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何光宗问答网
2024-05-14 13:55:20

英将乡:“五抓”实现基层治理“五新”

  抓学习教育引领治理新风尚。该乡充分利用“红土地讲习班”宣讲平台,创新“三讲三教”大教育行动,即党委书记党课讲、班子成员进村讲、支部书记入组讲。按照“一抓党支部、二扬村文化,三治大横村”的思路,将大横村打造成集生态文明展示、红色基因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红色名村。创新“党建+水源保护”机制,聘请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党员为大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义务监督员,坚持常态化巡湖,沿途宣讲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方针,助力水源地保护。

  抓调查研究拓宽治理新思路。该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摸实情、找问题、想对策,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该乡不断完善落实驻村干部制度和结对帮扶机制,安排全体机关干部定期走村进组入户,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要求乡党政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内容和驻村工作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调研课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抓工作对接优化治理新格局。该乡按照上级部门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将考核内容量化到岗、细化到人、具体到事,全年抓好贯彻落实,年底对短板漏项复盘总结。为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该乡经常性邀请上级部门进行具体业务指导,帮助查摆不足,促进及时整改。同时,及时了解英将乡各项工作在全县的推进情况,督促党政各条战线工作全面过硬、全面开花,在全乡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自觉。

  抓走访化解探索治理新路径。密切干群血肉联系,开展干部包村联户活动,65名乡村干部对全乡3185户进行了分片包干。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切实发挥乡村两级矛盾调解中心、民间讲理会、法律明白人作用,有效借助农村“五老”积极影响,积极调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宅基地等纠纷。经常性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并结合该乡实际对《上饶市大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上饶市农村建房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进行普及宣传。

  抓任务落实提升治理新效能。该乡坚持问题导向,乡党委书记带领班子定期到村解决实际问题。对标上级工作任务,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提升乡党委、政府特色亮点工作成效。持续开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履职行为负面清单,深化“监督一点通”试点工作,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陈万民 邵其飘)

上饶市启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活动

本报讯 记者戚虹鸿报道:2月4日,为营造安定、和谐、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活动在信州区万力时代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启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丽华出席。

活动现场,翰墨飘香、人头攒动,非遗文化汇演区、新春送福区、文明集市、全家福拍摄区、传统文化展示区、手工制作区、移风易俗宣传区等7个活动区一派欢乐祥和。

此次活动以“龙腾赣鄱·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由上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和信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旨在更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投身文明实践,努力营造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

据了解,2月2日至3月10日,全市3000余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开展“赏年俗 寻年味”“防风险 护平安”“暖民心 解民忧”“树新风 育文明”等四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预计3000余场。

龙头山: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祝长月 蔡霞  戴越 文 /图

  龙头山乡是坐落在德兴市东南部、与三清山一山之隔的美丽乡村。近日,记者在龙头山采访发现,该乡乡、村两级甚至村民,始终坚守文化阵地,做文化的挖掘者、守望者、开发者,以文化赋能乡村,有效地促进了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民居文化独具特色

  在龙头山乡陈坊村上源头,隐藏着一个家家户户都用鹅卵石构建房屋的“石头部落”,如今成了德兴市乡村旅游的“名角”。“这个‘十一’黄金周,在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最多一天就接待了两三千名游客。”江西中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石头部落景区负责人曹熙斌说。

  进入这个独特的石头村,映入眼帘的便是用鹅卵石搭建的房屋、墙面、小道、田埂等,一派幽静神秘的景象。这种鹅卵石民居营造技艺自唐时发端,宋时发展,明清时期定型,山地文化特征明显。目前,当地村落原有格局及形态保存较为完好,今留存的鹅卵石民居多为上个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建造。

  副乡长王琴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这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石头部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江西中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空置已久的整个村庄的石头房进行重新打造,在原本鹅卵石的框架基础上,改造成乡野情趣与现代风完美结合的民宿群——隐舍民宿,规划建设了石寨、水寨、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博物馆、生态农场等。游客在体验“原始部落”生活居住习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建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魅力。

  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龙头山乡暖水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方志敏同志与粟裕将军共同浴血奋战过的地方;诞生了德兴市第一位中共党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弋横暴动领导人之一祝炎;坐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2021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第一批红色名村……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暖水村探索出了“党建+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听、看、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线路。“我们将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程家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廉洁文化教育点串成线,打造了一条红廉文化主题教育路线,广受欢迎。”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俞秋香说。

  俞秋香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主题教育路线已接待各地党员干部参观3000余人次、游客数万人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以红色旅游带动周边民宿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把红色名村打造成了乡村振兴样板。

  村史文化源远流长

  龙头山乡政府所在地暖水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许多传说停留在了老一辈人口中和族谱里。为了保存这些可贵的村文化遗产,有一群人自发挖掘、整理本村历史文化,比如曾经担任暖水村主任、现任龙头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的祝春华,收集了许多暖水村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写在了村里的文化墙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以一人之力,挖掘、整理,并专门修建馆舍,将一个传承千年之久的本村祝氏文化呈现出来,则是暖水村村民祝建德的乐事。

  祝氏是暖水当地的大姓。2016年6月,祝建德开始收集、整理暖水祝氏的起源、发展、名人轶事等。查家谱,查《德兴县志》,到德兴档案馆、德兴党史馆查找资料,自费到玉山、黄山休宁等地查看当地县志……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写下一个个祝氏先人故事。

  祝建德整理发现,暖水祝氏自南唐迁徙而来,迄宋代,暖水一地繁华鼎盛,形成了“城内千户,城外八百户”的壮观盛景。继而,暖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士达官,如宋元时期不为忽必烈所诱的祝泌,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与暖水的关系以及朱熹在暖水的故事,明代太仆寺少卿祝梦献,一字千金的大书法家祝世禄……在《暖川(今暖水)祝氏族谱》保存完好的暖水城图中,偏安一隅的暖水城曾经拥有大量的官邸豪宅,如太守第、参军第、解元第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好多故事嘞,我们的村史和族谱研究不完。”祝建德感慨地说道。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