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仁兴问答网
2024-05-23 11:49:06

看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是如何“炼”成的?


 高压氧治疗室正在开舱治疗

医生查房关心患者恢复情况

“孕妇学校”开展手工课程

本报记者 钟芷涵 文/图

近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同意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通知》,我市广信区人民医院通过评审,新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标志着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卫生健康事业踏上新征程。

2月21日,记者走进广信区人民医院,看看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词一:“新技术”

精准医疗,群众享受更好医疗服务

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温馨整洁的病房、快捷方便的自助设备、先进精密的医学仪器……记者观察到,广信区人民医院在提供完善硬件保障的同时,充满人文关怀。

见到副院长、脊柱外科主任蒋龙华时,他正在病房查房,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做完单孔微创手术的第三天,我妈妈已经能下床走动了。”据悉,该患者刚做完单孔分体式脊柱内镜下腰5骶1手术,病人家属游小琴表示十分感谢:“新技术让我们不用跑到外地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新技术、新项目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手段。据了解,蒋龙华带领的骨科是我市临床重点专科,每年都有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而且病患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他告诉记者,2023年7月骨二科在全省率先引进并开展了单孔分体脊柱内镜技术(OSE),实现了医院在脊柱微创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骨一科运动医学亚专业开展了关节镜治疗跟骨骨刺引起的难治性疼痛,同时,科室与康复科、疼痛科协作,打造MDT团队,建立无痛病房,指导术后康复锻炼,加快了患者康复。

如今,本地及周边慕名而来的病人也越来越多。“2023年以来,科室通过区政府柔性引进人才,引进了上海同济医院脊柱外科曾至立博士,对科室进行门诊就诊、教学查房、手术指导和科研的支持。”蒋龙华介绍,除了“引进来”,还“走出去”,科室每年安排医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夯实人才队伍。

近年来,该院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夯实医疗质量。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11家,其中6家已通过验收。签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协议29家,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建设,全面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打通了院前—院中—院后及家庭—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等关键环节,2023年发现并挽救了乡镇居民早期心梗60余名。加快推进“慢病管理中心”建设,让慢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务。建立“胡志前教授工作站”,柔性引进人才,借力国内领先的诊疗技术,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院重点专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和转变。2023年,医院骨科、临床护理被认定为上饶市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被认定为上饶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关键词二:“暖服务”

人民至上,患者享有更优就医体验

“现在医院不管是就医还是结算都很方便,像我们这样行动不便的还可以申请床旁结算服务。”住院患者刘庆林告诉记者。据悉,该院医保患者不需到人工窗口排队缴费,可通过微信“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公众号完成线上医保结算报销,让看病流程更方便、更省时,同时还为老年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申请床旁出院结算服务,坚持“让数据先行、让群众少跑”的便民原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该院秉持“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理念对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了国家电子病历信息化4级水平认证,有效提升了“三甲”医院创建数据采集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HRP财务一体化运营管理系统、RBRVS绩效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并在自助机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增加慢病报销功能。

同时,在医疗服务上,医院不断改善就医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设置服务中心,整合、充实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植入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打造PICC护理门诊,并开展PICC上门服务,将护理工作从医院延续到了患者家中,不断拓展专项护理范畴,成立了危重症、静脉治疗、伤口造口、管道管理等多个社区护理小组,满足不同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得到多方好评。开设“孕妇学校”,每周开设一次课程,提供线上孕产期保健和咨询服务,为孕产妇做好全流程、全周期健康宣教和指导。增设康复医学科夜间门诊,延长服务时间,优化就诊体验,切实保障大家的夜间就诊需求……该院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多方面多角度地解决来院患者不同的就医需求。

关键词三:“快成长”

夯实基础,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2月21日上午,医院高压氧治疗室内,一场高压氧治疗正在进行。据介绍,高压氧治疗是利用高于正常大气压的环境提供高浓度氧气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用于治疗很多因缺氧引起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头晕、一氧化碳中毒等。春节期间该院急诊高压氧治疗每日开诊,共接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人次。

“我院高压氧舱是14人的空气舱,与传统纯氧舱比较更加舒适和安全,目前也是我区最大的、配置最高的高压氧治疗中心,为很多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等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压氧治疗室负责人说,比起以前,现在技术水平有大幅提升,相关设备也更加先进,年轻医生发展提升空间不断拓宽。

“广信区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第六家、全市第一家通过了三甲创建的县区级医院,医院平台更高了,医护人员有了更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开展更多的新技术项目,他们能更全面地成长,这对医院和个人来讲,都是很好的学习和提升机会。”广信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中明介绍道。

近年来,该院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结合青年职工喜好成立了健跑社、羽毛球社等社团,并完善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满足职工健身需求,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进医育结合工作和服务“双向融合”,助力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医院开设首届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切实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此外,该院也会结合节假日开设多彩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念民所忧听民意 行民所盼纾民困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纾民困,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尺,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用民生改善的成果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用脚步丈量民情 精准帮扶困难群众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及时拉了我一把,真心感谢县民政局的同志们。”家住玉山县冰溪街道玉溪社区的郑女士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郑女士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5月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生活顿时陷入困境。冰溪街道玉溪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杨丽萍入户走访摸排时发现该户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将郑女士和2个尚在读书的小孩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每月低保金1470元,教育部门也为上高中的小孩减免了部分学费。

  玉山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廖庆庭说:“过去都是困难群众申请救助,乡镇再派员核查;现在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后,我们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主动关注困难群众家庭生活状况,协助乡镇及时将符合条件对象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近年来,我市结合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职能职责,全面摸底排查,找准社会救助帮扶重点对象,深入走访慰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畅通“两线”渠道,通过12345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的“有线”和赣服通移动端的“无线”相结合,同步收集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开展数据比对,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和监测预警平台,与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做实“铁脚板”摸排,指导各地依托镇(街)社工站、社会救助协理员等,定期开展困难群众探视巡访,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并按需给予帮扶。

  从吃饭就学入手 贴心关爱“一老一幼”

  每逢饭点,广信区锦绣社区的老年幸福食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可口的饭菜、实惠的价格、干净的环境,受到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社区长期定居老人的子女不少在外地打工,“吃饭难”成为老人们的忧心事。在“关爱老人 享受美好生活”行动中,市民政局积极推广建立家门口的老年幸福食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办“食”事,解决了60岁以上农村留守、独居老人一日三餐的问题,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开展“关爱老人 享受美好生活”行动中,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从老人关心的吃饭、就医、康复等身边小事入手,想方设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今年,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000户,完成3个县级社会福利院打造失能照护服务单元,完成县级社会福利院配建医务室、护理站2个,建设社区老年幸福食堂75个。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是民生幸福的应有之义。在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行动中,市民政局对当年参加高考且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每人每学年1万元就学补助。今年全市共将53名符合资助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助学保障,助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圆梦大学。

  为群众减负赋能 让基层治理更和谐

  前不久,老曹父亲骤然离世,听人说办理亲人身后事,要跑七八个部门,填写几十份材料,老曹有点手足无措。上饶市“身后一件事”联办窗口办理员小刘了解到老曹的情况后,耐心地向他介绍了“身后一件事”相关事宜,老曹当即提交了材料,填写联办申请表,最后在15天内,老曹就完成了丧葬抚恤金支付、医保卡余额提现、户口注销等身后事项。“以前办理这些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有了‘身后一件事’一站式联办窗口,非常方便,真正做到了‘伤心事,暖心办’。”老曹说道。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深做实做细“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要求,我市通过科技赋能、数据共享,以简化流程为手段,创新服务模式,由民政局、大数据管理局、财政局、政务服务管理局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推出了“身后一件事”联办改革,将逝者身后“多件事”整合成“一件事”,群众只要通过勾选《联办登记表》上的事项,就能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链办理、一次办好”。

  “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身后一件事”联办改革的推出,使繁琐的申报材料从34份缩减到1份、申请从“多窗”到“一窗”、办理从“串联”到“并联”、办理时限大大缩短、反馈从多方到一方,从“数据延迟”到“及时共享”。截至目前,“身后一件事”联办窗口共受理“身后一件事”联办事123161件,已办结120842件。

 

“三伏天”养生 避开这七大误区

  误区一:夏天过度温阳。很多人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人却不多。如果理解错误,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湿热体质的人或体内阴虚有热者,或者一直在吃温热的食物,如果再过多吃姜就会“火上浇油”引起上火。同样,有人提倡夏季多喝羊汤也是这个道理,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大多数人在夏季呈阳盛状态,喝多了羊肉汤或吃多了羊肉,反而会导致上火,出现便干甚至出血的情况,就算是阳虚体质者,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误区二:夏天过度锻炼。人们经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在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暴走的中老年人,虽大汗淋漓,仍坚持锻炼。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疾病的发生。“三伏天”养生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多静少动。此时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做体操、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不宜运动量过大。

  误区三:每天大量喝绿豆汤。很多家庭一到夏季,家里顿顿离不开绿豆汤,不仅每天大量喝甚至当水喝。可是绿豆汤寒凉,过长时间饮用易伤脾胃。从中医角度看,阳虚体质或体内偏寒凉的人,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宜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血虚血亏的人也不适合喝绿豆汤。

  误区四:只防暑不防寒。对于很多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的人来说,防寒更需注意。经常待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而且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不超过8℃。关键是不能太过贪凉,如果长时间一味贪图寒凉,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功能。

  误区五:雨后凉爽去锻炼。夏季暴雨过后,往往比较凉爽,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散步、锻炼,但是雨后出门锻炼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夏季暴雨后,湿度随热气蒸发往上走,空气中的湿度其实会加重,雨后散步往往更易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恶心的症状,这就是湿热交杂引起的。想要祛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潮湿下雨天建议减少外出活动。

  误区六:出汗后迫不及待洗冷水澡。“三伏天”天气炎热,稍微动动就一身汗,别提有多难受了,这时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去冲澡,而且还喜欢用偏凉一点的水温,这样就相当危险。人在大汗淋漓时,身上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皮肤腠理也是开泄状态,而此时用偏凉的水冲澡会觉得很舒服,但是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会骤然收缩,使体内的热量遭到抑制,散发不出去,从而导致中暑。除此之外,还会使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同时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综合因素下致使血压升高,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负荷不了,就很容易危及心脑血管系统,严重时可能有猝死风险。建议大家平时洗温水澡,具体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即35℃至37℃。

  误区七:蔬果代替正餐。“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食品。

  (记者 黄珠慧子 整理)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