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秉贵问答网
2024-05-27 15:13:31

家用健身器材受青睐

  弹力带、健腹轮、哑铃、瑜伽垫……身处城市的年轻人,因为工作节奏快,没时间去健身房怎么办?只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所以具有体积小、用法巧、占地少等特点的各种家用健身器材受到青睐。

  市民王女士是“健身发烧友”,她把家里变成一个“迷你健身房”。今年“双11”,她又购置了一件新健身器材——小型跑步机,并分享了产品使用和居家健身体验。“跑步机是免组装的,到货拆开就能用。”王女士表示,平时白天工作忙碌,居家健身为她坚持锻炼提供了可能。“我报名了线上运动班,每天晚上7点都会跟着教练训练,在教练的指导下,运动起来不容易受伤,而且有人督促也能让自己养成运动习惯。”健身爱好者刘朝刚开始使用器械健身时,朋友首先推荐了健腹轮,他以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使用起来应该很简单,但是试了之后发现掌握起来还挺难的。他说:“健腹轮有多种锻炼方式,例如跪姿式、站姿式、后背式、瑜伽式等。对于初学者来说,跪姿式训练更为适宜,难度较小,是一种入门的锻炼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刘朝发现健腹轮真的能锻炼到全身,还能加强身体协调性。他现在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它锻炼几组,再配合跑步和器械,“一月轻了8斤,腹部线条也出来了,锻炼效果事半功倍。”

  周末,饶城一家运动器材专卖店里,不少消费者正在体验、选购健身器材。“我家周边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想要买个弹力带自己在家锻炼,这个弹力带才几十元,肌肉训练和塑形拉伸都能用得上,太实用了。”正在挑选器材的市民徐小姐购物车里已经摆放着好几件健身器械,有瑜伽垫、哑铃、弹力带和泡沫滚轴,完全可以满足她的日常健身需要,她说:“我越来越习惯居家锻炼,不仅不用担心天气、环境影响,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锻炼,非常方便。” 

  记者在线上购物平台搜索,看到不少居家健身器材的月销量都在万件以上。“单价低、操作简易的健身器材很受消费者欢迎,像弹力带、哑铃、瑜伽垫等都卖得不错。”一网店店主告诉记者,如果缺乏科学指导,锻炼方式不当,居家健身效果不仅大打折扣,甚至会引发运动损伤,因此在家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健身水平进行考量,选择安全系数高的健身项目。

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本报讯 记者蔡霞报道:12月14日,记者从“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4%,连续五年保持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1至11月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保持稳定,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考核目标100%,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综合施治,全面深入打响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总量减排提质增效两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深挖NOX和VOCs减排潜力,统筹谋划重点减排项目;主动攻坚,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扭转PM2.5浓度反弹趋势;加强会商研判,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左右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气体系。

  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科学编制《鄱阳湖上饶湖区一断面一策方案》,持续深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紧抓入河排污口整治、监管,紧抓饮用水安全,深入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和削减工程,重点采取工程性措施推进“五源共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统筹规范,持续深化土壤固废污染防治。紧盯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强力推进二噁英污染治理,全力推进特别排放限值,强化尾矿库环境管理,强化固体废物管控;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土壤污染管控水平。

  稳步提升,全面提升生态示范创建。积极践行“两山转换”理念,初步形成“两山”转换经验;高质量完成年度创建任务,弋阳县、横峰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全面推动全市国家、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提升效能,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噪声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突出解决生态修复问题,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常态化;突出解决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提升问题,深入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突出解决环境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创新环境统计数据审核方式,形成环境统计上饶经验,在全省推广。

  提升能力,推进监管执法提质增效。持续加强执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全面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使用,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探索跨区域执法,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强化跨区域环境应急演练,切实做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安全与维护群众利益。

上饶:织密民宿火灾风险“防控网”

  本报记者 郑欢 见习记者 周梦沁

  在上饶,越来越多的民宿,结合美景、美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而消防安全之于民宿,特别对木质结构的民宿来说,无疑非常重要。我市消防部门大力推动民宿消防安全的隐患治理,织密民宿火灾风险“防控网”。

 

  立足实际 编制民宿“样板间”

  “近年来,我市依托优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到上饶寻找‘诗和远方’,同时带动了我市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但经走访,我们发现很多民宿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负责人谭升华向记者介绍,例如,有的民宿是老旧民屋改造,此前安装的电气设备只能满足一家最多6口的用电需求。之后,房屋被改造成数间客房,由于存在建筑面积、建筑结构、耐火等级等“先天不足”,改造难度剧增,当所有客房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时,可能会超负荷用电,容易起火;还有的民宿业主缺乏消防安全知识、消防管理能力不足,甚至存在违规用电用火、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以及消防设施、器材配置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为保障民宿消防安全,填补我市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空白,谭升华介绍,2018年,消防部门组织深入各县市(区)民宿行业开展实地调研,掌握民宿行业消防安全底数、痛点难点及诉求需求,结合我市民宿实际,积极起草并推动了《上饶市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落地。该暂行《办法》对全市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统一,就像打造了一个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民宿“样板间”。

  “自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全市民宿消防安全标准明显提高,民宿类火灾大幅度降低。”谭升华介绍,这两年,我市旅游业高速发展,民宿量剧增,目前总量达3000余家,是2019年的2倍多。为延续民宿的消防安全管理,降低民宿建筑火灾风险,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消防救援支队又牵头草拟了《上饶市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办法》的出台,为我们做好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样板,心里有了方向,也更有底。”在玉山县怀玉山景区经营了一家民宿的缪先生表示,消防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他一定按规定尽力维护。

  加强指导 夯实火灾防控根基

  位于婺源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的思口镇延村,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数十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这些民居,如今大部分被改造为民宿,对外营业。

  10月24日,记者走进该村一家名为“明训堂”的民宿。该民宿是由清末古民居改造的,内部大部分仍保留了木质结构。“我在这里工作了5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火灾事故,多亏了消防部门的指导。”该民宿经理人彭文学介绍,在消防监督员的上门指导下,他们按照我市的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对民宿消防安全条件进行了补充和升级,如在民宿大厅和安全疏散通道安装了红外线感温探测器,每个房间内均设独立的智能感烟探测器,全方位守护游客和古建筑的安全。“之前有游客在房间里抽烟,智能烟感探测器捕捉到了烟雾,就立即将‘火情’所处位置信息传至消防部门的云管理平台端。”彭文学说,平台随即会将信息反馈给他。

  “婺源的民宿在消防安全这块做得很不错,让我们住得很安心。”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游客对记者表示道。据悉,延村的消防安全管理只是我市保障民宿消防安全的一个缩影。谭升华介绍,为夯实民宿火灾防控根基,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门不断强化对民宿的消防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尤其在民宿投入使用前,会进行针对性“一家一策”现场指导,面对面向其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手把手教授消防基本技能,确保从业人员“见火不慌、抬手就打”。此外,还以微型消防站为抓手,不断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破解偏远乡村民宿的消防基础队伍薄弱的难题,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修订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科学高效处置。

  加大宣传 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要想消除民宿消防安全隐患难题,提高民宿行业的防火防灾意识非常重要。“景区的繁荣,离不开消防安全。只有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强了,景区才安全,生意才能红火!”近日,广信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赴华坛山镇,对正在装修的小东坞村民宿业主说。同时,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针对民宿从业人员消防素质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他们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户外电子屏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强化警示性、提示性消防宣传教育,并发动专职消防队员、一所一中心等消防基层力量“走出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请进来”(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旅游产业发展,消防安全先行”,如今,在上饶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据了解,接下来,市消防救援支队将多管齐下,持续紧盯辖区民宿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扩大消防安全宣传培训,督促民宿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织密民宿火灾风险“防控网”,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