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汤绍箕问答网
2024-05-18 08:40:04

行走的思政课 唱响红色IP ——“可爱的中国”宣讲团全市大中专院校2023年入学新生宣讲会综述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创建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品牌,把方志敏革命精神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师生中普及。今年9月以来,“可爱的中国”宣讲团走进上饶师范学院、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大中专院校,面向2万名新生进行宣讲,实现2023年入学新生全覆盖,让新生在入学之初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纵然知道可能有很多危险甚至是牺牲,但假如能够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条蚁命!今天的牺牲是为了天下的孩子们不再受苦,是为了祖国母亲不再遭受凌辱。”

  …………

  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宣讲以“情景声画”、多人组合方式进行,生动形象讲述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史,传诵方志敏革命精神,唱响“可爱的中国”红色IP。

  如何将红色故事讲深讲透讲好,成了此次宣讲团成员共同思考的问题。为了提升宣讲效果,宣讲团成员对文稿进行精心打磨、反复研讨、不断修改,并针对大学新生特点,进行对象化、互动式宣讲。宣讲团以“为了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通过红色故事情景声画宣讲剧的形式,结合有关方志敏的珍贵影像和图文资料,对方志敏革命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鲜活呈现了方志敏同志光辉的英雄事迹、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我们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会采用不同的宣讲方式、不同的文稿版本,提升传播效果。此次针对高校新生,我们会多讲一讲方志敏青年时代的经历,尤其是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宣讲团成员张赛莲介绍,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想要将方志敏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需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注重现场的互动,让“可爱的中国”宣讲品牌“出彩又出圈”。

  这堂“有知”又“有味”的思政课,在广大新生群体中掀起弘扬方志敏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热潮。新生们纷纷表示,宣讲形式丰富、声情并茂、催人奋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奋进力量、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

  上饶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晞在听完宣讲会后深受感动,“我们何其有幸,生长在了新时代,在安宁祥和中茁壮成长。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将传承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班新生戚咏懿表示,“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格外珍惜,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方志敏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光辉成就和崇高品德,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而又难忘的精神洗礼,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不畏艰难、赤心报国的革命精神。”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芳华感慨道。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从历史走向现在,宣讲团用“信仰的力量”概括革命先烈们的崇高品质,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村民高峰期用水困难 部门:正在解决

  本报记者 郑欢

  市民反映

  7月19日上午,广信区罗桥街道横山村麦地自然村村民熊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近两年来,每到夏天,尤其是用水高峰期,停水是他们村的常态,这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半个多月前,我们就已经停水了,真的太不方便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我们的用水困难。”熊女士说。

  记者跑腿

  当天中午11时许,记者来到麦地自然村。村民曹阿姨告诉记者,半个月前,该村两十余户村民家中全部停水了。当前,大部分村民都像她一样购买了大量矿泉水用于饮用,其他用水需求则使用井水或山泉水解决,“前段时间,村里联系了一辆洒水车过来,给大家送水,我把能装水的东西都用上了。这几天做饭、冲厕所、洗澡等,都用的这个水。”采访时,记者顺手打开曹阿姨家的水龙头,确实一滴水都没有。

  “这样的高温天气,没有自来水,确实是难受。”在现场,另一村民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每到夏天的用水高峰期,都会停水。村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帮办结果

  随后,记者就此联系上了广信区福田自来水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罗桥片区居民不断增加,用水量也随之增大,而横山村麦地自然村地势较高,且处在供水末梢段,送水压力较大,因此他们曾建议横山村委会在麦地自然村加设供水管道增压泵。加设了增压泵之后,可满足村民日常的用水需求。但如果碰上夏天这样的用水高峰期,供水管网运行负荷增大,超出早期铺设的供水管道输水能力,会导致麦地自然村村民用水困难。   

  “我们已经在着手解决了。”该名工作人员介绍,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用水困难的问题,只能新增供水管网以及对原有的管网进行提质改造,“目前我们正在吉阳路新建一条供水管网,打算将它与春江大道的供水管网、上饶大道灵山方向的供水管网都连通起来,提高管道输水能力,彻底解决麦地自然村村民用水困难。”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改造预计将于十月完工。

“一门四相”的清廉家风

  两宋时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文化精英层出不穷,群星璀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舞台上呈现出了眉州三苏、南丰三曾、临川二晏、金溪三陆、鄱阳四洪等群体性、家族性现象。

  所谓“鄱阳四洪”,是指生活在两宋之际的洪皓与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从洪皓出生(1088年)到洪迈去世(1202年),共114年,跨越两宋,历经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7朝。洪氏父子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匡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风,积极入世,不断进取,谱写了人生与家族的光辉篇章而名垂史册。

  洪皓(1088年-1155年),字光弼,鄱阳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宣和年中,他任秀州司录。那年发洪水,大量饥民流离失所,不断有人饿死,洪皓紧急报告郡守,自愿担任赈灾工作。他打开粮仓,低价卖出公粮救灾。当时浙东官粮船过境,洪皓要郡守扣留下来,郡守不同意,洪皓说:“我愿以自己一人来换十万人的性命。”百姓感动不已,称之为“洪佛子”。

  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洪皓奉命出使金朝,被拘留十五年。绍兴十三年(1143年)回归,高宗称他“忠贯日月,志不忘君,即便是汉朝的苏武也不过如此”。但因洪皓为官忠直而得罪了秦桧,被贬任英州(今广东英德),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逝于任上。后来朝廷恢复了他徽猷阁学士官职,封鄱阳开国侯爵位,谥号“忠宣”。墓葬鄱阳古县渡烟波山。洪皓的一生是“为国尽忠,大节大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的一生。

  洪皓才高学渊,著有《文集》十卷,《春秋纪》三十卷,《輶轩唱和集》三集,《帝王通要》五卷,《姓氏指南》十卷,《松漠纪闻》二卷,《金国文具录》一卷,《鄱阳集》四卷。其中《松漠纪闻》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书中记述的金人早期资料多被正史采纳。

  其长子洪适与弟洪遵同时考中博学宏词科,被任用为秘书省正字。先后出任台州通判、荆门军知州、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洪适热衷于金石书法学问,尤其专注于隶书研究,以30年精力搜集古碑刻,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四库全书》认为:“自有碑刻以来,推是书为最精博。”洪遵与长兄洪适同中科举后,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再陆续担任常、婺、越三州通判。绍兴三十年(1160年),任吏部侍郎,随后升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因洪遵的功绩很大,孝宗皇帝又拜其为资政殿学士。著有《泉志》十五卷,是我国最早的钱币学专著。

  三子洪迈在两位兄长考取功名之后的第三年也高中同科。1169年,洪迈任赣州知州,兴利除弊,造福于民。1186年,官拜翰林学士,参与修编《四朝史》。著有《容斋随笔》《夷坚志》《野处类稿》《经志法语》《鄱阳志》等40多部。

  洪门四学士,是饶州文化的代表,也是清廉家风的传承。鄱阳洪氏有秉义、尚礼、积善、积德的世训。《饶州府洪氏世训》中的“闲有家,悔亡”,说的就是治家应该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立下规矩,防患于未然,体现了家训的前瞻性。另一句“有孚威如,终吉”,意思是如果自己能够诚实有信,树立起威信,结果就一定会获得吉祥,体现了家法的强制性。从“鄱阳四洪”身上最能体现洪氏家训的核心内容。洪氏的升腾离不开洪皓曾祖父洪世良对教育的重视。洪皓曾在《先君述》中写到,洪世良将两孙“挈诸城中,访先生之贤,力教之,因占籍鄱阳”。从《饶州府洪氏世训》中的“出世尽忠”也能见到洪皓的影子。与洪氏宗祠里“忠贞贯日,感动天颜”的对联一脉相承。(记者 蔡文逸 整理)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