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谭平山问答网
2024-05-22 03:38:57

玉山:生态种养 助农增收

  今年49岁的孙金岳,是土生土长的大西坑村人。前几年,看到当地政府鼓励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一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他,毅然辞职回乡,在大西坑村外东山岭上租下100多亩山林,激情满怀地开启种植养殖之路。 如今的东山岭上,栽满了杨梅、蜜柚、枇杷等果树,黑猪、羊、山鸡等在林间自由自在地“徜徉”。

  孙金岳说,生态放养黑猪是他目前最看重的发展模式。 “我们基地放养的黑猪常年以青菜、山中杂草为食,骨细、肉嫩、味鲜,很受食客欢迎。”孙金岳介绍,由于生态放养的周期更长,黑猪的市场价会比家猪略高,但特意到山上来选购的消费者还是不少。“顾客可以随意购买,成群结队奔跑的黑猪,看中哪头就买哪头。”

  看着前来购买黑猪肉的顾客越来越多,孙金岳算起了一笔账:“目前,我们基地200多头黑猪的长势都很好,有的已经长到了300多斤。预计第一批出栏量将达到40多头,能增收10余万元。”孙金岳说。   

  近两年,孙金岳还创办了玉山县金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0余户脱贫户常年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工资100多元,一个月下来也有3000多元呢。”今年67岁的村民姜美焕喜滋滋地说。

  “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合作社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黑猪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相信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孙金岳说,他计划在明年将黑猪养殖数量扩大至500头,在山上种植更多的有机蔬菜,不断扩大生态种植与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我们率先成立江西省首家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办事‘一窗受理’、服务‘一站供给’、诉求‘一帮到底’的工作闭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更精细、优质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玉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卢梦梦 徐少春)

让历史文化遗产闪耀在数字时代

  通过“云游长城”小程序,可在线沉浸式体验“爬长城”“修长城”;为敦煌每个洞窟、每幅壁画、每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更便捷地领略莫高窟魅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助力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好挖掘其多方面价值,使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是每一代人都面临的课题,也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解决这一课题打开了新的空间,并且潜力无穷。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而言,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创新文物展示的方式,还能为文物的修复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积累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为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借助文物无损成像光谱分析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及打印等装备,秦始皇兵马俑制作工艺与色彩得以复原,研究人员因此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通过三维重建、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文物的本来面貌,也让保护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总是和社会发展进步相伴而行。当前,各种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技术的兴起,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为更多人了解,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创造了新的可能。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通过即时云渲染技术,将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棚、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以及古蜀王国等场景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苏绣、扬州漆器等静态的非遗产品,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非遗技艺制备过程、用料等,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得以“活”起来。把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做好实物传承,还能更好地赓续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数据价值,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各环节,不断拓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技术、新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必将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劲动能。

  (李晓红)

德兴科技创新赋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德兴讯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德兴市抢抓数字乡村发展机遇,积极鼓励支持当地花卉苗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花卉苗木品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地处德兴市张村乡的荣兴苗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有5000亩育苗基地和1万亩山林,是市里主要的花卉苗木企业之一。近年来,该企业引进国内领先的计算机控制智能化快繁系统,建成数字化的快繁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新品种的研发,每年繁育种苗近千万株。

企业技术员林庶介绍,通过视频监控、传感监测等终端设备,企业能汇集种植基地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数据,精准控温、控湿、用肥、用药,并实时抓取全口径市场行情,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苗木行业走高端化、聚集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对于花卉苗木产业而言,种苗的研发培育就好比是产业的“芯片”。如今,选优品、育优种,在我市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成为所有花卉苗木企业始终坚持的路线。

“以前德兴的企业都是从国外引种,未来我们自己的品种也该打出品牌,卖到国外去。”德兴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德兴市荣兴苗木有限公司、丰园苗木合作社、德兴市信阳花木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都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德兴还加快花卉苗木种植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胡坤明)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