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成基问答网
2024-05-26 23:20:40

骑行热 带火公路自行车销售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随着春风轻拂,万物复苏,饶城的街头巷尾也悄然掀起了一股骑行热潮。4月14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信州区信江中路的一家公路自行车专卖店,只见店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走进店内,一股淡淡的机油味扑面而来。店内摆放着喜德盛、坎普等品牌车型,价格从1000多元到1万多元不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店内的顾客多为年轻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座驾。有的顾客正在与店主讨论着车型的性能和价格,有的则已经选好了车子,正在一旁试骑。店门口聚集着一群身穿印有“信州单车”字样骑行服的车友,他们刚刚结束了至灵山风景区的骑行之旅,此刻正在相互交流着骑行的心得。一位小伙兴奋地告诉记者:“骑行不仅让我们锻炼了身体,更让我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我们每个周末都会组织骑行活动,今天刚刚从灵山回来,大家都觉得特别开心。”

店主王先生向记者介绍,这几年,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公路自行车的销量也逐年攀升。尤其是在春季,天气宜人,骑行的人更多。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锻炼身体,骑行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渐受欢迎。”

一位正在为自行车做保养的年轻人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骑行体验。他说:“每次骑行,我都能看到一路上美丽的风景,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同时,骑行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它让我练就了健康的体魄。”


农技人员深入田头开“处方”

  时下正是柑橘、草莓等水果大量上市的时段。为应对寒潮,张村乡积极对接德兴市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召开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部署会,及时告知农户提前做好经济果林、设施大棚、养殖圈舍的加固和保温工作,提示农户尽量减少户外耕种活动,防范低温冻害天气的不利影响。该乡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农户对农产品进行及时采摘和储存,防止因寒潮天气导致农产品的损失。

  在张村乡店前村草莓种植基地,笔者看到草莓大棚已经加盖了保温膜。基地负责人介绍,草莓最受不住冻,温度稍稍低一点,就可能被冻坏,收到乡政府通知后,他们及时增添了防护措施。

  针对养殖户,张村乡农办积极组织开展对畜禽养殖设施的排查工作,指导养殖户管理和维护养殖场地的保暖设施。对于养殖大户,乡农技人员建议他们适当增加同一区域的养殖密度,加装保暖灯、电热板等设施提高室内温度……“有了技术人员的指导,我们就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发展生产也更有信心了。”张村乡养殖户王春花说。( 胡坤明 孙滨)

 

信州区:搭建“网络+”致富平台助农增收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该区党政班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组织全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组,走进群众当中,摸清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梳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了解群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殷切期望,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积极投身共同富裕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大抓基层年”为年度重点攻坚任务,分层分批组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主官、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务干部、一线党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专题辅导、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围绕“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立足“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网格管理、社区物业联建、便民服务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容,提高乡镇、街道、村党组织书记率先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该区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让民生、教育、医疗、志愿服务、集体事务等数字化服务,一步步向农村拓展延伸,为农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一呼百应”政务服务,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一网同频共振、一网遥相呼应。通过开展“百企直播、千店电商、万众联网”模式,借助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政府网站、政务公众号等网上平台,打造矩阵式、集聚式的直播电商产业“信州播基地”,随时随地推广发布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供需两求的实用信息,无缝连接线上线下的衣食住行、娱教医养、就业创业等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倾力为群众解难纾困,打通事关民生福祉问题的“最后一米”。

  在秦峰镇占村村,群众以“乡村农业+网络”方式,不断推广具有农家特色的玑珑山生态红米、有机菜籽油、放养山林鸡鸭等农产品,“网络+直播+销售”的新型农业,不断推动数字乡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打稳扎、走深走实。当下,在该区,一体化的合作社式“村集体+基地+农户+村播”平台,为群众实现农产品销路、富足腰包提供了更多不需要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居无定所就能实现本地谋生和增加收入的选择。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家中接单,然后第一时间供货、打包物流发货,点对点与需求方达成供需平衡。同时,该区积极推动各村组的集体土地、水库等自然资源盘活,将闲置的资源转变为资产入股基地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群众分红。另外,该区还统筹整合科协、种植、农技、渔业、畜牧、林业等方面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各个村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提供水稻生长发育、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瓜果药苗培育、特色水产养殖、健康生态养殖等专业配套技术指导服务,将专业技术转变成源源不断的农业增收致富产业链。其中,东塘村绿颜康蔬菜种苗种植基地、占村村还农科普基地、占村村扶贫产业基地、朝阳镇西园生态园等村集体经济示范点,为上百名靠“村播”为业的群众提供了直播销售的致富渠道,为周边的近万名群众增加了额外经济收入。

  (李善明)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