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刘造时问答网
2024-05-19 02:34:55

引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鄱阳农商银行支持当地三农事业发展随笔

  蔡双珍 本报记者 陈建

  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发展,三农就是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鄱阳农商银行始终以支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全力扶助普惠金融客户需求,持续强供给、优服务、增质效。截至9月底,该行客户总数11.41万户,成为全省首家贷款客户数突破10万户的县级农商行,为支持当地三农事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强有力的农商银行力量。

  做优“三支一扶”

  以农为本强化金融供给

  鄱阳农商银行在经营发展定位上,把支农支小放在首位,始终把强化支农支小金融供给和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行经营目标制定、日常安排部署、员工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突出支农支小主营地位,尤其在金融支农供给上全力体现责任银行担当,扎实打好“农区保卫战”“城区争夺战”“外拓突击战”等金融服务攻坚战,聚焦科技支撑,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企业贷款92户、余额5.02亿元;涉农个人贷款49173户,余额68.42亿元。

  推进整村授信

  圆百姓融资创业梦想

  该行以开展“整村授信”为支农、支小抓手,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村、组、户,实地走访了解情况。运用住行制度,要求全行必须每周开展集中走访4次,除值班人员外,机关人员与各网点一同深入基层,帮助基层支行开展对接走访,切实落实挂包帮扶机制,同时任务考核到人,加大督导力度,实行日通报、周排名,力促信贷支农工作抓实抓好。截至9月底,该行发挥授信限额内客户“随用随贷”的特色方便灵活有效授信,本年度对辖内96个行政村开展了整村授信,覆盖面达30.28%,共授信客户15249户、授信17.02亿元,其中新增授信客户3897户、新增授信2.9亿元,为精准支持百姓创业、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信贷保障。   

  创新金融产品

  助力三农发展加速度

  支农金融服务,适农产品先行。三农客群不同于企业、个体户、公司白领,有特定的需求、特定的自身条件,该行坚持按三农客户所需来研发适配支农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该行现有线上及线下信贷产品32款,主打产品有“农户小额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诚商信贷通”“社保贷”“个人经营贷款”等5大类,已发放各类首贷户贷款6381户、余额6.26亿元。其中“百福惠农网贷”“百福惠农易贷”“农户小额贷款”“银担极速贷”等4款信贷产品是专门为辖内农户量身打造的涉农信贷产品。截至9月末,这4款涉农信贷产品发放贷款共计30798户,余额41.13亿元,助力百姓省心省力融资创业。

  凝聚“政银”合力

  打好便民惠企组合拳

  鄱阳农商银行通过与各乡镇和县财政、农业农村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沟通,全面掌握创业人员名册、基本情况,为其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定期开展送贷下乡活动;重点支持积极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企业、致富带头人等,做到“应贷尽贷”;抓住春耕、“三夏”、秋收秋种等季节与各乡镇对接,大力发放小额信用贷、“银担极速贷”“社保贷”等产品,做到对接到户,送贷上门。该行还在辖内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点350个,在营业网点布放便民智能机具,通过社保卡申领、补换、激活等业务,促进手机银行业务和借记卡等业务联动营销,并以网点为中心,呈“扇面式”开展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先后组织150余次金融知识宣传。鄱阳农商银行以更广、更深、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打造当地百姓身边的“村口银行”“身边银行”“指尖银行”。

“四下基层”解民忧 推动实干促实效

理论进校。选派40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院长带头进校园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开展送法上街道、进社区、进学校,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普法教育为基础的“法润童心”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省一类项目,切实推动了平安校园建设。

法官联村。安排干警挂点279个村居(含区外),协同网格员、调解员及群众代表多元化解当地民事争议,用现场办公提升工作质效。去年,摸排矛盾纠纷399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53件;深入挂点村开展巡回审判10次,进行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818次,联村法官走访群众182次。

问需于企。积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主动回应企业司法需求,承办法官多次前往涉案企业进行实地调解,切实从企业可持续经营角度考虑,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式”司法服务,判决案件实现零上诉、零信访。去年涉企案件共结案3277件,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占比54%。(黄宗振)

上饶:多举措强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本报记者 郑欢

  “我老伴去世以后,子女跟我约定:每人每年支付1000元赡养费。可是,老大和老三既不常来看我,也不按约定给付赡养费。你们可以帮帮我吗?”日前,现年80岁的广丰区排山镇下余村村民余某向村里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相关人员咨询有关法律援助事宜。广丰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详情后,上门为老人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指派律师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如今,余某的子女正按期履行赡养义务。

  余某的“老有所养”得以实现,得益于我市全面打造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法律援助服务做到“到身边”“顺民意”。当前,便利、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正延伸至全市每个角落,更多困难群众就近就能获得法律援助。

 

  建“站”设“室”  让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

  “谢谢你们这么尽心尽力地帮我们。”不久前,广信区枫岭头镇长塘村村民徐某某的丈夫,将一面绣有“无私援助百姓,捍卫法律尊严”的锦旗送到广信区法律援助中心,向该中心表示感谢。

  事情还得从2021年7月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说起。当月31日上午10时许,徐某某搭乘丈夫的二轮电动车,正常骑行至广信区武夷山北大道时,被巫某某驾驶的小汽车碰撞倒地。经诊断,徐某某右桡骨小头骨折、右手第2近节指骨骨折、右手拇指远节指骨撕脱性骨折等。住院治疗78天,花费相关医疗费用44000余元,而肇事方只垫付了3000元医疗费,这让徐某某一家一筹莫展。2021年12月,在村居法律援助联络员的帮助下,徐某某的丈夫向广信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相关法律援助申请材料。该中心详细了解了徐某某的情况:农村低保户、精神贰级残疾人,是应被援助的重点对象。于是,立即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张美华承办此案。接受指派后,张美华第一时间约见徐某某的家属了解案情,并多次奔波于人民法院、保险公司等单位查找依据、核算赔偿标准、计算赔偿数额,帮助立案。最终,经过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由保险公司及巫某某赔偿徐某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69189元。拿到款项时,徐某某的丈夫激动不已:“真没想到,家门口还有免费的代理律师帮我们维权,太谢谢法律援助中心了。”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类似这样的法律援助工作每天都在我们的站点发生。”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负责人徐新华介绍,为了让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困难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就近获取优质法律服务,近年来,他们大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并将法律援助服务阵地延伸至农村一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援助。据悉,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成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9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700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推进结对帮建  更好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

  “以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的建设同时,为了满足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我们还推动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各站点对接,破解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足难题。”采访中,徐新华介绍,他们在全市12个县(市、区)中探索建立了“站所对接”帮建机制:各县(市、区)推动本地优秀律师事务所与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人才资源共享、工作优势互补、专项活动共创”的帮建关系。每家律所指派数名律师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通过面对面、视频等方式解答群众相关法律咨询问题,倾听群众诉求,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律所每年组织律师到结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普法讲座、法治宣传、“法律明白人”培养授课等活动;积极参与化解乡、村两级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迄今为止,12个县(市、区)已建立法律顾问团,211个乡镇、2239个村(居)委会配备法律顾问。

  徐新华表示,在结对帮建过程中,他们还组织全市264名优秀党员律师,成立了21支上饶律师“志敏先锋”公益法律服务队,深入全市各村(居)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主动当好乡村邻里解答法律疑问当好咨询员、化解邻里纠纷当好调解员、开展法治讲座当好宣传员、农村“法律明白人”业务培训员,切实让困难群众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有什么法律问题不用跑城里,村里就能获得专业地法律帮助。”走访中,不少困难群众表示,帮建机制下,他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面对面”的法律援助服务。    

  开辟绿色通道  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法律援助工作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使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困难群众可以平等享有获得法律服务的机会,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徐新华表示,看似普通的法律问题,却都是群众心里“天大的事”,让困难群众平等获得法律保护,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当前,他们还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

  “我们充分利用实体、热线、网络这三大平台。组建了上饶市12348法律服务热线律师团队,由专业律师接听热线,实行365天工作制。同时,积极推广运用远程视频法律服务,为办事群众随时获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徐新华说,同时,他们还开辟了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22日,全市共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141666件,其中实体平台123528件,热线平台18022件,网络平台116件,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981件。“下一步,我们将以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的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公信力。采取培训上岗、定期培训等方式,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务。”徐新华表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