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刁富贵问答网
2024-05-20 10:18:41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本报记者 蔡霞

这两天,一位学生的善举温暖了上饶市民的心。

4月13日傍晚6时许,下着大雨。在广信区东升大桥桥栏边,一位九旬老人因路面湿滑,不慎摔倒在地,一时间动弹不得。一名背着书包的男生骑着电动车经过,赶紧停车俯身询问老人情况,并将老人慢慢扶起,直至民警赶到将老人送上警车后,他才默默转身骑车离开。其间,这名男生一直从背后抱住老人,而这一感人瞬间恰好被路人拍了下来。

在热心市民的接力下,这位男生最终被找到。他就是广信区第七中学九(4)班学生王志程。

人以城聚,城因人美。在上饶,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和王志程一样,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铸就不凡,用发自内心的真善美,传递着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挖掘好人 凝聚道德力量

4月初,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发布,上饶又有多人上榜:爱心不间断,低调捐款20多年的“平民慈善家”项炳阳;扎根基层服务50余载,成为老百姓心中“一面红旗”的黄海娇;为“爱”奔走,19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女婿的好岳母阮巧云……

他们或是坚定信念、恪守诚信;或是敬业奉献、让平凡岗位生辉;或是孝老爱亲、用真情演绎人间大爱……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蕴含着巨大的道德力量,折射出道德的光芒。

近年来,我市厚植“好人文化”土壤,建立完善选树、宣传和实践机制,建立了村(居)、乡镇(街道)、县(市、区)、市层层推荐把关选树工作机制,实现好人推荐评选全覆盖;实行梯次培育,建立市县两级好人库,对推荐入库的各级典型人物做好材料收集、整理和储备;市文明办每半年发布一批“上饶好人”,每年两次常态化举办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集中发布仪式,在全市营造推好人、评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市共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人荣获“江西省道德模范”称号;8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79人荣获“江西好人”称号;评选出上饶市道德模范118人和上饶好人480人(集体)。他们已然成为引领全市向上向善的旗帜。

同时,我市深入开展“做最文明上饶人 打造最干净城市”“爱我上饶”等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素质十大提升活动”“十大文明”评选,以常态长效文明创建浸润人心;在农村,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以系列活动为重要抓手,用身边的先进人物为大家树立行为标杆。

学习好人 传递道德荣光

在龙潭湖公园,有一排“好人”宣传栏。宣传栏里有因一张防疫志愿者的“最美背影”照片刷屏网络的“上饶好人”余哲明等。

文明上饶公众号、上饶文明网、上饶日报等平台,也在持续报道这些凡人善举:圩堤遇险,勇跳洪流合力堵住缺口的胡立明、胡江保、徐良才;18年义务讲解,只为传播家乡本土文化的古稀老人卢志坚……

今年,我市还承办了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2023年第四季度“江西好人”发布仪式,

大力弘扬俞保森43年手抄天气预报、徐卫生悉心照料智力残障伯父22载等“好人精神”。

“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今后我们一定会向他们看齐,学习好人精神,为身边的好事点赞。”市民姚先生说。

一个好人,是一座灯塔,照亮他人;一群好人,是一城新风,满目锦绣。

一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多举措、多平台宣传,大力倡导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让争做好人成了这座城市最美的底色:

——在全市2000余个乡镇(村居)推广建立了凡人善举身边好人榜,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榜”发布2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制作相关宣传海报,利用公交站台、电子显示屏等载体进行刊播,营造形成推好人、评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本土模范典型人物事迹为原型,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情景剧等文艺作品,深入学校、农村、社区等地演出,让典型人物更“接地气”、更加可敬可学;

——组建好人宣讲队,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好人故事会、“好人宣讲‘声’入人心”等活动,累计开展好人宣讲800余场……

礼遇好人 闪耀道德星光

每一份善良都值得尊重,都应该被铭记,都应该被岁月温柔以待。我市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逐步实现帮扶礼遇管理全覆盖,形成“有德者终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我市制定下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礼遇帮扶的对象、目的和方式等,每年拿出一定的帮扶资金,定期走访慰问道德模范,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

此外,常年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参与市新春音乐会等重大节庆活动,41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后受邀参加;给予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就医就诊优先、免费乘公交、免费体检和景区免门票等暖心政策,真正让模范人物在社会上受尊崇、受敬仰。

“好人”效应之下,崇德向善在上饶蔚然成风。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92余万人,志愿服务队伍8000余支,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00余万小时。文明之花在这座温暖之城竞相绽放,满城芳华。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融入群众日常。”展望未来,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认真组织内容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发动市民群众自觉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全市营造“关爱好人、学习好人、宣传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温催热“懒人经济” 释放饶城消费新活力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三伏天即将来临,因为炎热,许多市民不想烧饭,懒得出门……在高温这味催化剂下,外卖、跑腿、家政上门等一大波“懒人经济”正在火热升级,刺激饶城释放出消费新活力,花钱让自己清爽一“夏”成为众多市民的选择。

  空调清洗迎来旺季

  近日,家住广信区阳光花园的高女士将家里的两台空调进行了清洗。“空调清洗后,吹出来的风更凉快,也更干净。”高女士说,以前不太了解空调清洗事宜,随着不断了解到空调清洗的相关知识,意识到空调内部如果不定期清洗,空调内部的叶片和滤网容易堆积灰尘、滋生细菌,于是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空调清洗服务。“在洗空调的时候,看到师傅卸下的滤网,上面厚厚的灰尘把我吓了一跳,洗完后水都是黑的。”高女士笑着说。

  杨余晖是一名空调清洗从业人员,他告诉记者,他与朋友合开的家用电器清洗公司,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空调长时间未进行清洗、消毒,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制冷效果、产生噪音,而且内部也会滋生各种细菌,从而危害身体健康。”杨余晖说,每年自5月开始,空调的清洗订单增加,并在6、7、8月份迎来旺季,彼时员工的收入能达到淡季的三倍。

  刘大姐在饶城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已有7年的时间。“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卫生意识的增强,以及越来越好的经济条件,对家电清洗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刘大姐说,她从事清洗油烟机、洗衣机、地暖机、空调等家电清洗服务的推荐工作,每到夏天,空调清洗服务业务会翻数倍,此外,洗衣机清洗在夏天也比较受欢迎。

  出租车、网约车“火”起来

  6月28日,饶城烈日当空。中午12点,在信州区万达广场附近,难忍烈日当头的酷热,刚下班的黄女士决定放弃坐公交,滴滴打车回家。选择成本较高的出行方式,黄女士有自己的理由:“太热了,坐公交还要走一段距离,万一因为炎热造成中暑,得不偿失,也容易晒黑皮肤,还是滴滴打车方便。”像黄女士这样在高温天气下班后选择滴滴出行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出租车司机曾师傅介绍,天气冷和天气热的时候,都是打车的高峰期。“从5月份开始,顾客就多了起来。因为白天外出的人少,生意较为冷清。太阳下山后,尤其是下午6点至晚上10点这个时间段,顾客明显多一些。”曾师傅说,夏季他每天下午4点上班,第二天凌晨2点下班,一天下来的收入能达到400元,比平时增加30%。

  网约车司机卢师傅从事该行业已有5年,他说,每天早上6时30分开始上班,平常一天是300多元的营业额,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现在他不到晚上8点就能完成目标。“除了气温影响,下雨天生意也会好一些。”卢师傅说,随着三伏天到来,生意会更好。

  智能电器帮你做家务

  6月27日晚,记者走进市民李女士的家里,听到房间里发出吱吱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扫地机器人在清扫地板。时下除了请人做家务,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让“电器”帮自己做家务。家住广信区蝶景园的李女士近日网购了一台3000元的扫拖一体机器人。“边扫地吸尘,边拖地,维持日常清洁的同时,还有一个摄像头实时监控家里的情况。新家比较大,用了这个机器人之后,一家人都能解放双手,十分方便。关键是炎热天气打扫卫生,要不了一会就满身大汗。”

  小韦是信州区某电器城的销售人员。“洗碗机、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等都是近几年兴起的。”小韦介绍,夏天卖得最好的数普通机型的洗衣机、冰箱。2000元左右属于普通机型,至于价格更贵的高端家电,大部分客户会选择在大促期间来购买,价格更加优惠。

  高温催热“跑腿”业务

  6月28日中午12时30分,饶城街头往日川流不息人来人往的景象不见了,只有外卖小哥们骑着电瓶车匆匆赶路或站在饭店门口等候取餐的身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外卖小哥每天送单量基本上在40单左右,而最高的一天能送出100余单。

  工作勤恳的骑手小超,6月27日其送单量过100单。从事外卖行业已有5个年头的他,每天工作约9个小时。据其介绍,他的工作时间主要为三个时段,午高峰在11时到1时30分、晚高峰在下午5时到晚上8时,此外还有夜宵时段从晚上10时到凌晨3时。“中间根据自己的状况自由安排休息时间,平时每天跑60单左右,近期高温天气,每天都能跑100多单。”小超说。

  位于米兰春天小区的一家骑手驿站站长黄飞向记者介绍说:“站点现共有165名骑手,保守估计即将来临的高温天气,每天能接6000多单。主要原因是高考中考结束后,受高温影响,宅家的年轻人增多,订单量自然水涨船高。”

满田尽披“黄金甲” 万亩水稻喜丰收

  走进横峰县岑阳镇中稻制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成熟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稻浪,丰收的气息弥漫在田间地头。伴随着阵阵轰鸣声,4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

  横峰县是江西省首批4个良种繁育基地县之一,以丘陵为主的地形因小气候适宜,十分适合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近年来,横峰县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让一颗颗“稻种”变成致富的“金种”,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种植户毛晓嵘乐呵呵地和记者算起了丰收帐:“我们水稻亩产最高的达325公斤,亩产最低的也有15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16元,还能够带动周边180余户村民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

  “今年我县制种水稻获得全面丰收,预计平均产量在4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3200元,扣除成本,亩制种纯利润可以达到1200到1500元,当前我们将对全县制种水稻进行收购入库。”同样在现场忙碌的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农民种植制种水稻,不仅在政策上有每亩300元补助和水稻保险托底,生产技术上也获得了农业部门和种业公司的全力保障,今年中季制种稻面积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横峰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制种保险补贴、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政策,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农业公司与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业公司、制种专业合作社和制种大户规范有序流转,降低种植风险。同时,成立家种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制种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地种子的收购和销售问题,推动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今年,全县中季制种水稻产业面积3万余亩,中季制种稻总产量可达1200万斤,产值约9000万元,农户纯收益近4000万元。

  薛南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