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成基问答网
2024-05-16 20:31:12

逆势奋起抢先机——三个维度解读上饶进入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前50强

  初冬,色彩斑斓的上饶,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捷报频传:

  《中国海关》杂志发布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上饶市以综合得分76.50位列全国第39位。在关键指标中,我市外贸创新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排名相当靠前,彰显了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势能强劲。

  据了解,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评选是海关总署指导的国内最权威、最专业、最具公信力的评选,是反映我国城市外贸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评价方式。该评价主要通过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五个维度全方位、系统性反映城市外贸竞争力。

  仔细研读今年1至10月全市对外贸易经济数据,多项指标彰显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488.68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居全省第二;出口448.57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RCEP成员国贸易额同比上升5.8%。

  “区位优势”“扩大朋友圈”“尊商重商”成为我市外贸工作高频词,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经济背景下,更加凸显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韧性。

  在上饶,这股逆势奋起的韧性,究竟从何而来?

  “区位优势”再造“发展胜势”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饶,是江西的“东大门”,是长三角地区进入江西的第一站,历史上与江浙共属江东,区域相连、一脉相承。不仅如此,上饶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我市先天的区位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11月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举行,我市作为G60科创走廊覆盖城市之外的特邀城市之一参会,并与上海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早在5月25日,我市还作为G60科创走廊覆盖城市之外的唯一特邀城市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

  时隔不到半年时间,我市连续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活动,对于我市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

  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市与宁波港合作,建设了江西第一个“无水港”,开行了海铁联运“天天班”,该口岸目前也是江西运营最好的无水口岸之一。为进一步打通货物进出通道,我市在宁德投资建设了福州港“上饶码头”,这是我省在外省投资建设的首个“飞地港”项目,海西物流、赣东、赣北货物进出口,将通过“上饶码头”出海对外运输。

  实施扩大开放,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市积极主动寻求突破:稳定运行“海铁联运天天班”,加大揽货力度,吸引周边地区(鹰潭、抚州等)货源向上饶集聚;晶科电力在阿联酋投资2.1亿元建设光伏电站,晶科能源在越南投资5亿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电池生产线项目;江西耐普矿机在蒙古国承接了“年产量600万吨自磨厂生产线建造和投产”项目……

  此外,随着跨境经贸往来业务的不断增多,我市集各方力量,全力推进上饶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申报工作。先后于2022年初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3年6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上饶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上饶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填补了上饶内陆开放平台建设的两项空白。上饶跨境电商综试区今年1至9月份进出口成交总额75.15亿元人民币,其中B2B出口额65.54亿元人民币,B2C出口额9.45亿元人民币。

  当前,我市通道建设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上饶制造”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全方位、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扩大“朋友圈”画大“同心圆”

  “上饶制造”走向国际舞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朋友圈”的宽度,意味着外贸舞台的广度。

  开辟新版图,拓展“朋友圈”,是我市外贸“韧性生长”的又一关键因素。解码我市外贸的发展秘诀,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上半年推动我市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贸易伙伴看,我市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1至9月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沙特阿拉伯、东盟分别进出口135.3亿元、51.5亿元、48.4亿元,分别增长20.5%、2685%、2.1%,合计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2.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5.1亿元,增长5.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9.2亿元,增长41%。

  头部企业晶科能源多年来坚持全球化战略不动摇,一直是上饶外贸出口市场的主力军。目前,总投资150亿元的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2000多名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施工。“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产能将提升,产量将提高,巩固拓展海外市场的底气更足了。”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走进上饶经开区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工厂,24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从物料上线到产品出厂全流程智能化,无人化生产让生产效率跃升。就在两个月前,30万片的PERC电池片从上海港启程,海运出口印度。“去年12月我们完成了首个海外订单,迈出了出口业务的第一步。”捷泰新能源行政总监郑共智介绍,今年以来,在加紧出海进程后,捷泰出口业务突飞猛进,已出口PERC电池片6300万片,出口金额约4700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总额可达1亿美元。

  此外,我市贸易进出口的增长量,离不开外贸主体和新兴业态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活跃的新兴力量正为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空间,源源不断地提供外贸新动能:引进投资125亿元的蜂巢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康佳(上饶)智能制造科技城等新兴产业项目;引进投资128亿元的江铜集团(上饶)工业园区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广丰黑滑石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同时依托横峰锂矿资源,加速锂电产业布局,先后引进了赣锋锂业等一批头部企业……

  “尊商重商”构筑发展“强磁场”

  全力打造“全省一流 可比浙江”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培育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为打造优势产业链,我市积极主动对接晶科能源持续巩固全球光伏龙头地位的扩产投资意向,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主动上门洽谈对接,成功将晶科新的切片、组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留在了上饶。

  不仅如此,在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上,正紧张有序地赶制一批批出口产品。该企业是省内最大的芯片封测企业,其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帮扶。今年,企业在当地海关的指导下,申请到了AEO这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可享受最低查验率、免除担保、优先通关,这就为企业生产留出了充裕时间,盘活了订单交付周期。

  不论是主动上门洽谈对接,还是一张“绿色通行证”的背后,都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情景再现。

  一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帮扶外贸企业。通过商务、海关、税务和金融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努力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不断推出各类惠企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关助融”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关于建立县级出口退税周转金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上饶市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及拓宽融资渠道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关助融”项目、出口退税周转金政策和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支持等政策,缓解了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了外贸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了外贸企业的生产发展。

  其中,“关助融”政策方面,政策出台以来累计签约87个项目,累计授信额度达67.11亿元,放款47.02亿元。出口退税周转金方面,广信区、弋阳县、德兴市和婺源县4个县(市、区)出台了出口退税周转金实施细则,政策出台以来外贸企业累计享受出口退税额度超2000万元。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支持方面,共有107家企业申报了10.7万元的首办资金支持。

  当前,尊商、重商的营商环境在全市各地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了解、解读上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全力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期,上饶这块沃土一定能够释放更加强有力的外贸动能。

广信区人民医院信息化 建设驶入“快车道”

  广信区人民医院通过完善自助终端、微信、支付宝等自助功能改善就医服务,让患者通过手机就可以在线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医生、在线查看检查结果、云胶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方式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合理输血系统、手术麻醉系统、CA电子签名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提升医疗质量;通过建设数字化病房实现医患之间信息发布共享;使用患者腕带管理,病区门禁系统和移动护理系统来保障患者安全,利用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系统,实现住院患者评估、中高危患者筛查及监控管理,为降低VTE的发生率、致残率甚至是致死率提供技术支撑;运用HRP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来统筹兼顾效率、质量、成本等关键指标,以实现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的目标。引进医废系统实现医疗废弃物全流程监管;建设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和分级诊疗系统,方便基层卫生院更好地救治患者。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扭、转、跳,一串连贯动作做下来,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魏建明赢得满堂彩。年逾七旬的他,常在闲暇时来到文化馆、广场、小区,为乡亲们义务指导秧歌技巧。只要谈起秧歌、跳起秧歌,魏建明就精神头十足:“希望秧歌能融入大家生活,浸到人们心里。”

  松散的黄土添加蜂蜜、食用油和棉花,在匠人手中便成了泥塑;普通石头经刀琢斧削,化为姿态万千、神情各异的精美石狮;高亢嘹亮的绥米唢呐绕梁不绝,吹奏出陕北人特有的奔放热情……漫步于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能够感受黄土地上民间艺术的活力,领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热烈而质朴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陕北粗犷豪迈、关中深沉敦厚、陕南钟灵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如何让融进人民血脉之中的民间艺术,继续滋养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道现实课题。

  民间艺术“被看见”才能“被热爱”。近年来,华阴老腔、《唐宫夜宴》国风舞、民间烟火“打铁花”等频频出圈,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剧目与说唱、脱口秀等新潮表演同时上演,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在大唐芙蓉园演出17年的东仓鼓乐社,2022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1年多时间有近6000万人观看,全网播放达数亿次。这说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

  民间艺术“活”起来,关键在传承。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绥德县为发掘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人,专门开班教学、辅导培养,还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正如魏建明所说:“代代接力,民间艺术才能不断焕发光彩。”民间艺术魂在乡土,根子在人。要不断融合新的艺术展现形式,提升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夯实其活态传承的基础。

  文化艺术无价,其传承发展有形。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带动文化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为艺术传承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在绥德县,1200余人从事石雕产业,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点石成“金”;在千阳县,1.2万名绣娘借“西秦刺绣”技艺,“绣”出美好生活;在汉中市,细细青藤在村民手中百转千回,成为一件件热销藤编产品……民间艺术小工坊成了致富大产业,让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展现出更强的活力。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利用好,有助于激扬群众的精气神,更好延续历史文脉。

  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曾经自问:“古老艺术,会有人喜欢吗?”随着触网的深入,他对此很有信心。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传承发展,民间艺术肯定会有受众。更好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让民间艺术之美浸润心田,就能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原韬雄)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