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章汉夫问答网
2024-05-23 10:00:37

陈云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提升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提供保障

吴树俭主持并部署工作。胡心田、蔡宜萍、徐宏、张继田、万江南、孔先锋出席。

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通报表扬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上饶实践先进典型。陈云等市领导向先进典型代表授牌。陈云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有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基层治理有力有效,法治建设纵深推进,政法铁军全面建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陈云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刻认识复杂形势,持续增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政治自觉,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

陈云强调,要牢牢把握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上饶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根本任务,常态化开展涉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打好主动仗。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始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治本之策,全力做好“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工作,加快完善“E呼即办”机制,深入推进“毗邻党建”模式,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把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用心服务经营主体,严格规范市场监管,全力护航市场经济。

陈云强调,要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坚持政治建警,坚定正确方向,不断提高全市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坚持改革强警,推动系统集成,构建快速反应、运转高效、适应实战需求的政法工作体系。坚持科技兴警,提升能力本领,不断塑造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的新动能新势能。坚持从严治警,保持队伍纯洁,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吴树俭指出,全市政法机关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牢记政法姓党、铸牢政治忠诚,把握方位形势、增强政治定力,提升履职动能、强化政治担当,着力提升政治“引领力”、风险“掌控力”、服务“保障力”、融合“发展力”、改革“驱动力”、队伍“战斗力”,努力在政治建设、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法改革、队伍建设上“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切实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上饶实践。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在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樟宅桥村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强化党建引领“主心骨”。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统揽能力,将基层党建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结合农村党员及村组干部积分制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进一步加大跟踪督导力度,村支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督查组,加大督查暗访力度,发现问题现场反馈交办,督促各组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实行每日一通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评比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建设和美乡村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制定了村庄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农户开发利用闲置地基、坑塘等资源,把庭院的“空白点”打造成群众的“增收点”。通过“村支部+种植大户+村民”模式,在外墩头流转土地70亩,种植大棚蔬菜,预计带动18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帮助他们年增收达1.8万元。鼓励农户个体种植经济作物油菜,村“两委”统一提供种子,并全程给予技术指导,收获时负责保底价收购。全村油菜产业种植面积达35亩,丰产后将带动42户村民年增收6200元。

  描绘美丽乡村“高颜值”。全面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差、治丑、治危、治污“六治”攻坚行动,全力做好“拆、整、清、管”四篇文章,对辖区内积存垃圾、杂草杂物、散落垃圾、废旧物品等,全面清理、集中清运,切实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拆除空心房612平方米、白改黑硬化村内道路约2000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20余吨等;对散养的鸡、鸭等家禽进行圈养,对拆后腾出土地加强利用,先后设立了家禽圈养场所3个,小果园4处,小花园2处。

  开创乡风文明“新局面”。以“乡风美”为载体,全覆盖实施“乡风文明红黑榜”;评选“五美庭院示范户”“五好文明示范户”,并对评选出的示范户进行表彰激励,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摒弃陈规陋习,沐浴和谐新风。加强“幸福食堂”建设,建立了农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巡访联系制度,成立了村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捐赠物资、清洁卫生,营造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农村文化发展,以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黄宗振 叶超)

“1+N”模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作业瘦身,让课后服务更有成效。为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率,我市提出“作业瘦身”计划,设置各学科弹性作业表,从作业布置的形式、内容、数量上做出了明确规定,由老师对当天作业进行公示,并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当天练习,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同时,课后服务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教授新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课后延时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决防止将课后延时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创新形式,让课后服务活力四射。全市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学习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兴趣班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部分市直学校本学期全面启用“点餐式”课后服务,积极引进了“青少年领导力、儿童财商、数学思维、经典诵读、创意美术、中国象棋”等优质课程资源,由学生自愿“看菜谱点菜”。

  “自从学校推出‘1+N’课后服务模式后,每天一到课后服务时间,学生们纷纷背起书包,奔向绘画室、足球场、多媒体讲学厅,开始享受多彩的社团生活。校园社团丰富起来了,学生活力迸发出来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市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优化、完善课后服务工作,实现课后服务从‘有人管’向‘有所获’高质量转变,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欢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民生工程。”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