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章汉夫问答网
2024-05-14 11:35:54

广信迅速清理山体塌方保畅通

本报讯 刘畅 记者周梦沁报道:受连日持续强降雨影响,2月23日11时许,位于广信区境内的济宁线K1224+550(石人乡至郑坊镇楼村)路段发生山体塌方,石块、泥土堆积在道路中央,交通严重受阻,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突发险情,广信公路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和设备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作业。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快速在塌方路段两端摆好警示标识和安全锥,拉上警戒带,进行安全警示,并协同交警部门对该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确保道路安全。同时,抢险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开展清理落石塌方作业。

经过3小时连续奋战,该塌方路段已于当天14时恢复半幅通行。抢险人员继续对剩余塌方进行清理,终于在18点30分全部完成。

下一步,广信公路中心将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大公路巡查力度,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多措并举保公路安全畅通。

龙头山: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祝长月 蔡霞  戴越 文 /图

  龙头山乡是坐落在德兴市东南部、与三清山一山之隔的美丽乡村。近日,记者在龙头山采访发现,该乡乡、村两级甚至村民,始终坚守文化阵地,做文化的挖掘者、守望者、开发者,以文化赋能乡村,有效地促进了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民居文化独具特色

  在龙头山乡陈坊村上源头,隐藏着一个家家户户都用鹅卵石构建房屋的“石头部落”,如今成了德兴市乡村旅游的“名角”。“这个‘十一’黄金周,在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最多一天就接待了两三千名游客。”江西中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石头部落景区负责人曹熙斌说。

  进入这个独特的石头村,映入眼帘的便是用鹅卵石搭建的房屋、墙面、小道、田埂等,一派幽静神秘的景象。这种鹅卵石民居营造技艺自唐时发端,宋时发展,明清时期定型,山地文化特征明显。目前,当地村落原有格局及形态保存较为完好,今留存的鹅卵石民居多为上个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建造。

  副乡长王琴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这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石头部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江西中景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空置已久的整个村庄的石头房进行重新打造,在原本鹅卵石的框架基础上,改造成乡野情趣与现代风完美结合的民宿群——隐舍民宿,规划建设了石寨、水寨、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博物馆、生态农场等。游客在体验“原始部落”生活居住习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建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魅力。

  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龙头山乡暖水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方志敏同志与粟裕将军共同浴血奋战过的地方;诞生了德兴市第一位中共党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弋横暴动领导人之一祝炎;坐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2021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第一批红色名村……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暖水村探索出了“党建+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听、看、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线路。“我们将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程家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廉洁文化教育点串成线,打造了一条红廉文化主题教育路线,广受欢迎。”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俞秋香说。

  俞秋香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主题教育路线已接待各地党员干部参观3000余人次、游客数万人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以红色旅游带动周边民宿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把红色名村打造成了乡村振兴样板。

  村史文化源远流长

  龙头山乡政府所在地暖水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许多传说停留在了老一辈人口中和族谱里。为了保存这些可贵的村文化遗产,有一群人自发挖掘、整理本村历史文化,比如曾经担任暖水村主任、现任龙头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的祝春华,收集了许多暖水村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写在了村里的文化墙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以一人之力,挖掘、整理,并专门修建馆舍,将一个传承千年之久的本村祝氏文化呈现出来,则是暖水村村民祝建德的乐事。

  祝氏是暖水当地的大姓。2016年6月,祝建德开始收集、整理暖水祝氏的起源、发展、名人轶事等。查家谱,查《德兴县志》,到德兴档案馆、德兴党史馆查找资料,自费到玉山、黄山休宁等地查看当地县志……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写下一个个祝氏先人故事。

  祝建德整理发现,暖水祝氏自南唐迁徙而来,迄宋代,暖水一地繁华鼎盛,形成了“城内千户,城外八百户”的壮观盛景。继而,暖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士达官,如宋元时期不为忽必烈所诱的祝泌,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与暖水的关系以及朱熹在暖水的故事,明代太仆寺少卿祝梦献,一字千金的大书法家祝世禄……在《暖川(今暖水)祝氏族谱》保存完好的暖水城图中,偏安一隅的暖水城曾经拥有大量的官邸豪宅,如太守第、参军第、解元第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好多故事嘞,我们的村史和族谱研究不完。”祝建德感慨地说道。

 

社区“小平台” 服务“大民生”

“家门口破损的井盖修补好,方便了大家出行,也避免了危险。”“感谢社区帮忙解决了这件事,这下出行安全多了……”2023年12月31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块井盖修缮完毕,玉山县冰溪街道万柳洲社区居民一阵欢呼。

“小井盖”关乎“大民生”。社区在接到居民反映井盖破损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查,确定了井盖的损坏情况后,社区联系有经验的维修师傅进行修缮,确保了居民“脚底下的安全”。

该社区按照“办公阵地最小化、活动阵地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标准,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发电器、社情民意搜索器、惠民利民传输器、志愿服务能源器、平安建设稳压器“五器”作用,让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温暖在一线传递。同时,整合社区便民资源、医疗资源、生活资源,培育文体类、志愿类、兴趣类等各类社会组织,实现了群众自治,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民生工程中,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万柳洲社区书记邓惠仙说。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