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孙应吉问答网
2024-05-20 01:31:14

纪念上饶民盟组织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 辜清出席

  刘斌说,70年来,上饶民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饶民盟思想共识更加牢固,履职成效更加明显,社会服务更加多样,组织建设更加有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盟江西省委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刘斌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全市上下正在热学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希望上饶民盟在内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和要求持续发力、献计献策,在强化思想引领上凝聚同心新力量,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彰显民盟新作为,在推动自身建设上书写时代新篇章,以高水平统战事业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纪念大会结束后,上饶民盟艺术家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汇演,表达了全市盟员对上饶民盟组织的热爱和共庆上饶民盟70华诞的喜悦之情,以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坚定信念。

生态农场有“钱”景

广丰讯 时下,正是桃红梨白时。走进广丰区少阳乡交溪村的“原味农场”,迎面而来的是数亩或深红、或浅红的桃花。放眼望去,30多亩的农场,沟渠相连,溪水潺潺,一块块田地规划齐整,种满了桃树、梨树、柚子树。树下,鸡鸭鹅等家禽悠然“散步”。“花了近10年心血,现在终于有个小模样。”“70”后的项冬英是农场的负责人,说起农场的发展,就关不住话匣子。

项冬英是交溪村有名的“能人”,曾在广州闯荡20多年,从一个打工妹起步,先后创办了装修公司、酒店等实体,高峰时,企业员工有600余人。2013年,由于身体原因,她和丈夫谢玉狮毅然放弃广州的事业,返乡疗养。

“一开始,我们也没打算经营农场。”项冬英回忆说,刚回来时,周边都是荒芜地。闲不住的她,就把房屋前前后后拾掇拾掇。由于具有丰富的装饰经验,经她修饰后的家庭院落不仅焕然一新,还富有浓郁的田园风味,成为小有名气的“打卡地”。于是,身边的朋友纷纷“怂恿”她不如利用自己的聪明才干,开办家庭农场。

思虑再三,2014年,项冬英和谢玉狮夫妇办起了家庭农场。都说隔行如隔山,项冬英也尝尽了转行的“酸甜苦辣”。“我们交了很多‘学费’。”项冬英自嘲说,因为之前不懂农业,“折腾”了不少事。就拿果苗来说,不仅引进的果苗水土不服,一度还买到了假苗木,耗费许多心血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哭过、也伤心过,就是没有想过放弃。”尽管创业艰难,但不服输的项冬英咬牙挺下去。不懂技术,就拜老农人为师;为了选优苗木,她天南海北去考察、去比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夫妻俩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家庭农场变成了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美丽田园。“我们种植了50多种水果,一年四季有花赏,有果卖,而且是纯生态。”看着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项冬英颇为自豪。她介绍说,农场的优质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连周边的农户也纷纷前来取经。而她夫妻俩不仅提供种苗,还无偿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把农场经营得有模有样后,项冬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农场带动群众增收。“把游客引来,大伙的土特产就好销了。”思前想后,项冬英尝试以花为令、以果为号,举办“桃花宴”“杀猪宴”“百果宴”等活动。为了吸引人气,她还自学直播技巧,通过直播向观众展示农场的美丽风光。上周他们举办了一次“桃花宴”,来了400多人,也带动了腊肉、蜂蜜、鸡蛋等土特产的销售。如今,农场年发放村民劳务工资20多万元,年带动周边村民销售农产品数十万元。

(周毅成)


葡萄架下绘“丰”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25日一大早,赵小珍便将刚刚从果园采摘下的葡萄送到市区的客户手中。“我们的葡萄采摘期有两个多月,连日来订购的人很多,送货都来不及。”赵小珍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告诉记者,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赵小珍与丈夫周志勇在广信区湖村乡石嘴村种植着一片葡萄园,今年葡萄大丰收,让他们喜笑颜开。

  走进葡萄园,只见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沉甸甸、圆鼓鼓的翠绿色的葡萄缀满枝头,传递着热烈的“丰收信号”。

  “搞农业种植,有艰辛有汗水也有喜悦。”现年51岁的周志勇感慨万分。2016年,周志勇到澳大利亚出差,在展会上看到了“阳光玫瑰”葡萄,品尝之后觉得口感特别好。回来后,得知成都有种这个品种葡萄,便萌生了返乡种植葡萄的想法。说干就干,联系好对方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参观学习。2017年上半年,夫妻俩投资460万元,在湖村乡的石嘴村与库前村流转了216亩土地,建大棚种“阳光玫瑰”葡萄。第一年种植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第一批苗木根系不发达。2018年,周志勇进行了补苗重栽,并从成都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疏果、整形。那一年,部分存活下来的苗木开始挂果,产量2万多斤。“当时上饶市场没有这个品种的葡萄,物以稀为贵,论串卖的,最高的可以卖到80多元一串。当年销售额便达到了60多万元,价格高、市场好更坚定了我继续种植葡萄的信心。”周志勇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便全身心地当上了“新农人”。

  2020年,葡萄开始大面积挂果,年产量达到了15万斤。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但年销售额仍达到了300多万元,这让夫妻俩看到了“钱”景。“今年的产量预计达到30余万斤,按市场价计算,销售额可以达到400万元以上,除了本地采摘以外,主要销往国内一些大型商超以及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市场。”周志勇乐呵呵地说。

  葡萄园在给周志勇夫妻带来“甜蜜”生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库前村、石嘴村32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71岁的库前村人赵有荣在果园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可以增收4万余元。“我在这里做事,既可以照顾到家中92岁的老父亲,又可以挣得一笔收入,还能锻炼身体,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下一步,我想把大棚改良,种出品质更为优良的葡萄,让上饶人吃上更美味的葡萄,同时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望着眼前的好“丰”景,周志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