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吕文达问答网
2024-05-20 20:04:19

天气炎热 防暑药品需求旺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随着酷暑天气的到来,饶城防暑降温药品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呈直线上升态势。

  7月12日,记者在饶城一家爱心大药房发现,防暑降温药品被集中放在药店大门旁的货架上,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传统防暑药品成了俏销货。“传统的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品深受市民的青睐。一批新推出的金银花露、菊花露等防暑饮料也成为抢手货。特别是一些老人爱给孩子准备一些好喝又清凉的防暑饮料,防止中暑。”导购员介绍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仅一刻钟的时间就有5位顾客前来购买防暑药。其中一位一口气买了6盒藿香正气水,她表示天气热,有备无患。

  在饶城步行街附近的一家连锁大药房,进门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两个货柜,上面写着“清凉防暑药品”字样。导购员说,目前防暑药品主要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风油精、十滴水等,销量都不错。有的企业还大批量购买防暑药品,预防员工中暑。此外,有的药店还专门煎了免费的防暑清凉饮料,放在门口供过往市民随意饮用,大受市民欢迎。

  记者在电商平台输入“防暑药”搜索,销量前列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有的商家力推夏季防暑降温套装,包括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等。此外,有线上药店为吸引顾客团购藿香正气合剂,打出“满500盒返500元”的团购优惠,客服表示,个人账户购买订单满60盒就可以享受企业政策,买得越多优惠越多。

  如何预防中暑?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沈家坤介绍说,预防中暑除了补充水分、盐分及矿物质,避开高温直接作业,注意饮食及休息之外,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沈家坤表示,近期外出,可考虑随身携带药物,常见携带的防暑药物包括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将“课堂”搬到“前沿”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本报讯 记者陈静报道:今年以来,上饶市委党校组织春季学期主体班学员先后深入广信区湖村乡茶园村和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等地,让学员贴身现代化城市的最前沿、躬身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体验了一堂堂“新时代中国两前沿”的“沉浸式”现场教学课,亲身感受新时代、切身体会新发展。

“脚下有泥”方能“心系乡村”。农村是贴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学员们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面对面夜谈”“调研集体经济”“集体劳作”等,听清了乡愁音,品到了百姓食,看懂了村业态,明白了农民意,心更贴近群众,情也更系乡村。第37期中青班班主任刘志高说:“学员们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中,把党的政策宣传好,把民情了解好,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提升学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眼前有光”方有“守正创新”。在全球20座科创中心城市中,上海跻身科学家“理想之城”前五。在上海交通大学,老师教授的知识,从上海的“双招双引”到“量子力学的应用”,从“房地产经济转型”到“推动新质生产力”,一份份从未详知过的科学理论,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创新的光”。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从“碳纤维”到“大飞机发动机”,从“电动汽车”到“低空飞行器”,一件件从未目睹过的真实科技产品,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科技的光”。全体学员认为,上饶市当前处于全面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作路径的冲刺阶段,在推动上饶市在对接长三角中对接新质生产力、在融入长三角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过程中,每位学员既是亲身经历者,更是躬身践行者,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干事业,必须在时不我待中干成事业。

“实际导向”方得“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坚守党校初心的精神底色,也是毛泽东同志为党校亲笔写下的校训。面对新时代新特色新要求,上饶市委党校以党校教育改革与学员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出发点,大胆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最前沿的位置”中感受“最前沿的现情”,在“最前沿的课堂”中吸收“最前沿的知识”,既有效推动了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衔接,又实现了理论收获与实践检验的转化,为学员在“实事求是”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坚定决心。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龙灯耀龙年 欢乐庆元宵

“火龙”穿行在山道上。

敲锣打鼓抬着龙头穿村而行。

游客举着“小龙”在祠堂留影。

村民扛起板龙灯前往“起灯”。

村民专心致志地制作“龙身”。

一条巨大的板龙灯在池塘边盘旋。

占淑英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德兴市新岗山镇占才村龙灯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正月舞龙灯是该村历年的习俗。2月17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在欢乐的锣鼓声中,一条长达280米,由120张板凳组成的板凳龙灯精彩亮相。龙灯队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他们平日在地里务农、在工厂做工,每到传统佳节,一条长龙把村里人的快乐紧紧联系在一起。龙灯舞到谁家门口,谁就放鞭炮迎接龙灯,以求新的一年家人身体健康,生活红红火火。这种民俗文化已自然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占才的“板龙灯”俗称“桥板灯”,也叫“孝龙灯”,一般是由头灯、子灯和尾灯三部分组成。它用竹子、彩纸扎成高大的龙头、虎尾,以各板花篮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组成龙身。龙头高约3米,制作非常精巧,龙额当中有个醒目的“王”字,龙口含珠,长长的龙角上披挂着大幅红布,威武壮观。尾灯一般是老虎造型的灯,长约4米,高约2米,内燃数支蜡烛,因为惯性的原因,所以须由力气大的人在后面压轴。龙灯会会长王新发介绍,舞龙艺术本身就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所以更像是劳动者的艺术,往往舞龙场上的强者都会成为生产劳动中的佼佼者。

“舞龙时要记住,要让整个龙虎虎生风,这样才有龙的气质,舞龙的人有了精气神,龙才会栩栩如生。”头天上午排练时,王新发细心指点着刚加入的新队员。随着龙身的上下翻动,龙头盘转,上下翻飞跳跃,明快的节奏让训练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努力跟上步点、让龙的身体尽量舒展,不要蜷成一团!”没有锣鼓的伴奏,节奏全靠嗓子来喊,身体也必须随着龙身的起伏闪转腾挪,这对表演者的灵巧度和协调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王新发说,不少才参加训练的队员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舞龙者的技巧、耐力、节奏感全是在这枯燥的训练中一再经过反复锤炼,才能取得进步。

“一二三,起灯!”在领队的一声令下,队员们齐心合力抬起龙灯,周围群众欢呼喝彩,锣鼓鞭炮响彻云霄。迎灯的队伍首先沿村而行,再到村中的“莲花塘”绕行三圈,以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板龙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灯场面是“打旋”,也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板龙灯有十几斤重,可上百多板连在一起,在宽阔的街道、大桥、河滩上蜿蜒缠绕,盘旋腾舞,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乐不可支,把迎灯活动推向了高潮,尽管舞龙灯的小伙子们个个汗流浃背,但大家都喜笑颜开。

占才板龙灯,不仅舞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增添了山村浓浓的喜庆气氛,而且舞龙灯让勤劳、纯朴的乡人更加团结,村风也更加和谐。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