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范长江问答网
2024-05-24 03:08:31

婺源:农民画进校园 播撒文艺种子

  今年以来,为播撒文艺种子,深化素质教育,婺源县紫阳一小组建首批农民画特色班小学员20人,婺源县民协农民画创作乡土名家应邀开展专题授课。同时,为讲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精彩故事,讴歌幸福美好生活,婺源县民协组织农民画创作小组精心绘制完成10米长卷农民画《飞跃石门》,成了“农民画进校园”巡展的点睛之笔。一幅幅风格奇特、观点鲜明、健康向上的农民画作品,勾勒婺源好风光、描绘婺源好生活、展现婺源精气神,受到了学校师生一致好评。

  “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播撒文艺种子、培育文艺新秀,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立德树人。”婺源县紫阳一小党总支书记汪海蛟表示,在开展“农民画进校园”公益作品展的同时,学校成立农民画特色班,进一步拓宽学校素质教育新路径。今年12月,在江西省林业局举办的2023年“百湿千校万人”湿地自然教育系列活动中,紫阳一小多位学生的参赛作品获奖。

城管集中清掏雨水井 畅通饶城地下排水

  本报记者 郑欢

  近期春雨绵绵,飘落的树叶、泥沙会随着雨水进入雨水管道,阻塞雨水井现象时有发生,对城区正常排水造成了影响。为畅通地下排水,近期,市城管局(市城管服务中心)对饶城主次干道和里弄小巷的雨水井集中开展检查和清掏清理工作。

  为确保清掏工作顺利进行,排水工人们逐个摸排辖区内雨水井、窨井口,确认是否存在泥沙淤堵、落叶堵塞等“病症”。倘若发现有“小病小症”,则手持钳子、镊子等工具,进行开盖清淤,做到随查随清、随清随运。在清掏现场,工作人员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多人一组相互协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作业,所有清掏的淤泥、杂物及时清运清理。在做好清掏工作的同时,增加道路易积水点及重点道路周边雨水井的机械疏通频次,使用高压疏通车抽吸井内杂物、落叶、淤泥等垃圾杂物,并对老旧或破损的雨水井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对重点积水路段的雨水井开盖助排,利用高压疏通车实施道路积水强排,并在城区重点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人员值守提醒过往车辆行人,确保积水区域交通出行安全。

  2月1日至今,市城管局(市城管服务中心)已完成对城区140余处雨水井的检查清理,维修雨水箅检查井80余座、更换260余座、清掏1200余座,疏通下水道585米,清掏淤泥120车,基本实现雨水井内无杂物、无垃圾、无淤泥,切实保障春季汛期来临时,雨水井排水畅通,对城区防汛将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上饶城管在此呼吁广大居民,增强公共意识,爱护市政设施,珍惜排水工人的劳动成果,切勿向雨水井中倾倒生活垃圾、油污等杂物。

里洋绵芋乘“网”飞出山旮旯

  绵芋是广丰区特色农产品,里洋村是主产区。全村种植面积逾600亩,产量近120万斤。绵芋丰产,如何拓宽销路至关重要。70余岁的郑诗满对此他深有感触。今年他种了近三亩地的芋头,有4500余斤的产量。可里洋村地处偏僻,家里缺劳力的他,跑不了“远方的市场”,等人上门收购,可价格又不理想。怎么把农产品变现,他犯上了愁。

  里洋村将破解绵芋销售难作为“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的重点事项,致力解决好群众的“心头难”。该村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农户具体种植产量及销售渠道等情况,按照产量规模、个人销售能力等信息,建立“帮销帮卖”的重点群体名单;一方面,依托部分种植大户市场行情熟、人脉资源广的优势,积极对接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农产品专卖店,致力拓宽销售渠道。

  “80后”的付亮亮,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早就尝过电商流量的“甜头”。2022年,他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不仅把自己的4万斤绵芋销售一空,而且还帮助其他村民销售了2万来斤。今年,面对部分群众销售难问题,他探索“家庭农场+农户+互联网”的产业模式,与村里的农户签订了43亩绵芋收购协议,邀请直播能手,在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鼓励引导村里的年轻党员干部加入直播队伍,助农增收。

  “多亏了村里的这帮年轻人,把我们的难事解决了。”了解到郑诗满的情况后,付亮亮与其签订了定向收购协议,4500余斤的绵芋已销售一空。截至目前,里洋村已经销售绵芋50多万斤,其中直播销售超4万余斤。

  (杨志滨 徐卫清)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