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何光宗问答网
2024-05-26 15:07:02

下镇镇“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渐成规模

  玉山讯 充满凉意的深秋,正是毛豆收获的季节。10月25日,笔者走进玉山县下镇镇加湖村毛豆种植基地,绿油油的叶子下面,藏着饱满的豆荚子,挤挤挨挨地惹人喜爱。百余名工人和镇村党员们分散在连片的田间,手脚并用地抢收着毛豆,采收、分拣、打包、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加湖村村民黄大姐,现在已经62岁,子女都在外务工,她在家中照顾孙子,从基地开始采收以来,空闲的时间她都会来基地做小工。“在基地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既能顾家,也可以赚到钱。”黄大姐开心地说。

  “加湖村毛豆基地共有1000余亩,每亩产量有1500斤左右,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和江苏等地。”加湖村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加湖村通过“党支部+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吸引加湖村及周边400余村民在基地里务工,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提高了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毛豆种植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生长期短,投资少,比种植大田玉米效益高,其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下镇镇除了加湖村的毛豆基地,还有赛头社区的红美人、双元村的马家柚、白桥的水蜜桃等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村一品牌,村村有特色”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下镇镇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 “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辖区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服农、赋农、富农”整体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毛豆、马家柚、小番茄等农作物产业,积极推广“党支部+农户+企业”“农作物轮作”等模式,一名名共产党员争当先锋助力产业发展,一个个基层堡垒引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以“党建红”引领“乡村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虞梁鸿)

完善保障体系 守护“生命之源”

  11月下旬以来,市血液中心A型、O型血液库存紧张,为保证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市血液中心把献血车开进广信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55名医护人员认真完成了信息登记、体检、化验等流程,最后踏上献血车,成功献血16500毫升,确保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确保了科学用血、可持续用血。

  近年来,全市采供血事业发展和血液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建机制、强基础,补短板、促均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创新突破锚定发展目标、调查研究解决难点堵点、突出重点务求工作实效,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这为我们做好无偿献血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上饶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何敏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完善采供血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全市采供血的服务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安全供应水平,积极同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沟通,优先保障急抢救用血,严格把控临床用血指征,全力保障我市临床用血安全、科学、有序供应,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全力以赴守护‘生命之源’。”

上饶:人居环境大整治 乡村振兴“高颜值”

  本报记者 郑欢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从组织、规划、政策等各方面高位谋划,因地制宜、扎实有序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村庄规划管理、村庄长效管护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打造了1000个“六好”秀美乡村,培育了334个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全市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庄环境品质持续提升。

 

  怎么整治?

  因地制宜,难点变成亮点

  “我们村地处城郊,有些村民喜欢到城区捡拾废品,饮料瓶、纸壳和旧电视机、旧电风扇等杂物乱堆放在露天的空地上,还有的村民将家禽散养,让村子看起来又脏又乱。”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塔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徐智介绍,这些现状曾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头疼不已。去年,为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经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多次讨论,找到了适合该村村情的整治办法:整合资金,利用好保洁员等现有资源,根据各个难点靶向发力。

  徐智说,比如,面对废品乱堆放难题,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向村民讲解乱堆放废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对他人出行带来的不便之处等,并因户施策,引导农户利用自家空闲庭院资源,分类分拣,规整废品摆放,及时转运。此外,为解决家禽散养的难题,他们收集群众意见,为家禽养殖户统一发放了家禽圈养护网,推行家禽圈养新模式。此外,他们还对村里的沟渠、旱厕、黑臭水体进行了提升改造治理,并组织村干部每天进行巡查管理。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塔水村,只见这里处处皆景、步步入画。“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现在家家户户的宅前屋后都干净整洁,孩子们周末、节假日也更愿意回农村住了。”村民夏子忠说。

  据市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市、县两级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市(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和乡村振兴考核、“大美上饶”考核重要内容。

  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还先后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上饶市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上饶市秀美乡村建设年度工作方案》《上饶市“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各县(市、区)也相应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搭建好“四梁八柱”,提供政策遵循和目标指引。另外,全市各乡镇都成立规划管理所,并配备专职人员,按照遵循客观规律、突出乡村特色、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开展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布局村庄。针对垃圾乱倒现象,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好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全市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运营,实现垃圾焚烧处理县县全覆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分类推进污水治理。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80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038.87公里,总设计处理规模达到67602吨/日,总受益人口47万8497人。

  另据了解,我市已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推进2万多个村庄的整治建设,打造了1000个“六好”秀美乡村,培育3A以上乡村旅游点334个。全市累计创建美丽宜居先行县5个、全域美丽宜居乡镇80个、美丽宜居村庄927个。

  怎样保持?

  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建管并重

  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来之不易,如何维持农村“长治久美”?日前,记者走进信州区朝阳镇溪边村矮山自然村寻找答案。

  步入该村,整齐划一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三两孩子在健身活动广场上踢足球,物管员正利用电动吸尘扫地机打扫路面……整个小村庄呈现一派娴静舒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这村子的环境真好”。“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为使村庄一直保持环境好、村庄美,我们实施了物业化管理制度。”溪边村党支部书记黄行水说,他们通过多方聚力解决了管理资金问题,然后由村民代表大会或委托物业化管理理事会从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本村村民中择优选择物业化管理人员,负责本村物业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公共服务设施维护、保绿、保洁、治安巡逻等工作内容均被纳入管理范围,并形成符合实际、农民支持、长期有效的长效管护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市推行了农民决策机制,怎么整治、怎么管,都充分尊重农民意见,由农民说了算,形成了农民事前知情、事中参与、事后受益和‘村民管村民、村民管村事’的阳光操作机制。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村情的长效管护模式,像矮山自然村这样的农村物业化管理,信州区正在开展试点,此后还将覆盖更多村庄。”市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动态维护机制,持续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着力打造具有赣东北民居特色的“富春山居图”。同时,优化完善“五定包干”(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村庄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广运用“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坚持把“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机制、强化举措,用好人居环境评估和年度考核“指挥棒”,推动农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并不断增强农民环保卫生健康意识,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