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年广嗣问答网
2024-05-25 14:57:53

泳池觅清凉 带火周边产品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持续高温下,饶城许多市民选择在泳池寻觅清凉,使得游泳馆生意火爆,还带火了游泳培训班、泳具、泳衣等相关消费。

  “五六月份,泳池每日人流量大约30-50人,自进入7月以来,每天约翻了三倍。”7月11日晚,信州区万达广场游泳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天气炎热,每天晚上来游泳的市民只增不减。针对夏季游泳热的特点,游泳馆结束营业时间推迟了半小时。记者看到,泳池里人头攒动,有大人带着孩子游泳的,也有青少年结伴游泳的。

  天气炎热,选择游泳解暑降温的市民不在少数,在某团购网上,记者输入关键词“游泳”后,跳出了上饶10多家游泳馆的信息。“一些酒店会推出游泳池体验项目,团购游泳馆门票会便宜10元左右。”市民李先生说,目前饶城游泳馆门票的价格普遍在50元左右。

  7月11日晚,记者在吾悦广场的杰士健身游泳馆看到,不断有家长带着小孩往里走。馆内浅水区为小孩培训区域,十几个孩子正高兴地泼水嬉戏。“暑假期间,最多的就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游泳。”教练员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泳池清洁卫生,每天晚上都会清理消毒,每个月也会有卫生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过来检查。”记者看到,游泳馆的墙上贴着“入池前请自觉泡脚淋浴清洗消毒”的提示,泳客们都会自觉经过泡脚池消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暑期学生溺水事件频发问题,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游泳培训班,主要是想让孩子掌握一项求生技能。时下,饶城的许多游泳馆,暑期有大量学生报名参加游泳培训,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培训以一对一、一对二和一对三的小班为主,学费1500元不等。

  游泳馆旺盛的人气直接带动了泳衣、泳镜、泳圈等游泳产品的热销。记者走访饶城各大商场和超市发现,泳衣、泳镜等都摆在显著位置,许多露天游泳馆外也聚集了一批租售泳圈、泳装的商贩。7月11日傍晚,记者在广信区皇家公馆小区的露天游泳馆看到,泳池内欢声笑语,水花四溅,不少市民在炎炎烈日下仍赶来戏水,卖泳衣等游泳装备的商贩生意不错。“每年进入暑期我都会来这里售卖游泳的相关装备,天气越热生意越好。”商贩林师傅告诉记者,最多时一天能卖出几十件泳衣,30元到50元价位的最畅销,游泳圈、泳镜、防水手机套也都卖得不错。

年年艾草绿,清明粿泛香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又是一年清明时,饶城的大街小巷中,飘溢着独特的清香。那是艾草的味道,那是清明粿的味道,那是春天的味道。

清晨,信州区八角塘菜市场里熙熙攘攘,市民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摊位之间,寻找着属于这个时节的美味。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前,记者停下脚步。店铺前挂着“艾粿”的牌子,几个蒸笼里,绿油油的艾粿整齐地排列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店主是个中年妇女,她手法熟练,边招呼着客人,边麻利地制作着艾粿。她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艾粿的销量都会大增。“很多老顾客都会提前预订,就等着这一口春天的味道。”她笑着说。一位老大爷边购物边对记者说:“吃艾粿能祛湿,对身体好。这是我们上饶人的传统,也是清明时节的一种习俗。”

走出菜场,记者来到了广信区的黄塘村。村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制作艾粿。一位大妈正在院子里分拣新鲜的艾草,她告诉记者,制作艾粿的艾草要选嫩的,这样做出来的艾粿才更加香糯可口。大妈将分拣好的艾草洗净、捣碎,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她熟练地将面团分成小块,包入甜或咸的馅料,然后放入蒸笼中蒸熟。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艾粿就出炉了。

记者品尝了一口,艾草的清香与糯米的香甜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大妈说:“艾粿不仅好吃,还代表着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艾粿,祭祖扫墓时也会带上一些,寓意着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灵溪镇张家,记者见到了一家人正在制作艾粿。他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揉面,有的包馅,有的负责蒸制,气氛温馨而融洽。乡民们表示,制作艾粿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亲情的传递和乡情的延续。

年年艾草绿,清明粿泛香。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份属于春天的味道,感受那份属于家乡的情怀。

绿色发展,动能焕新

  下大功夫,练真功夫,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绿”为底,向“绿”而行,打好法治、市场、科技等政策“组合拳”。

  天津港保税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天津氢能供应基地注册启动。上海临港新片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江苏昆山,星巴克建起绿色环保咖啡烘焙工厂。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显示,9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在华业务去碳化,46%的企业打算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以来,众多绿色低碳项目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新方向,折射绿色发展的强劲势头,也为我们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窗。

  观察今年经济发展,绿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截至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一半;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一串串鲜活数据,彰显今年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照见发展向“绿”、动能焕新的坚实步伐。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的过程,就会成为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的过程。

  南京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几年,南京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码头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化工码头管控平台、原油自动工艺改造等项目。环保投入,不仅改善了过去油气刺鼻的环境,也带动南京港连续三年业绩提升——环保设备将污染物回收利用,大大节省了成本;依托新设备开展数字化管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都有显著提升。相关负责人感慨,环保和安全投入不是“花冤枉钱”而是“物超所值”。这也启示我们,发展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实现绿色转型的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可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各方护绿、降碳、减排,离不开政策引领护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规范相关交易及活动;《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印发,为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理顺机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出炉,助力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财政政策不断丰富,货币工具持续完善,能源领域价格改革深化,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继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强化财税、金融等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我们将不断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有挑战,也充满机遇。下大功夫,练真功夫,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绿”为底,向“绿”而行,打好法治、市场、科技等政策“组合拳”,我们定能更好抓住机遇,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周珊珊)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