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何光宗问答网
2024-05-15 07:28:28

元宵节,手工的灯笼和元宵成“香饽饽”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元宵节当天,琳琅满目的花灯、软糯甜蜜的元宵成为饶城消费市场的主角,手工灯笼和手工元宵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香饽饽”。

  饶城的菜市场和商超里,各种新鲜手工元宵格外醒目。“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一年的元宵节吃元宵,寓意着家庭团圆幸福。我从初中就开始跟母亲学手工制作元宵,卖元宵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2月5日上午,信州区八角塘菜场一个现做现卖的摊主王大妈说,尽管市面上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很多,但手工元宵因其透明的制作过程,口味众多的馅料,仍然深受大众喜欢,白白的糯米粉包裹着甜蜜馅料,将节日的喜庆传递到每一位顾客的心中。

  元宵佳节,身穿一袭汉服、手持一盏宫灯,拍一组有氛围感的照片,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2月5日晚,在广信区时光PARK公园,只见汉服租赁店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该汉服租赁店不仅提供汉服租借,还会帮客人化妆和设计发型。店里坐着三三两两正在化妆、做造型的客人。“很多小姑娘都喜欢这几套白色打底、配着大红斗篷的汉服,特别喜庆。”店主告诉记者,过年这段时间,每天下午两点之后,客人基本上就没断过。有的是结伴来的小姑娘,也有相约而来的学生,还有专门带孩子来挑选汉服的家长。元宵节当天已经预约满了,如果没有预约直接来的话,可能要等挺久的。正在化妆的小林来自玉山县,元宵节的晚上特意赶过来游玩。她说,她是一名汉服爱好者,自己也有几套汉服,但是出门携带不方便,而且弄全套古装妆面也很麻烦。相较之下,汉服租赁的性价比更高,100多元就能搞定。

  2月4日至5日,“万家灯火闹元宵”活动在万力时代广场举办。民俗游戏、拍照打卡、非遗手工等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国潮游园。据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设置了传统游戏摊位,带来猜灯谜、看皮影、做汤圆、免费吃汤圆等传统民俗游戏,供市民体验与游玩,让市民感受传统佳节文化魅力。记者发现,灯笼和元宵一样,也是元宵节的重要元素。琳琅满目的灯笼将现场装扮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其中娇俏可爱的手工兔子灯笼最惹人爱。“这款手工制作的兔子造型的灯笼,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摊主香香说,传统手工灯笼虽然没有电子灯笼的声光电技术,但生肖灯、火罐灯、莲花灯等一盏盏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手工灯笼,依然受到很多市民的青睐,不仅彰显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也将艺人们的精妙心思融入其中,为元宵佳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夜摊”点亮市民夜生活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3月13日晚上,春风拂面,广信区高杆街的夜市热闹非凡。逛完商场的市民,来到夜市摊位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每个摊位升腾着浓浓的“烟火气”——美味油炸、福鼎肉片、凉皮、炒饭、烤玉米……让游客眼花缭乱。

  当天晚上10点,夜市仍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30多个小吃摊位,举目望去,井井有条地设置在人行道最内侧,按照城管划定的指定区域有序摆放,商家们热情地吆喝声此起彼伏,各式各样的小吃应有尽有,每个摊位前都站满了前来品尝美食的年轻人,弥漫着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逛完商场,肚子饿了,出来吃点东西。”正在等待上饶炒饭的小胡告诉记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年轻人选择打卡夜市,轻松有趣的环境拉近了彼此间的社交距离,也放松了心情。

  据了解,针对夜经济新业态的特点,广信区按照“合理引导、有序疏导、规范经营”的理念,在不影响居民生活、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的前提下,在城区设立多个临时疏导点,免费提供给流动摊贩,让流动摊贩集中、规范经营。与此同时,城管局对地摊经济加强安全管理,精细到每个摊位,全力保障燃气安全、垃圾分类以及现场秩序等,并积极做好临时疏导点的环境卫生保障,督促经营者在夜市结束后自行清扫路面,恢复地面整洁。    

  “目前摊位不收管理费,但要保证结束后清理好现场垃圾,同时不能影响周围居民休息。”一位摊主说,夜市摊位恢复经营以来,生活更有盼头,生意好的晚上收入过千元。真的感谢政府在“夜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好政策、好举措。

二手交易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用不上的家电、孩子穿小了的衣服、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置换下来的旧手机……这些闲置物品,你会如何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买卖闲置物品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二手交易成了一种时尚的潮流生活模式,相关网络二手交易市场也逐渐火爆。

  “清理家中的闲置物品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卖就卖。”11月20日,白领张子琦正在家中清理一些不用的闲置物品,将它们挂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卖,张子琦告诉记者:“我喜欢拍照,但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得太快了,用过几次就出新产品了,淘汰的旧品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转卖掉,我就又可以买新的了。”她表示,这样既能享受闲置物品交易的乐趣,又能物尽其用。

  “我是个冲动派,常常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家。有的衣服买回来就不喜欢了,而给小朋友买的衣服也有许多买了就忘了,发现时已经小了没法穿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自己成为了二手市场“常客”,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借此彻底检讨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并尽量理性消费。现在她买东西前,都会问自己三遍,“真的需要吗?这不仅仅是出于省钱、理财,现在大家都在倡导环保、低碳,旧物品的循环使用也应合乎保护环境的需求。”刘女士说,现在孩子用的自行车、学习桌椅都是从二手市场淘的,用起来和新的没太大区别,但价格实惠多了。

  包裹到了,市民肖小姐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仔细检查起来,“这是之前爆火的美图手机,原价4000多元,我从二手平台‘淘’来的,9成新,功能齐全,才花了1000多元,很便宜。”肖小姐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月薪4000多元,除去房租以及各种生活费开支,每个月剩下的寥寥无几,她觉得花一个月工资买手机不划算。“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这是不是二手的,用起来也挺顺手的。”肖小姐说,买二手或者卖二手,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在前几天,她还买了一只二手包,“等我用到不想用了,还可以转卖。”

  如今,二手交易的商品种类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打开某闲置物品买卖平台,上面的物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手机、家电、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也有衣物、书籍、化妆品等各类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字画、邮票、纪念币等收藏品。但随着线上二手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类二手交易纠纷时有发生。采访中,多名市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电脑买回来以后,我开机试了试没发现问题,就签收了,用了两天后才发现配套的摄像头不清楚,我找卖家说明情况,他却说是我自己用坏的,而且已经签收了就与他无关了。”市民陈董涵说,个人与个人的交易出现问题之后,市场监管部门都无法监管,一时间她也没地说理,只能认栽。

  今年大学毕业的小杨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转卖部分书籍、衣物等。“买家收货后却坚称有质量问题,要求我退80元。”小杨告诉记者,由于衣物购买时间久,没有留存购买凭证,最后协商退给了买家40元。“品牌面霜买来的时候花了450元,但是不太适合我的肤质,就想着半价转卖了,结果对方到手以后说是假货,后来我找平台申诉,拖了半年才拿到货款。”市民郑女士本以为是件双赢的交易,没想到占用了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她坦言再也不敢卖东西给他人了。对此,小杨和郑女士都表示,二手交易平台应全面提高准入门槛,设置必要条件。例如,对用户资质审核、信息绑定、建立诚信档案、把控交易流程等,力求从源头上保障货源品质,并且能更好地鉴别买卖双方的诚信度。同时,还可以分别对买家和卖家设置惩罚办法,如果发现恶意欺骗行为,除了封号,还应将其曝光。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