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程孝先问答网
2024-05-23 07:23:01

党建领航 创新未来 ——上饶市科技局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寄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勇攀登世界科技巅峰。

  作为上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开路先锋”,上饶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直接指导下,以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市战略,不断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让“科技之花”绽放信江之畔,为“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力开创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赋能添彩。

 

  筑牢“红色堡垒”  凝聚奋进力量

  “在新时代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红色基因里汲取‘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活跃的信心’,重温科学家精神,积极对接长三角,融入G60科创走廊……”,7月1日,上饶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黄海以“传承红色基因 推进科技创新”为主题,为全局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主旨鲜明、思想深刻的专题党课。该局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表彰202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党员们度过一个仪式感满满的“建党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上饶市科技局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党建触角向业务一线延伸,争创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促使党员干部以更饱满的精神、更严谨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昂扬的斗志推动上饶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把稳党员干部思想之舵。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暨特色团建运动会,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同时,建立了“每月一学”学习制度,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干部职工人人讲”的方式,组织机关全员参与、人人登台上讲堂,讲业务知识、讲科技政策、讲创新前沿、讲形势认识,并结合自身工作,谈体会、谈经验、谈建议,不断激发机关干部学习热情,形成以讲促学、学用相长的浓厚氛围,带动全体干部职工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以学促干、比学赶超,不断提能力、增干劲、促发展。

  崇尚实干、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该局党组书记黄海到广信区茶亭经开区、铅山县等地的重点科技企业开展调研,要求科技部门认真收集企业技术需求,根据需求加强与大院大所、科研机构的对接,全力当好“红娘”,力争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取得技术上的新突破;局长王忠毅到上饶经开区、弋阳县等地调研科技型企业,并把科技的相关扶持政策带到企业……今年以来,上饶市科技局制定了开展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将开展好“科创服务年”活动列为大兴调查研究主要内容,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及管委会,对主导产业和主要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开展政策大宣贯,问题大梳理。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重点征集梳理企业对科技部门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建议,制定问题清单,认真分析研究,绘好科创服务“路径图”,引领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前行。

  守正创新,担当使命,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该局聘请第三方开展了自2019年以来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问效工作,制定了市县联动的监督机制。同时,多元化加强科技宣传,举办了上饶市“众享科技 逐梦前行”科普讲解大赛,并推荐了5名优秀选手代表上饶参加全省科普讲解大赛,获得省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市科技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局举办了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上饶市2023年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开展了《科技大伽说》专题讲座、“一乡一博,科学实验进校园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普抖音大赛、“科技小记者访省科技馆”活动、科技特派团“百十千”帮扶行动、“健康科普进社区、保护鱼鸟进湖区”活动等一系列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广泛、成效明显,先后获得学习强国、新华网、科技日报、江西日报、江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锻造“红色队伍”  争当服务先锋

  走进科技型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宣讲科技政策、破解技术难题,为科技强企搭建良好平台;携手江西师范大学共建数字产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创新“科技助农”形式,通过网络主播现场直播助农销售、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问诊把脉”,助力乡村振兴……

  为科技成果转化当好“管家”、为产学研融合架好“桥梁”,当提及科技局在推动科创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市科技局局长王忠毅给出了“服务”二字。看似简单的两字背后,其实是市科技局多年来致力于当好科创服务“店小二”的初心,以及倾力打造“创新型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主线,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为目标,深度融合“党建红”与“科技蓝”,持续开展“科创服务年”“大兴调查研究”等活动,锻造了一支党性强、业务精、服务优、作风硬的“红色”科技干部队伍,并通过“党建+”优化服务载体,推动党务、业务、服务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为企为民服务质效。

  “党建+平台建设”,推动创新主体倍增提质。该局党员领导干部当先锋、作表率,深入科创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整合多元力量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持续推进上饶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对上饶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表示了肯定。持续推动两大科创城发展,支持光伏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发展,围绕光伏产业链组织工作专班,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引入科技机构进行技术攻关。会同上饶师院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拟定光伏产业链需求征集调研方案,组织并召开光伏产业创新联合体会议。目前,上饶市科技中小企业入库553家,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0家;上饶市智慧数字经济科创孵化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提升了大数据科创城科技创新硬实力和影响力。

  “党建+人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与成果转化。该局充分发挥党建聚智汇力平台作用,着力在育才、用才、管才上下功夫。实施了科技创新“策源赋能”行动,以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为纽带,支持用人单位引进院士等我市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今年上半年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8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9个,科技合作102项,科技成果登记3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21.54亿元。其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效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2年度江西省十大创新成果,该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绿色高效TOPCon技术奖”的光伏企业。目前已完成10GW的产品销售订单,有效提升我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国际领先地位,推动光伏N型升级。同时,高可靠高能量密度N型TOPCon电池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含天然维生素A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及开发应用两个项目已进入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公示名单。

  “党建+科技金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该局打造党员金融服务队伍,着力打通联系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日前,召开了2023年“科贷通”第一次联席会议和科技金融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加快贷款投放力度,协同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制定了《上饶市关于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待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截至6月底,企业“科贷通”共贷款10970万元,笃力推动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实现了1+1>2的双赢合作。据悉,我市2022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填报金额115.8亿元,填报研发投入的规上企业1065家,较2021年填报企业(953家)增加112家,增长11.75%。

  “党建+科技惠民”,为民生“加码”、为发展“加速”。该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为民、科普惠民”的理念宗旨。一方面,用好“科技助农”,举办了“2023年全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科技集市、线上直播等形式,向全市各县(市、区)征集农业科技企业产品参与线上线下销售,开启了“科技助农”新模式、新渠道;一方面,用好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科技特派员全身心参与科技助农服务对接,今年共提供科技服务次数达200余次,解决技术需求30余个,激发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活力,走出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上饶实践。

  激活“红色引擎”  赋能发展大局

  今年1月19日,上饶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松江区考察学习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5月初,上饶市首批10名干部正式到松江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5月25日,上饶市作为唯一特邀城市,参加了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6月25日,上饶市党政代表团再次来到松江,签订了松江区人民政府和上饶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谋双方深化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式的交流合作……

  这是一项事业“从无到有”的时间线,也是上饶市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亮眼“成绩单”。

  G60科创走廊是江西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通道。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是市委市政府提出“融入长三角、中部走前列”的具体要求。一直以来,市科技局始终在加强党的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红色基因底色愈鲜明,红色引擎作用更强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推进更大力度创新的“顶梁柱”作用有力彰显。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服务好上饶市“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战略,今年上半年,该局主要负责人带头赴上海跟班学习,并全力做好与上海松江战略合作各项工作,促成了上饶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四地九市之外唯一受邀城市,出席“推进长三角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推进了上饶市与松江区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签约。为促进江西省与上海市科技资源对接,助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2月18日,上饶市科技局与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签订科技合作备忘录。

  为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该局主要负责人陪同市政府主要领导来到长三角国创中心调研,通过“向东取经”,学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举措,并率队考察了衢州市智造新城、浙江大学工程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及中试基地、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详细了解产学研合作、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工作开展情况,与衢州市、南平市、黄山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立科创圈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同时,大力推进“科创飞地”建设,由该局负责人亲自带队赴长沙考察萍乡(长沙)科创飞地,开展了“科创飞地”建设运营调研,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后,创造性提出了“建设上饶(上海)科创飞地并引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入驻”建议,并被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纳,促进了华东数字医学研究院、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重点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人才飞地,加速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勇立时代潮头,科创筑梦未来。

  迈上新征程、奔赴“新蓝海”,市科技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让红色基因底色愈鲜明,红色引擎作用更强劲,为我市实施“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为上饶“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长三角—体化发展先行区”贡献科技力量。

  (邱传平 黄旭梅)

守护中华秋沙鸭

  傅菲

  白际山脉是安徽省徽州与浙江省婺州的界山,峰峦入云端,山脉呈万马奔腾之势自东北向西南狂奔。白际山高高扬起四蹄,壮硕的四肢如大地的支柱,森林是飞扬的鬃毛。婺源处于徽州东南部,大鄣山是山脉的马头,星江是山脉的缰绳。季风和雨水塑造群山,塑造星江,孕育万千物种。星江九曲,流至紫阳镇湖村,河面因星江电站拦水坝而变得平直宽阔,向东而去,至坑口村头,依山向南,在丘陵间缓缓隐没,留下狐尾状的白白水影。

  11月的初冬,山乌桕在山间举树而红,蓝果树鹅掌楸间杂在常绿阔叶林中突兀而黄。这是江西省婺源最美的季节,层林尽染,山冈上的枫香树和糙叶树凝结了秋阳的绚丽,给大地抹上暖色调。4个月的久旱,星江潺湲,坑口段的河床袒露出青灰色裸岩。裸岩像巨大的鱼骨,岩脊有序地挫裂出岩鳞,如一根根整齐的刺骨。亿万年的河水冲塑出大地深处的花纹,在枯水期显现了出来。4副完整的裸岩鱼骨并列横贯了河床。河水在低处间无声而吟。白鲦、小鳈、马口鱼、波氏吻鰕虎鱼、鲫鱼、棒花鱼等,在水洼或水潭浪游。站在50米开外的渡头岸边,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鱼在轻轻跃跳,小水花散开,鱼群乌黑黑。透过望远镜,清晰地看见在裸岩凹坑形成的深潭,有2只中华秋沙鸭、1只青头潜鸭、4只斑嘴鸭在觅食,1只白鹭在砾石上歇脚。

  在中华秋沙鸭栖息的河流,会有斑嘴鸭、绿头鸭、鸳鸯、褐河乌、白鹭、白鹡鸰等伴生鸟出现。洁净的水流、丰富的食物,吸引着它们。砾石上,白鹡鸰抖着尾巴,兮兮兮,叫得愉快又欢庆。

  晌午,我到达婺源渡头自然村。渡头是一个古老的河边小村,与外隔绝,有十余村户,与石枧自然村摆渡相通。1990年之前,山民以打鱼和采集山货为生。6年前,修建了公路桥,渡口废弃。村户大多闭门,山田长满了芒草、芭茅,有3户留下来,守护故土。站在村头,几近干涸的星江在眼际一览无遗,三四百米宽的河床满是青灰色砾石,小股水流清澈见底。

  村民程锡源领着我,往山边走。他低声说:“上游2华里有一处石滩,叫滩底。滩底有一块平坦的焦石,中华秋沙鸭每天站在焦石歇脚,抖羽毛。我们从林中小路走过去。”

  小路只有巴掌宽,路两边是密密的苦竹林、水竹林。竹叶积在路边,厚厚的。盐肤木、漆树等小乔木遮挡了视野。路斜缓而下,腺柳依着矮灌木而起,风吹树叶响。在腺柳树下的观鸟掩体,有7个鸟类摄影家透过长镜头观察中华秋沙鸭。一只鸭站在石块上的入水角,梳理着腹部羽毛,之后缩着脖子四望,又蹲下身子。另一只鸭从石边游出来,娴静、优雅。在水映之下,羽毛反射过来的光色有了变化:脚赤红色,喙赤红色,颈脖和头部棕褐色,白腹部映了一抹浅白蓝,上背浅青蓝,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的鳞状纹十分显眼,冠饰羽毛和羽缘白斑清晰可见。潭中3只鸭子在悠游:一只微微翘着脖子唰食,一只头枕翅膀闭眼安神,一只左右摆头。它们浮在水面上,任凭水回荡,不鸣叫也不觅食,一副安然若泰的神态。

  体侧鳞状纹是中华秋沙鸭主要特征,因此别名鳞胁秋沙鸭,模式产地在吉林省长白山。北京鸟类学家丁建民先生考据:1864年,英国鸟类学家哥而德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了一只雄鸭,与已知鸭科鸟类不同,嘴长细扁,鼻孔位于嘴峰中部,头上有长冠羽,头部羽毛和上背为黑色,腹部和尾部为白色,两翅有白色羽镜,嘴脚赤红,胁侧有鳞状纹,是中国特有物种,遂定名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曾一度消失,几经科考,不见踪影,成了去向不明的鸟。1985年4月,河北承德地区平泉县林业局科考人员在城关一个野池塘,发现了迁徙途中掉队的一对中华秋沙鸭“夫妻”,中华秋沙鸭再次进入了鸟类学家视野。

  中华秋沙鸭系濒危物种,全球分布仅3500到4500只,在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地繁殖,少数在西伯利亚繁殖,在南方越冬。繁殖季,雄鸭雌鸭配对;繁殖季结束,“夫妻”离散。1999年,鸟类学家在弋阳清湖乡信江河段发现有100余只中华秋沙鸭越冬,系在江西首次发现,也是唯一一次在江西发现逾百只的种群。

  2002年冬,来自南昌市的鸟类摄影家在渡头村河滩,首次发现了中华秋沙鸭在星江越冬。此后,星江渡头至石枧河段,成了中华秋沙鸭固定栖息地。村边常栖珍稀之鸟,必是山水宝地。程锡源再也不外出赚钱了,入了冬,寸步不离村,天天守候着这群野鸭子。

  程锡源皮肤黝黑,四十出头,手脚灵活。他早晨沿着河边走一遍,中午、傍晚还有再走一遍。他拿着望远镜,像个侦察兵一样数着星江栖息的中华秋沙鸭。发现可疑的或陌生人,他就“盘问”:为什么到这里来,来这里干什么。他逢人就叮嘱:中华秋沙鸭惧怕人惊扰,请低声说话,不要走近河滩。入夜,他晃着手电,去防范捕鱼人。鱼是水鸟之食。没有鱼,斑嘴鸭、绿头鸭、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白鹭等水禽不会来。中华秋沙鸭是胆怯、机警的鸟,警戒距离相距河岸至少30米,夜宿河边树木枝干上。捕鱼人的竹排在河中划过,会惊飞夜宿的中华秋沙鸭。

  河滩出露的基岩,是中华秋沙鸭歇脚地。焦石约有10张八仙桌那般大,高出水面约40公分,与其它凹凸有致的焦石,构成一块蜂窝状的石滩。焦石与焦石形成众多不规则圆形的石坑,蓄水成潭,与水道相通,小型鱼类在此隐身。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河中“客栈”。

  滩底上游约千米,便是星江电站大坝。4副鱼骨状裸岩把河床分割出数条宽窄不一的水道,又相互贯通,出现了一河多溪的景象。

  每年10月下旬,中华秋沙鸭来到渡头村前的星江,分批分次而来,在此集群。什么时间来,来了多少只,程锡源知道。河中多了一只或少了一只中华秋沙鸭,去了哪里觅食,程锡源也知道。中华秋沙鸭沿着河上下游觅食,距夜宿地最远不会超出15公里。

  站在村尾石拱桥,可以看见整条平直宽阔的河道,银白的石枧沙滩很平缓地没入水中,水白得发亮。石拱桥另一头的山中小路没入林中,通往水坝上游的湖村,桥下是羸弱、狭窄的长源溪。明澈的溪中,河川沙塘鳢贴着沙面闲游,马口鱼成群嬉戏。

  不远处的一只中华秋沙鸭,在水潭浮游。数片黄叶在它身边回旋。它们在越冬地逐日集群,但觅食群态多种,有孤鸭独行,有雌鸭或雄鸭结群,有雄雌鸭混合结群。它们也和斑嘴鸭、鸳鸯一起在河中觅食。

  冬阳高照,中午气温在31°。这是少有的暖冬。水禽躲在隐蔽的阴凉之处歇凉。燥热,使得鸟类不勤于觅食。气温18°,是中华秋沙鸭觅食最佳气候。潜水前,它上胸离开水面,一个猛扎,深入水中,叼住了鱼,衔出水面,微仰着头,把鱼唰入嘴巴。它悠悠然然地唰着小嘴,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在星江越冬的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在逐年增多。在2018年,达到了峰值。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做鸟调,拍摄到了82只。因为这一年,星江没有爆发洪水,河道留下了大量的狐尾藻、莎草、菜蕨等水草,因此滞留了非常多的鲫鱼、白鲦、黄颡等。程锡源发现了一只雄鸭,被猛禽啄断了翅膀。雄鸭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再也没离开过渡头村。

  婺源是个多雨的森林之城,气候温润,非常适合中华秋沙鸭越冬。作为世上罕见的珍禽,中华秋沙鸭对越冬栖息地要求极其严苛:河床至少宽达60米;河水无任何污染;河沙保持原始的状态;河道中必有砾石或沙滩;水中有丰富多样的小型鱼类;远离人居;河岸杂草丛生;河边必有丛林,且有高大乔木。河道千条万条,这样的河道是万中选一。

  弋阳清湖乡星江河段因河边乔木砍伐与河道取沙,越冬的中华秋沙鸭逐年减少,据中华秋沙鸭专家方弟安、章志琴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科考,发现锐减数量惊人。

  在江西,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在逐年增多,在弋阳县清湖乡信江段、鹰潭市龙虎山泸溪河段、修水县修河上游、婺源县星江坑口段等,均有发现。但目前尚未再出现百只的种群。

  人临水而居,鱼逐水而活,水禽依河而存。河是生命的源头之一,也是文明的源头之一。生命在这里衍生、延伸。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杨军老师告诉我:渡头河段有40多种鸟类栖息,其中不乏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我心里想,能够在这里住上一年,该有多好。也许在这里住久了,人也长出翅膀,飞翔。

  

  ( 原载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2月11日   第7版)

广丰中学: 抓好五大建设 培育文明之花

  该校坚持抓好领导班子、思想道德、活动阵地、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五大建设,通过开展“学雷锋,展风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一系列文明养成教育和德育活动,持续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全方位提高师生发展水平,让文明之风浸润校园。

  “立德求真”的校风、“春风化雨”的教风、“上下求索”的学风……该校历来注重文化引领,积极培育尊重人、激励人、成就人的管理文化,建立制度与文化并重、刚性与柔性并举的管理机制,逐渐形成“科学管理+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绘画、征文、电子屏等活动阵地的利用,为文明教育养成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每周一次的“常规示范班评比”、每月一次的“黑板报评比”等,促进了班级浓郁文化氛围的形成。同时,借助《致家长的一封信》、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赴社会福利中心敬老爱老活动、评选模范文明美德少年、邀请模范典型家庭来校汇报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学校内外弘扬传统优秀家风之美,共同打造文明校园。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