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刘宝瑞问答网
2024-05-26 01:39:37

“春风”送岗暖人心 直播带岗让就业触“屏”可及

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是企业开工复工的转换期。为实现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眼下,我市“‘赣就有位来’2024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正在全市范围内高质高效开展中。

一场场就业招聘,让求职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实现有效对接;一次次暖心服务,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倍感“春风”温暖。据悉,“春风行动”将持续至4月8日,预计开展各类专项招聘活动128场。

“家人们,想找工作的看过来了。我们今天把直播间搭建在了上饶市达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大家看,这就是咱们的工作环境。咱们公司呢,主要是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线束、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器等设备的柔性线缆等。这次主要想招用普工、仓库管理员、文员等18个岗位的求职者。”2月6日上午9点半,在上饶市达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车间内,带岗主播和该公司人事经理在镜头前详细介绍企业概况及用工需求、工资待遇,并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求职者只需要通过手机打开短视频软件观看网络直播招聘,在线投简历,即可完成求职。

“用直播镜头实地‘探厂’,沉浸式体验工作岗位真实情况,作为求职者感到很安心,让找工作不再像‘拆盲盒’。”家住广信区的刘骏说,他刚大专毕业,找了很多招聘平台,发现都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当天,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该场直播带岗,其中一个岗位所需条件也很符合自己的要求,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线上投了简历。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入职通知了。

“感谢人社部门这次推出的‘春风行动’之直播带岗专项招聘活动,有了它的‘加持’,我们可以很便捷地招到更多与岗位匹配的求职者,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此外,直播间也成为公司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平台,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上饶市达淋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专员胡欢欢表示。据统计,当天的直播实时在线人数725人,同步观看人数67684人,收到简历数165份。

据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汤埂超介绍,直播带岗是我市正在开展的2024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与传统线下招聘相比,直播带岗不受空间和地域限制,求职者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岗位“触屏”可得,极大节省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成本,更好地实现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为提升此次‘春风行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活动前期,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按照‘大数据+铁脚板’的方法深入各重点企业开展了‘访企问需’活动,充分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用工需求。在保证招聘信息真实可靠后,借助直播带岗、‘江西省就业之家’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持续发布岗位需求,为求职者提供直观、多样化的选择,提高人岗匹配度。”汤埂超介绍,根据“春风行动”活动安排,他们计划开展直播带岗专项招聘活动30余场,同时还会通过微信、抖音、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同步宣传发布相关活动及就业信息,让就业“春风”吹得更远更广。

线下招聘把岗位送到家门口

为了让求职者稳乘“春风”上岗去,除了线上发力,我市还充分利用“5+2 就业之家”服务网点、广场车站、商超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分类推出近百场“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线下招聘活动,将诸多就业“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助力其找到心仪的工作。

据汤埂超介绍,例如,在“春风行动”期间,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会在返乡返岗高峰期开展综合性大型现场招聘活动;结合各地区生产用工情况高频次、小规模开展分行业、分群体专场招聘活动;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乡村及广场车站、商超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广泛设立招聘服务站点,提供针对性招聘用工服务,为返乡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第一站;延伸用工就业保障服务,组织产业链重点企业赴各乡镇开展 “进村入户、送岗下乡”招聘活动。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今天的招聘会预告,我有几个中意的岗位,特地来现场了解一下。” 2月14日(正月初四)一早,位于广丰城区的月兔广场上涌动着前来求职的人潮,“00后”求职者郑雅婷就是其中之一。在招聘展位前,她认真了解企业概况、详细询问用工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欲为新一年的打拼开启新篇章。“父母年龄大了,在家门口上班是我的‘首选项’。我咨询了好几家企业,工资待遇都蛮高的,每个月有五六千元,有的企业还包住宿等,希望能应聘成功,把一份好工作作为今年最好的新年礼物送给自己。”郑雅婷笑着说。

与郑雅婷一样,2月15日,刚刚返乡的李先生也来到了德兴市万村乡的招聘会现场。由于当天正值乡镇赶集日,现场热闹非凡,多家企业纷纷“亮”出用工需求,大家纷纷上前咨询、应聘。“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给这样的服务点个赞。”李先生表示,通过此次招聘会,他了解到家乡目前的就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变化很大,发展前景也很好,对在家门口就业充满信心。

“点对点”服务助推高质量就业

据悉,为了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倍感“春风”温暖,“春风行动”开展期间,市人社部门还将根据劳务需求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贴心服务,不断拓宽区域化招工引才渠道,让更多人来饶、留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我们将依托原有劳务对接常态化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交流合作,协同对口支援、市内协作以及区域劳务协作联盟等机制,通过开展联合招聘、驻点招聘、 组团招工、组织劳务品牌专项对接等方式,为有意愿外出人员提供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促进农村劳动者高质量转移就业。”汤埂超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是我市连续第20年开展“春风行动”。接下来,市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拓宽企业用工和求职者就业联系桥梁,切实让招聘服务的“春风”吹暖民心。

今日辟谣(2024年2月6日)

2024年2月6日   谣言:湖北高速没有铲冰除雪?   真相:近日,网上有言论称“湖北高速铲雪不及时,造成高速拥堵”。实际上,冻雨落地成冰才是“祸首”。“罕见的冻雨不是普通的雪,落在高速公路上后立即结10多厘米厚的冰,这种情况下只能撒盐。”湖北交投集团运营总监简海云解释,近期已全员上路铲雪,但还是赶不上湖北境内反复降雨雪的天气变化速度,再加上路面车流量猛增,给作业车辆上路铲雪、撒融雪剂等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湖北省上下正“想尽一切办法”打通运输堵点,畅通回家的路。湖北交投集团是湖北高速运营主力军,目前有1.4万名员工在现场开展除雪保畅工作,为春运保驾护航,在京珠、鄂东、宜昌等运营公司,一线养护人员每两小时撒盐一次,全天候24小时不停歇。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发布了详细的车辆分流绕行方案,相关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设置了车辆分流服务站点,及时为分流车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目前,经过全力抢通,湖北省绝大部分路段已恢复通行。(来源:湖北日报)

  春节将至,佳节期间,无论亲友团聚,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美食相伴。从农历腊月廿五开始,“今日科普”栏目将聚焦饮食安全与健康话题,针对网民关注的食物搭配、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科学养生等内容进行系列科普,澄清误区,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误区:砂糖橘和酸奶、牛奶不能同食?   真相:“砂糖橘和酸奶、牛奶同食的话,因为砂糖橘中含有一定的有机酸成分,可能会使蛋白质发生沉淀,从而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人体内本身含有一定的胃酸,胃酸的酸度要比水果的酸度高很多,并不需要担心砂糖橘的酸度影响消化。有些人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可能是因为身体缺乏乳糖酶,即使不吃橘子,喝了牛奶后也会引起腹痛或者消化不良。在一般情况下,适量食用橘子和牛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来源:@科学辟谣、@中国新闻网)   提示:春节消费“三注意”!中消协提醒   详情:在春节来临之际,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预定行程、采购年货,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秉持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勤俭节约、绿色消费

  消费者在消费潮前,首先要保持理性,审慎选择、适度消费,不要因为“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冲动消费,造成铺张浪费。

  合理规划、安全消费

  春运期间出行人数高,人员集散性和流动性强,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易发多发,消费者在外出行消费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识别陷阱、科学消费

  春节消费潮下,不乏有不法分子伺机敛财牟利,坑蒙拐骗,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芮静 设计:肖丽丽 尹路

像石榴籽一样 紧紧抱在一起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采访侧记

 

  盛夏时节,我们翻山越岭,在一片诗意向往的祖国北疆兴安盟,见证了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岭上兴安。

  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盟”有团结和睦之寓意。兴安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实践地。1947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这里人文环境包容和谐,有汉、蒙古、满、朝鲜、回等41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7月9日至11日,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家媒体的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代表200多人深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阿尔山等地采访,见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感人场景。

 

  1大美兴安浸润红色基因

  一抹中国红

  红色,是兴安盟历史长河中隽永的颜色。主题采访首日,百家媒体采访团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走进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地、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

  “乌兰浩特”系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有“草原延安”之称。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史称“五一大会”。

  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地、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乌兰浩特市红色革命历史遗迹众多并保存完好,共有11处红色景区景点,其中以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为核心,并称“一馆三址”,全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年接待参观游客达150万人次。 

  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采访团跟随讲解员一起了解内蒙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参观五一会址和民族解放纪念馆时,我看到很多泛黄的纸质文件,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团结。只要团结起来,中华民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就像一颗火种,逐渐成燎原之势,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银川日报社副总编辑赵龙说。

  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地处洮儿河、归流河、阿木古郎河三条河流汇集地,因而得名。如同水流汇聚,生活在三合村的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6个民族村民相亲相敬、团结友善,生动、鲜活地践行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合”字。

  整个村子体验下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浙江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范卫东感慨地说:“在这里,各族村民守望相助、互相学习、互相包容,处处呈现着一派祥和、富裕、文明的景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2守望相助谱写团结佳话

  一场情景剧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上世纪60年代,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爱心接力行动——“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是爱的传递,更是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玛拉沁乐园演艺厅内,采访团一行观看了由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基层干部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创作的团结大爱红色情景剧——《乌兰河畔的红树林》。《乌兰河畔的红树林》讲述了一个成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南方少年席海涛是如何融入草原、热爱草原,最后扎根在草原的故事,让采访团几度落泪。 

  “剧中最后一句‘我的儿子回来了!’不仅展现出草原人民最质朴的善意和博大的胸怀,也把汉族孤儿对草原母亲的依赖、爱戴、感激与报恩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河南省新乡日报社新闻管理部主任祖绍光激动地说。

  科右前旗乌兰毛都杭盖草原深处,民兵骑兵连、守望草原巡防队被誉为“流动的哨兵”“有生命的界碑”。苏道牧场内,骑兵连队员吴苏道、白萨仁夫妇早就做好迎接来自全国各地媒体朋友的准备。多年来,这对自愿为祖国巡边护边的蒙古族夫妇一直保留着对远方来客最浓烈的热情。

  在这里,几座“蒙古包”成为了牧民自发护边的“草原驿站”,每次队员们巡防归来,白萨仁都会为他们准备好热乎乎的饭菜。在空闲的时候,白萨仁还会骑上自家的马陪着丈夫和巡防队员们一起巡边,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他们夫妻巡边的动人画面。

  “巡防时牧民们需要啥我们就给带啥,牧民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我们是牧民的后代、草原的孩子、党的子女。如今,越来越多的牧民主动成为守边、护边的一员,为祖国守边、护边是我们的义务和荣誉!”这对自愿为祖国护边的蒙古族夫妇真诚的话语让采访团十分动容。

  “一路走来,乌兰毛都草原的壮阔壮美让我惊艳、震撼,但是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这里的民族团结意识,这片草原上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吃苦耐劳、尽心守护,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彰显了兴安盟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交往交融、亲如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柳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吴怀辉有感而发。

 

    3交往交融共绘美丽图景

  一片幸福绿

  沿着G302国道一路向北,驶入阿尔山市境内。车窗外,山峦逶迤、林海连绵,漫山遍野的桦树、松树笔直挺拔,给第一次来到兴安盟的四川省乐山日报社总编辑王大强留下了深刻印象。“绿色是阿尔山的生态底色,这里有满目皆绿的风景和健康绿色的农特产品,绿水青山也是阿尔山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阿尔山最大的优势,给各族群众带来了许多‘绿色福利’。”

  这些年,阿尔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还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让各族群众在阿尔山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目前,阿尔山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生态产品总价值量达1229.33亿元。

  阿尔山市各族群众守护的“绿水青山”,成为他们的“幸福靠山”。过去的十年里,阿尔山市全年接待游客量实现了从200万到峰值500余万人次的突破;旅游收入创造了由千万到30余亿元的发展奇迹;旅游从业人数达到了从原来的近1万人增加到1.4万人的长足进步。旅游产业推动了阿尔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各族人民群众在旅游业发展中增收致富、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山东省菏泽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常健是第二次来到兴安盟,在他的眼中,如今的阿尔山与十年前相比,旅游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阿尔山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这些年,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设施日益完善,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大家在‘花式’旅游活动中增进了交流、理解、欣赏和尊重,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

  “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里石榴红!”主题采访已然结束,但来自全国百家地市媒体的记者、编辑们仍然不断刷新着对“兴安岭上兴安盟”的美好认知,临别之时大家留下了真挚的感言。

 

  文/本报记者 吴菁 龚俊慧     图/兴安日报社提供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