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宗敬先问答网
2024-05-14 03:08:17

用金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多彩画卷——农发行上饶市分行服务乡村振兴侧记

  游人如织的秀美乡村

  走进如今的漳村,古老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里的小道干净整洁,只见门前屋后、院里房顶,处处都是“晒秋”的热闹景象,晒出了喜人的丰收,更晒出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漳村的“焕变”是农发行上饶市分行信贷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小小缩影。据了解,近年来,该行已累计投放超过百亿信贷资金,支持全市12个县(区、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方位推动上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静谧流淌的乐安河水,见证着婺源县数百年的变迁,也诉说着变迁里的动人故事。

  乐安河,属于饶河支流,发源于皖赣边境的五龙山脉,上游主支段莘水与支流清华水在婺源县城区上游的武口王村大桥下汇合成乐安河干流,是婺源县最大的河流,也是流域内重要的航道。2016年以来,农发行上饶市分行先后投入信贷资金3.8亿元,撬动配套资金12.4亿元,用于支持乐安河防洪堤岸坡整治、沿河防汛公路改造、农村供水工程改造等项目工程建设,以真金白银、真情实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守护好一方水土、一方人家。乐安河水的成功治理,造福的不仅仅是沿河两岸的村民,更为乐安河水流经段的婺源饶河国家湿地公园带来了新生命。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就是秋口镇石门村的“月亮湾”。经过数年持续的生态治理,如今的“月亮湾”,河水清澈、草木繁茂、绿树成荫,挂着铭牌的古树在这里也得到了最精心的爱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还吸引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冠噪鹛前来栖息繁殖,小小的石门村落又变成了一个自然保护小区,守护这里的万物生灵。

  生态良好的月亮湾

  正在婺源旅行的南昌市民周大姐说,“来到石门村,走进饶河国家湿地公园,走进月亮湾,就像是看到了画里的青山绿水”。一句“青山绿水”道出了石门村村民们多年精心守护的成果,更道出了农发行上饶市分行支持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初心”。2021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02.1亿元,信贷资金不断融入水利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矿山修复、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山清水碧描绘出服务上饶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沿途变换的田野秋色,让前来参加第七届婺源摩旅体育嘉年华的骑手们大饱眼福,而骑手们行驶而过的道路,便是农发行上饶市分行信贷支持建设的“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22年以来,该行先后投放信贷资金8.2亿元,全力支持婺源县“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项目全长234公里,包含19条路段的升级改造,涉及婺源县17个乡镇、6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沿线串起了江岭花海、篁岭晒秋、文公山朱子文化、石门月亮湾、思溪延村明清古建群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助力婺源发展乡村旅游、茶产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段起于段莘乡,经东石、下村、大庙,终于浙源乡的“段浙线”,因其所途山环水绕、风光旖旎,被婺源交通部门列为“1号公路”,也被网友誉为“网红公路”。家住在段莘乡的张奶奶说,以前的路坑坑洼洼,从村里到城里要足足2个小时,可如今,水泥路不仅铺到了家门口,还修到了田间地头,进城只需要1个小时。

  一条条蜿蜒曲折、风光秀丽的“四好农村路”,不仅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进出,还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来旅游“打卡”,为婺源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成了名副其实的民生路、旅游路、致富路。(李  薇)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艾晖

“市乡村振兴局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按照市委五届五次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坚持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接续实干奋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推动上饶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日前,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艾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聚焦“一个核心”,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实施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千方百计促进稳定增收。坚持帮助就近就业、强化劳务输转两手抓,配合做好就业不稳定脱贫人口重点监测,强化就业技能培训,落实交通补贴、创业补贴等就业帮扶补助政策。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带动就业、优化乡村公益岗位扩大就业、助力帮扶车间发展吸纳就业、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就业、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帮扶力度,帮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务工就业增收。抓好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深耕“土特产”,实施好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即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新发展一批,加快推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好,为农业赋能增效,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

把握“两个关键”,跟踪做好监测帮扶和资金项目投入。健全完善“三线预警”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推广使用省防返贫监测帮扶智能化升级系统,用好督导调研手段,强化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及易地搬迁后扶保障成果,确保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科学做好2024年项目库建设,提高入库项目质量、精准度和使用率,合理确定项目库规模,确保与2024年投入资金相匹配。以脱贫地区、重点帮扶村为重点,以改善民生、发展帮扶产业、助力增收为目标,围绕达到市本级投入逐年递增目标,持续加大市本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投入,全力推动947个省市县定重点帮扶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和壮大帮扶产业。严格落实“十四五”乡村振兴省定重点村每年100万元衔接资金投入,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确保到2024年底每村衔接资金投入400万元以上。

突出“三项重点”,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聚焦产业、就业、创业助推乡村发展,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带动、小额信贷促动、消费帮扶推动”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帮扶)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向脱贫地区、向乡村一线流通。聚焦乡村建设稳推进,协同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制定《上饶市2024年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指导县级建立2024年度乡村建设项目库,规范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程序和方法,引导农村群众积极投入家园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力度。聚焦乡村治理提效能,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余干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突出“精、准”二字,制定系列清单。按照“办公场所面积最小化、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和“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积极整合有效公共资源,便民化选址打造阵地,全覆盖打造了1个中心、25个所、413个站,其中整合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5个,戏台及广场103个,文化站20个,真正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

突出“实、时”二字,丰富活动内容。探索创新“理论五讲”新模式,组建“东山讲堂”“小板凳”“红色娘子军”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村村响”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接地气的宣传优势,积极打造“童趣声”广播品牌;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开展“冬至送浓情 饺子暖人心”“三伏贴近居民心”等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县、乡、村三级“身边的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群众性评选活动;启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丰富文明实践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常、长”二字,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三级书记责任制”,把文明实践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三级书记任务清单;发挥县级统筹、乡镇落实、村级实施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向文明实践所(站)下发专项工作提示,调度和指导开展相关活动。此外,为培养基层后备力量,该地把优秀的文明实践员作为党员优先发展对象、村支书培养对象和身边好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对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9名文明实践员担任村支部书记,214名文明实践员进入村“两委”班子。

(韩海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