形、上釉、烧窑等陶艺制作过程,从手中的几许残片的线条花纹里读出匠人们想通过其传递的圆满梦想。

 

  薛南 胡志健 本报记者 吴淑兰 文/图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