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范长江问答网
2024-05-26 02:48:26

文物里的廉政故事—— 笪继良和“白菜碑”

  在上饶市铅山县永平镇,立着一块“白菜碑”,碑上刻画着一株大白菜,并写有“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意思是作为地方父母官,不能只图自己安逸享乐,不知青菜滋味,不问民间疾苦;面对子民百姓,不能让他们缺衣少食,面带菜色。这是笪继良任铅山县令时所立,告诫自己和县衙官员,要以民为本、勤政为民。

  笪继良,江苏省句容县人,初名继盛,字我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任铅山县令。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笪继良到铅山县任县令,平日布衣素食,轻车简从,不事奢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廷借口辽东战事吃紧,三次向人民加派“辽饷”,铅山县当时户籍人口已锐减至不足二万人,竟也被加派二万余两,百姓负担沉重,民不聊生。

  一天,笪继良带着两名公差走出县城,来到城外村庄一户农家。走进农舍后,他看到屋里的人个个骨瘦如柴、脸带菜色,身上已经浮肿。男主人有气无力地告诉笪继良,杂粮和蔬菜吃光了,不得已卖了一双儿女换来的几斗杂粮也吃完了。

  听罢,笪继良立即派人回县城请来郎中给这一家老少看病。笪继良问农户:“眼前抗灾自救应该种些什么作物?”农户说:“种稻子来不及了,年猪月菜,蔬菜下种一个多月,尤其是白菜,就可以吃,再种荞麦,晚秋种杂粮和豆。”又问:“你的一儿一女卖给了谁家?”农户道:“卖给了当地粮户任东家!”

  笪继良立即派公差“请”来粮户任东,从他家拉出粮豆、银两,盖上县衙大印,分发给灾民,并对为富不仁的任东进行惩处。

  事后,笪继良责令各村大粮户借出粮豆若干担,碾成米皮糠和豆粉,分给患浮肿病的农人食用;严禁卖儿鬻女,已卖者迅速寻找儿女回家;引导各家各户大种白菜和晚秋杂粮自救。

  经历此事,笪继良于县衙醒目处立下“白菜碑”,以此自勉。后来,他在“白菜碑”前和里正、地保同吃杂粮粥,同喝白菜汤;又在“白菜碑”前断案,惩罚违背政令和行贿的任粮户,使铅山百姓从灾害中走出。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兴办学校。他励精图治,力改弊政,鼓励农耕、抑制豪强,赈济贫民、恢复生产,严厉打击人口买卖,尽力维护贫苦百姓利益,使铅山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数年后,笪继良因政绩卓著、百姓爱戴,被擢升为虔州州牧。他离任时,铅山家家户户焚香燃烛,男女老少洒泪相送。百姓深怀其德,集资兴建“笪公”生祠,将“白菜碑”竖于祠内,并购置田产,以供祀事。

  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白菜碑”虽然几经搬迁,但一直被当地百姓珍视保存,向世人叙说着笪继良勤政爱民、贤良方正的动人故事和精神品格。“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这不仅仅是一句警示告诫之语,更是勤政、廉政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时至今日,“白菜碑”俨然已成为铅山一个特色的廉政文化符号,浓缩和昭示了久远的文化传统与鲜明的时代特色。

  “白菜碑”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铅山,更加警示和启迪了现代铅山。近年来,铅山县充分发挥当地廉洁文化资源,整合开发鹅湖书院、永平清园等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活化利用,使之成为干部廉政教育的源头活水。“白菜碑”就像一个标杆,指引和激励着他们奋发进取,深入实践;就如一道警符,时刻提醒自己慎权、慎欲、慎微、慎初、慎独;更是一道绿光,闪耀着以人为本、廉政为基的执政理念。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说,继承和发展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记者 蔡文逸 整理)

首批“江铜班”学员到岗实习

  本报讯 记者蔡文逸报道:近日,江铜铜箔公司第一批“江铜班”学员在完成前期的司情教育、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安全培训等理论学习后,正式被分配到各工段各岗位,开始了第一天的岗位实习。此次首批“江铜班”学员共有68名,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前3个月在南昌铜箔公司实习,之后到上饶华东铜箔实习。

  据悉,为持续稳定向公司新扩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江铜集团通过高招平台面向全省录取并按“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即按照“优选生源、订单培养、择优录用”原则,以“江铜班”培养方式,为公司量身定制培养亟须的大量技能人才。“江铜班”学员必须是职业院校按照江西省高职院校招生办自主招生学员,按高职模式培养,学制3年,学生自行承担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学杂费、生活费等费用。毕业后,公司将按照“条件符合、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标准,符合录用条件的学生自主应聘,由公司新扩建单位招聘录用,择优招聘“江铜班”中一定比例的毕业生。

贤廉门风越千年——陶母教子的故事

  陶母湛氏(243-318),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之曾祖)的母亲,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良母,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等崇高品行称道于世。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一并被尊称为“中华四大贤母”。陶母织梭教子、截发留宾、封坛退鲊等故事,成为千百年来家风家教的典范。

  湛氏十五六岁时嫁给鄱阳陶丹。尽管陶丹曾任吴扬武将军,但因为官廉正,家境一直很贫寒。到吴永安二年(259年)陶侃出生时,陶丹因官场失意、贫病交加而离开了人世。家贫,夫死,子幼,对于陶母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此后湛氏默默挑起生活重担,纺纱绩麻,含辛茹苦,教育孤儿。她反复训诫陶侃要珍惜光阴,崇尚勤俭。

  陶侃长大成人后,陶母又教诫陶侃,一定要结交那些人品、学识胜于自己的人,不能滥交。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陶侃好友、孝廉范逵骑马来访,因事出仓促,只得留宿陶家。而陶家一贫如洗,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待客,陶母就交代陶侃说:“你出去把客人留住,我有办法。”随后,陶母就把自己的长发截下二绺,换来酒菜招待了范逵;又将床上的草垫剁碎喂客人的马匹,这就是陶母“截发留宾”和“剉荐供马”的故事。范逵对陶侃颇为赏识,当他得知湛氏为招待自己而截发剉荐时,心情激动,感慨而叹:“非此母,不生此子!”

  陶母深明大义,常教育陶侃应立身清正。陶侃在当浔阳鱼梁吏的时候,曾托人带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母当即将这坛糟鱼退回,并写了一封信责备陶侃:“你作为国家的官吏,拿公家的东西给我,非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带给我忧愁和担心。”母亲的责备,震撼了陶侃的心灵,使他感到愧疚。从此,陶侃格外注重奉公自律。究本穷源,陶侃能以高尚品德传世,陶母的教导功不可没。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陶母病殁,终年七十五岁,葬于鄱阳县城东郊牛岗咀。官府特地在她的住所旁建立牌坊,名为延宾坊,将陶侃屋边的一座桥命名为德化桥,以此纪念这位贤母。北宋名臣范仲淹任饶州知府时,专门派人在德化桥头设立“延宾坊故址”巨碑。1943年,此碑倾毁。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材的事迹,载人《晋书》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传》。后人赞日:“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

  如今,四十里街镇积极探索打造特色廉政教育品牌,深入挖掘本地陶母育儿和陶侃勤政清廉的故事,结合廉洁文化建设,建设了陶母纪念馆、贤母广场、文化长廊,并专门配备了一名廉政讲解员。通过大力宣传陶母育儿的感人事迹和陶侃廉洁从政的故事,使大家在感悟历史、弘扬优良家风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的感召和洗礼。(记者 蔡文逸 整理)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