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黄强辉问答网
2024-05-26 01:13:49

她有一副“热心肠”——记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黄海娇

本报记者 蔡霞

这个4月,鄱阳有一位古稀老人获评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她就是鄱阳镇姚公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海娇。

从18岁开始担任社区干部至今,黄海娇一直奔波在乡村一线。50多年来,她先后在鄱阳镇第一街道、第三街道、城北社区等担任党支部书记兼街长(主任),所在街道或社区各项工作在全镇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受到上级表彰。

2012年,黄海娇在准备退休之际,被任命为姚公渡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在这里,黄海娇大胆运用城市社区理念建渔村、管渔村。她坚持规划先行建新村,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到数百万元用于本村建设,修缮升级各类基础设施,建起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口修建了仿古牌楼、文化长廊、渔俗文化展示厅,在村里修建了花坛和中心花园,硬化了全村路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姚公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姚公渡村先后被评为省、市、县“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为村民排忧解难,黄海娇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以村为家。2021年底,黄海娇带领村志愿服务队清理“牛皮癣”时,意外被石头绊倒导致膝盖骨裂,医生要求其在家卧床休养一段时间,但她挂念着村里各项事务,第二天就拄着拐杖来到村委会工作。村里的贫困孩子小惠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还伴有其他疾病,治疗费用高昂。黄海娇积极帮助他们享受党的惠民政策,为其家庭办理了低保、医疗救助,还为其父母安排工作,又私人资助小女孩的学习用品、生活物资。

在生活中,黄海娇也有着一副“热心肠”。2020年,鄱阳遭受特大洪水灾害,黄海娇在同学群和家庭群里发起捐赠活动,很快就募捐到了26000余元,并及时采购米、菜、油等生活物资,送到受灾严重的油墩街镇同兴村和桥头村、鄱阳镇道汊村的受灾群众手中。2016年,黄海娇获评“江西省劳动模范”,有10000元的奖金,她分文未留,全都捐给了10个贫困家庭。

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黄海娇先后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龚全珍式优秀党支部书记、江西省“十佳”法律明白人、江西省优秀妇女干部等荣誉称号。“黄海娇就是‘一面红旗’,插到哪里,都能熠熠生辉。”当地村民如此称赞道。

【强国复兴有我 网上展示】一起听弋阳讲“可爱的中国”

近年来,一支“可爱的中国”宣讲团从方志敏故乡江西弋阳县出发,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进连队,深入基层宣讲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伟大精神,为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因”为信仰 “所”以可爱

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革命精神,是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黯然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焕发出了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专职教师、“可爱的中国”宣讲团成员诸葛方林说。

邵爱福是“斧头将军”黄开湘的外孙,现担任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特聘讲解员,他说:“我外公五兄弟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都是受到了方志敏精神感召。”

在新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建设可爱的中国贡献着各自应有的力量。

“宣”出特色 “讲”出亮点

2018年,弋阳县探索组建“可爱的中国”宣讲团,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弘扬方志敏精神,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讲好红色故事,内容、形式创新都很重要。诸葛方林表示,宣讲团在剧本创作上力求构思精巧,既有环环相扣的完整情节,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观众能够眼随人动、心随情动。

“可爱的中国”宣讲文稿主创人之一余玉有说,宣讲团还通过融入情景演绎、时空对话、歌曲演唱等形式,让宣讲更走心、更有感召力。

随着队伍一步步壮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可爱的中国”宣讲团已逐步形成一个立足弋阳、面向江西、辐射全国的“红色品牌”。

从“心”出发 向“梦”而行

方志敏精神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需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讲。吴志涵和徐静怡是“可爱的中国”宣讲团年轻成员,他们正在努力让“可爱的中国”宣讲品牌在年轻人群体中“火”起来。

“我们将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准备不同的宣讲版本,使其更符合宣讲对象的特征。比如,针对高校学生和机关单位宣讲,我们可以多讲一讲方志敏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徐静怡说。

吴志涵认为,“我们要了解现在年轻群体需要什么、在意什么、方志敏精神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不断创新宣讲内容和形式,使‘可爱的中国’宣讲品牌真正‘出彩又出圈’。”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可爱的中国”宣讲团线下宣讲1600余场,受众达到110万人次,线上新媒体产品阅读量达1000万。


小剧团激活大能量 传统戏展现新魅力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近日,余干县黄金埠胡家洲村的休闲广场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弋阳县庆丰赣剧团在此连演了七天八晚大戏,为群众送上了《双龙会》《闹天宫》《绣花女》等经典曲目。舞台上,演员们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台下,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庆丰赣剧团创建于2012年,一直秉承“挖掘与保护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戏曲艺术”的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人民娱乐生活之中,常年活跃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露天舞台,成为各地乡村百姓十分欢迎的剧团。

  团长王建亮自小对戏曲有着浓厚兴趣,15岁就踏上了学戏之路,一路从“配角”到“台柱子”,再到弋阳腔市级非遗传承人,最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剧团。在很多民营剧团普遍经营困难的形势下,不少剧团或举步维艰,或已悄然消失,但庆丰赣剧团却走出了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他四处奔波为演员争取演出机会,动足脑筋创排新戏。王建亮告诉记者,他们淡季的时候在家排练新戏,忙的时候一天连续演出3场,在常年的“赶场”演出中,团队辛苦奔波,却从无人抱怨。“多年来,大家就是凭借一份对戏曲的热爱和一股永不言败的倔劲,用心用情唱好每一场戏。”

  “刚刚这个动作你们要注意要领,不要太僵硬,争取在演出时发挥出最好状态。”趁着演出空隙,王建亮在后台为演员们指点动作。王建亮每年都在编排新剧目,他说,为了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近几年,剧团先后创作了大型新编历史剧赣剧《了凡知县》、弋阳腔《投文走雪》,复排了赣东采茶戏《小放牛》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经典节目。这些精良的剧目雅俗共赏,老百姓喜闻乐见。较高的演出水准和丰富的剧目,为庆丰赣剧团打开了庞大的演出市场。每年,王建亮都要带着剧团出演600多场戏,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作为一家民营剧团,庆丰赣剧团有着不俗的表演实力:2016年11月参加江西省第十届玉茗花戏剧节展演两人获表演二等奖;2017年获得国家文化部与财政部“全国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奖励,并荣获“第四届赣浙闽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最佳表演奖、“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表演类三等奖”等荣誉;复排的赣东采茶戏《小放牛》参加了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2年新编历史剧赣剧《了凡知县》荣获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并承接2022年度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进行濒危剧种赣东采茶戏保护传承,是我市现存的唯一一个能正常演出赣东采茶戏的民营院团。

  “下个月,我们剧团将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参演单位,受邀参加全国优秀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提起这份殊荣,王建亮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