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郑义问答网
2024-05-23 22:32:38

上饶各方“齐发力” 全力抗寒潮

  近日,气温大幅度下降,我市各地、各部门科学安排,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为防范低温雨雪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上饶交通运输局紧盯重点领域,组织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对辖区农村公路保通保畅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做好应急运输车辆、应急船舶等应急车船的梳理工作,强化客货运场站、旅游景区、货物源头单位等重点部位巡查执法,并及时做好应急突发事件的收集报送工作,引导公众安全、科学出行,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余干县成立16个工作组,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冒着严寒,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防寒防冻措施,确保农作物安全过冬。同时建立健全防冻抗寒组织机构,严格落实各级责任,该县气象部门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障抗击冰冻雨雪工作顺利进行。全面宣传防寒防冻知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户外大屏等媒介,加强防冻抗寒宣传,采取举办培训、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示范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防寒防冻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科学防冻抗寒能力。

  在万年县汪家乡岩山村的马家柚种植基地,员工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忙着为果树进行刷白、喷施防冻剂,为农作物“套袜”“穿鞋”“加衣”。连日来,为确保马家柚等果树顺利度过寒潮天气,万年县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组成防寒指导小分队,走村进棚,对各类设施果蔬大棚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并为种植户提供防寒抗冻技术指导,确保果蔬安然过冬。

  为有效应对本轮雨雪冰冻天气,国网广信区供电公司及时响应,组织供电保障人员开展线路设备特巡特维,及时清理树障廊道,奋力排故抢险,全力保障寒潮天气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用心守护万家灯火与温暖。

  连日来,上饶经开区董团乡组织乡、村干部深入各片区网格,全面摸排群众住房、道路交通安全以及水、电、气等各项供应保障情况,确保民生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群众生活生产正常有序。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开展走访慰问,及时了解掌握其生活动态,并为他们送去棉被等御寒物资。同时,聚焦校园、卫生院、敬老院、建筑施工现场、“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生产督查。

今日辟谣(2024年2月8日)

2024年2月8日

 

  谣言:​​​付费可走VIP通道提前过海?   真相:近日,海南省海口港码头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其在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看到有人标注“支付好处费可通过VIP通道提前过海”。报案人联系上此人后,交付了人民币1000元,账号却被拉黑了。海口港码头派出所介入调查后,迅速将违法嫌疑人劳某抓获归案,并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在此提醒,各位旅客司机请从正规渠道购买过海船票,任何非购票平台购票均有风险。(来源:“海南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春节佳节期间,无论亲友团聚,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美食相伴。从农历腊月廿五开始,“今日科普”栏目将聚焦饮食安全与健康话题,针对网民关注的食物搭配、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科学养生等内容进行系列科普,澄清误区,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误区:红肉是2类致癌物,加工肉是1类致癌物?   真相:这一说法有误区,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发布红肉及加工肉制品评估报告,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则为 2A 类致癌物。但是,IARC的致癌物分类依据并不是谁致癌的能力更强,而是科学证据的确凿程度。越是致癌证据明确的,级别越高,而致癌的能力则与分级没有必然联系。可以理解为,如果不吃肉的人得肠癌的风险是1%,那么吃的人风险是1.18%,总体风险依然是很小。IARC的报告也指出,对于个人来说,吃加工肉制品患大肠癌的风险依然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产生影响,并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为一种食物。我国膳食宝塔推荐平均每人每天吃畜禽肉的量大约是 40-75克,只要正常食用,大家并不用太担心吃肉会使人致癌。(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示:2024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4万件   详情:2024年1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854万件,环比下降1.4%、同比增长40.3%。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47.5万件,环比下降20.5%、同比下降17.9%;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93.8万件,环比下降17.7%、同比增长40.8%;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712.7万件,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43.0%。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占93.2%,达1595.5万件。(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详情: 2024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4万件

 

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两条红线都是高压线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这些年来,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保证14亿多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吃饱肚子而且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就是牢牢守住了耕地这个粮食安全命根子。耕地保护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主要是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庄园综合体等“要景观不要吃饭”问题突出,对此必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各类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对新增违法“零容忍”,对查实违法坚决依法查处整改。同时,对于过去不合理流失的部分优质耕地,也要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有计划、有节奏地恢复回来。但是,恢复过程中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立足国情国法,坚决打击侵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造园、造湖、造林、造景等行为,这绝不是所谓“翻烧饼”“退林还耕”,不能偷换概念。有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根本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实践表明,通过正确处理耕地保护和生态退耕关系,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环境需要持续改善,退耕还林只有巩固,不可能“倒车”。退耕还林地块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至25度坡耕地等范围内,这类地块生态脆弱,宜林不宜耕。要严禁在林地、湿地、河道湖区以及严重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开垦耕地,更要严禁在永久基本农田上造林种树,两个方面都是明令禁止的。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标本兼治的制度、规划、技术手段逐步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31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都是高压线、生命线,要按划管结合原则,落实《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不允许拆东墙补西墙。

  这些新事物归根到底都要“落在地上”,落到实际生产经营的农民身上,技术手段进步,管理理念也要进步,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之外,还要更好发挥经济手段作用,通过利益调节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集体保耕护林的积极性。

  “国之大者”尤其需要“为大于其细”。春耕秋收,夏耘冬藏,农业生产有自然节律。对违规利用耕地的整改复耕,必须尊重农业生产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必须尊重农民意愿,还要合理合情、实事求是设置过渡期,做好政策解释和合理补偿,有计划、有目标、有节奏地将耕地找补回来,让耕地保护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民成为保护耕地的重要行动主体。(王立彬)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