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马宏宇问答网
2024-05-25 14:54:36

让中医药服务“花式”圈粉——上饶市推动中医药服务“下基层”侧记

上饶经开区医院中医义诊活动现场

患者正在进行中药熏蒸

本报记者 钟芷涵 文/图

从村卫生室到市中医院,从“赤脚医生”到中医传承人,从田间地头到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群众的生动图景在上饶城乡铺展。

近年来,全市中医药系统全面融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江西)建设,围绕上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下基层”,把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织密基层中医服务网络

如今,随着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我市县级医疗机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越来越多百姓走进中医诊室,或治病求方,或养生保健。

走进上饶经开区医院国医馆,充满古韵的装修风格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舒适的就医环境彰显了现代管理理念。“我院中医科于2019年4月份成立,目前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执业医师,完整的医师诊疗队伍组成,可以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针灸理疗、传统中药艾灸、普通针刺、刺络、拔罐、刮痧等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以及一些结合现代医学的中频、低频颈椎、腰椎牵引等治疗技术。”上饶经开区医院副院长琚林娟介绍道,她说:“中医技术拥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广大的居民提供了治疗的便利,同时对慢性病、颈腰椎疼痛、慢性咳嗽和妇科病、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调理,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实现公立中医院全覆盖,玉山县中医院被评为“三甲”中医医院,是全省首家县级“三甲”中医医院。同时还设立了8家省热敏灸分院,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达30%,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据统计,2023年全市县级中医医院业务总收入13.09亿元、总诊疗178.67万人次、住院患者14.5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9.4%、23.9%、19.2%。

中医特色优势日益凸显

覆盖市、县、乡、村的中医服务体系,打通了上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络”,群众的就医体验、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如今,在上饶城乡,不论是日常医疗服务,还是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中医诊疗都发挥着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月27日,记者走进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扑鼻而来,理疗艾灸、中药熏蒸、汗蒸、中药贴敷等多种特色疗法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馆内的医师正在根据患者的病情开方;中药调剂室内,药剂师正在配药;中药熏蒸室内,治疗师在为患者做康复理疗……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吸引了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中医让我觉得很舒服!年纪大了,腿脚、膝盖常常会痛,时不时会到这里做一下艾灸,疼痛会缓解很多。”从有病就往大医院跑,到在社区就能看上好中医,市民张春英成了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常客。

据了解,该服务站始建于2004年,中医馆位于服务站二楼,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是市区内建立时间较早且为数不多的集中西医于一体的卫生服务站点,并与江西医专合作成立了临床实验基地、临床技能实验基地。“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学生的技能培训,进行技能再教育,让大家多看多学多实操,尽快掌握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徐骏介绍,截至目前,该站点参与中医技能培训的学生包括社会人员累计有200多人。

中医药文化氛围越发浓厚

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中医药“下基层”给群众看病带去可喜的变化,也让中医药收获了许多“粉丝”,中医药养生与保健的理念也备受群众欢迎。

“我这肩膀一吹空调就痛,是什么原因?”“最近时常睡眠不好该怎么调养?”近年来,全市各地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义诊活动,深受群众的认可和推崇。面对各种提问,中医医师们耐心解答,帮助市民辨证施治,并一对一进行养生指导。

如今,在广信区枫岭头镇卫生院,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去年,我们卫生院通过提升改造,大力推广中医理疗,不管是在就医体验还是中医服务环境上,周边群众的满意度都很高。”广信区枫岭头卫生院院长周小燕介绍道,该卫生院中医馆的诊疗人次也从无到有,现在每天的就诊人数达几十人次。

此外,为进一步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技能,我市举办了中药鉴别技能大赛和第二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不仅提升了中药人员中药鉴别能力,还营造了全市学习中医经典的浓厚氛围。

优质资源下沉,让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如今,基层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中医诊疗服务带来的便利实惠。


卖菜不许开“美颜” 生鲜灯年底将被禁用

  本报记者 郑欢 见习记者 周梦沁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办法》针对群众反映“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增加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明确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8月25日上午,记者在信州区八角塘中心农贸市场看到,生鲜类的摊位上都悬挂着带有红色灯罩的“生鲜灯”,灯具内部布满小灯珠,照射出红色的光。在灯光的“美颜”下,摊位上的猪肉显得格外红润鲜嫩。记者拿起一块猪肉在“生鲜灯”和自然光下对比,发现猪肉在自然光下呈淡粉色,而经过“生鲜灯”照射则明显增亮增红,看起来更新鲜。

  “使用这种灯已经十多年了,几乎每个肉摊都在用。”猪肉摊主刘师傅说。

  “这个灯会让人产生错觉,有些看起来很新鲜的肉,拿回家就变了颜色,没有买的时候那么好看。”正在市场买菜的夏女士说。

  记者注意到,市场外一家刚开业不久的“惠诚牛肉”商铺没有使用生鲜灯,“我这店没开多久,一开始几天也用生鲜牛灯,在新闻上看见以后不让用生鲜灯,就换了,省得以后麻烦。” 老板是个年轻人,平常会关注新闻,了解到《办法》的要求,就把灯给换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办法》开展集中宣传,提醒经营户合法、诚信经营。12月1日后,监管部门将按规定开展相关执法检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我市粮食总产量达68.3亿斤

  上饶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我市着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农资市场供应,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粮食生产有力有序推进,每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亿斤左右。 我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农田“必须是良田”的标准,统筹开展耕地高标准改造工作,把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管理优、宜机化”的高产稳产田,进一步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水利设施标准化、农田道路网格化、土地耕作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此外,抓实送“技”下乡,为粮食丰产提供保障。各级农业部门建立技术人员与项目主体“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及时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全程服务,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加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的统筹协调、科学分布,全力做好早稻机收工作,指导农户抢占好农时,并提前谋划晚稻种植工作,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