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马继问答网
2024-05-20 04:12:22

春回大地 花卉苗木市场交易火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春回大地,恰逢种树养花的好时节。在城市,经过一个冬季,市民们更换、添置盆景,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把春天带回家,成为一种时尚。于是乎,饶城的花木市场又迎来销售旺季,一些经营花卉苗木的商家也备好了各种树苗,迎接消费者的选购。  

  2月19日下午,记者在上饶经开区一家苗木圃,看到出售的花卉苗木有的摆放在地,有的成捆堆放,有的叠成金字塔形。除了风景苗木外,还有不少水果苗木和室内盆栽,一片春意盎然,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选购。来自广信区阳光花园小区的李先生一吃完午饭,便过来选购果苗。“买了桃树苗、柚子苗和枣树苗,在房前屋后栽些果树,美化环境,也让自己住着舒心。”摊主告诉记者,现在需求最旺的果苗还是柑橘苗,且柑橘苗种类也比较多,如金桔、椪柑等。    

  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附近的一个花卉苗木市场,石竹、桔子、蝴蝶兰、腊梅等树苗,以及各种花卉苗,如菊花、报春花、满天星、太阳花、蔷薇、含羞草等,让人眼花缭乱,前来选购的市民三三两两,车辆进进出出,市场交易火热。“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闲地方养点花,栽点树,美化环境,看着也养眼。”前来购买花木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家里种有月季、茶花、茶梅等,今天来到这儿准备再买几棵,绿化庭院。

  一店主告诉记者,眼下,市民已不满足于直接将鲜花买回家观赏,而是更加热衷买些花卉苗木,体验栽培的乐趣。今年开春比较早,花木销售比往年早。与春节期间相比,春季花卉苗木市场上花草苗木的品种和数量都明显增多,除了应季的花卉之外,近期购买需求较大的还有果树苗,不少市民都会购买一些桃树、板栗树、枣树、葡萄树等果树苗回家栽种。预计苗木销售旺季将持续到清明节左右。

  苗木买回家,栽培有技巧。我市相关专家表示,一是要按实际情况适当修剪。苗木栽植前要进行根干修剪,用剪子把烂根、残根剪掉,烂根剪到露白为止,好根也要稍剪一部分,一防病根处传播病害,二利愈合,刺激萌发新根。同时修剪枝、叶、干,减少水分蒸腾,枝干剪口处涂漆以防抽干。二是栽植树木挖坑时有技巧。穴深应相当于苗木根系长的1.5-2倍。苗木扶正入穴回土时,适当上提树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充分接触。三是苗木栽植好后需浇水。立即浇定根水,需浇透浇足,再加细散土或杂草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用声音传递力量——记第八届“上饶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想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时政要闻》节目……”这句亲切的问候语,上饶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李想一说就是16年。

16年来,李想在播音岗位上勤恳钻研,出色地完成各项播音任务,主持各类晚会和大型活动上百场,主持风格亲切、沉稳、大气,深受观众好评。2023年,她荣获第八届“上饶青年五四奖章”。

为什么选择做一名主持人?她说,小时候看到电视节目里的主持人报道新闻时端庄大气,一种崇拜感油然而生,对这个职业产生了深深的向往。直到自己真的成为了电视节目里的主持人,传递更多的新闻资讯、帮助更多有困难的群众、用自己的节目让更多人获得正能量,就成了她坚持做好新闻的动力。

在李想看来,主持人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传声筒,更要用话筒传递老百姓的心声。翻开她的朋友圈,从田间地头到大街小巷,从建筑工地到抗疫一线,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她总是和记者一起深入火热的基层一线,听民声、访民情,只为把最真实、最鲜活的现场带到观众面前。她说:“只有深入一线,心里才能有观众;只有身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2022年9月,李想参与录制了3期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品牌栏目《我的美丽乡村》。连续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早上6点迎日出门,晚上9点踏月而归,她顶着将近40℃的高温,来到三清山脚下的八磜村,上山采茶、挖葛根、攀岩采石耳,感受当地传统风俗;在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万年裴梅镇,探寻“神秘的”两米稻;在婺源理坑村,沿着理源溪搜寻原始记忆,感受明清古村的魅力。行走在新时代的新农村,李想亲身感受着农业、农村、农民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也把上饶美丽乡村的“强富美”和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示在了全国观众面前。

参与省级活动讲解工作,承担市两会现场宣传工作,拍摄广丰区、广信区城市宣传片……工作越久,李想对主持人这个职业更理解,也更敬畏。“未来的道路我会继续带着这份敬畏之情讲好身边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用话筒传递老百姓的心声,努力去做一个为新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好发声人。”她坚定地说道。

好家风代代传——记“第二届上饶市文明家庭”陈风华家庭

“这样的儿子儿媳,难得啊!”在万年县陈营镇老屋村,陈风华、占国华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把孝顺父母、孝敬长辈作为一件心头大事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成为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2023年,陈风华家庭被评为“上饶市第二届文明家庭”。

1981年,陈风华7岁时,母亲被确诊脑瘤,手术后一直卧病在床,长达17年。这17年里,父亲陈龙光在外要忙着工作、打理田地,回到家里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年幼的陈风华兄妹,更要悉心照顾患病在床的妻子。

父亲陈龙光的行为,得到亲友和邻里的高度赞扬,也深深感染和影响着陈风华夫妻。陈龙光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不幸患上脑梗,病情逐渐严重,直至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陈风华跟妻子说,“父亲是个好人,为了这个家庭,他付出了很多,现在他自己身体不行了,我们一定要把他照顾好!”

父亲失能以后,每天早上,陈风华总是早早起床,为他穿好衣服、喂完早饭后,才出门去工作;中午和晚上,又及时赶回家里,给父亲喂饭、换衣物。妻子占国华每天买菜、烧饭之前,总要问问公公想吃什么,老人咀嚼能力不行,她就细心地把食物捣烂。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占国华都会提前提醒陈风华给父亲多加衣服。当公公有些头痛感冒时,占国华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在一旁端水递药,还把公公日常所需的药分次、按量,用小袋子装好,方便取用。工作之余,他们则常常陪伴在父亲身旁,给父亲读报、听音乐、逗他说话,推着他到旁边的公园里走走,让父亲尽情地安享温馨、舒适的晚年。这样的生活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只要用心,困难都能克服。”陈风华说。

陈风华夫妻俩的一举一动都被儿子陈立辰看在眼里。陈立辰大学毕业以后在万年县梓埠中心卫生院工作,他表示,要向父母学习,做一个明理诚信、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医务工作者,用耐心、用爱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