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余克勤问答网
2024-05-16 13:00:42

小小“问问室” 巧解“千千结”

“问问室”里反映,立竿见影解决。近日,海口镇“问问室”接到一村民反映,因耕种需要,他经常驾驶农机具出入另一村民的菜地,致对方不满,引发矛盾纠纷。为防止事态升级,“问问室”发挥联调作用,积极组织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负责人就双方纠纷开展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问问室”探索“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的工作机制,以“问”为切入点,架起干群沟通的桥梁,既让干部“沉”下去,又让民意“浮”上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问问群”里呼叫,行业部门报到。“街头广场的路灯坏了,老人小孩出行实在不安全。”“八队路口的路灯,基本都不亮了,也要维修了……”在“有事我问问二群”里,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镇政府工作人员认真记下每一条情况并回复“感谢您的反映”。“一般接到反映后,我们会把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解决。”“问问室”主任应火根说,“问问群”搭建起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愿的新平台,让群众真切感受“办事不用跑、微信里面说”的便利。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问问群”解答群众疑问73个。

事事有人调解,注重情况回访。因家门口道路破损严重的问题,村民董章红向“问问室”反映情况,第二天,镇政府就派人前往维修。“自从我们反映情况后,路很快修好了,还有工作人员回访解决情况,大家都非常满意!”董章红说道。“问问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解民忧、上门入户调解矛盾纠纷,入户走访困难群众80余户,调解纠纷89起,做到了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干群关系在一线融合,用实践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詹求昊 石玥)

在非遗美食里寻年味

 

胡坤明 本报记者 陈绍鹏

寻年味,品年俗,赏美景,尝美食……

为迎接新春佳节,日前,2024“大美上饶 自在山水”乡村过大年走进德兴系列活动在德兴市凤凰湖景区启动。得知活动举办的消息,德兴市新营街道罗家墩村的廖培根早早就来到了现场。

“每逢过年,总惦记冻米糖,趁着年货节特意来买一些,家里小孩老人都爱吃。”廖培根说,以前松脆香甜的冻米糖,是过年最好的礼物,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这份熟悉的味道一直镌刻在记忆里。

廖培根介绍,蒸熟晒干的糯米是制作冻米糖的原材料,一般来说德兴冻米糖使用的冻米主要依靠当地气候合适的温湿度及独特的晾晒工艺,要求在阳光不强烈的条件下,在草地上用篾垫晾晒三天左右。

居住在德兴市银城街道天门山社区的余炬球师傅已经有50多年的制糖经验了。在活动现场,只见余师傅熟练地将麦芽糖、白糖依次加入锅中,等到糖液熬制成金黄色再将其和冻米倒入搅拌机,空气中马上充满了诱人的甜香。

冻米、糖浆以及配料均匀搅拌后,余师傅趁热把它铲到案板的长方形木架中,三五个人在木架上放上一个特制的按压工具,用坐跷跷板的方式将冻米糖压平实,待其彻底成型后,再用刀切出大小均匀的一块块。

“我很喜欢看压冻米糖这类非遗表演,在现场既能过眼瘾,还能过嘴瘾,新鲜出锅的冻米糖最是香甜脆。”廖培根介绍,德兴市乡村过大年活动特别热闹,满眼都是浓浓的年味,产品种类也非常丰富,他和朋友在现场买到了很多想要的年货,物美价廉。希望政府能够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俗话说,无糖不成年。小小的一块冻米糖,承载着很多像廖培根这样年龄的德兴人对过年的一份眷恋。藏在冻米糖中的甜蜜“年味”,咬一口,“咔嚓”一声,酥松香脆,落口消融,不粘牙、不塞牙。德兴的老百姓不仅自己吃,还拿来招待客人,大家都吃得开开心心,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三月春风暖 争做追“锋”人

 

 

 

 

志愿者为市民修理小家电。

社区干部为居民详细讲解就业政策。

消防宣传员向市民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春风拂面的三月,也是雷锋精神闪耀的三月。

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市志愿者协会在市中心城区五三大道组织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清洗雷锋雕像 唱响雷锋歌曲”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与市二中部分学生一起,对雷锋雕像进行仔细清洗,并将雷锋雕像周边的杂草去除。不一会儿,整个雷锋雕像焕然一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全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市中心广场启动。启动仪式上,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信州道情《节约新风》、戏歌《好人你好》等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在欢乐的氛围中营造了“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浓厚氛围。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科技宣传、消防安全宣传、爱心理发等区域,深受市民欢迎。

近日,志愿者们又来到马家弄、白鸥园等社区,为居民提供理发、维修家电、量血压、清扫楼道等便民服务。“您的血压一切正常,不用担心。”志愿者为市民量血压、测血糖,忙得不亦乐乎,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需求,给予了科学的建议。义剪组的志愿者挥舞着剪刀,动作娴熟,一丝不苟地为居民理发。刚理完发的陈大爷笑呵呵地夸赞为他理发的志愿者:“这个年轻人的手艺真不错!瞧这发型,干净利索,显得我更有精神啦!”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