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刘乃超问答网
2024-05-24 03:03:53

红糖飘香引客来

  钱雪 本报记者 蒋学华文/图 

  时下又到了红糖开榨季,村民们正一车一车地将刚割的甘蔗运到作坊,而这些甘蔗就会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浓缩成香甜的红糖。近日,记者走进玉山县姜宅村,探访该村已有80多年历史的红糖制作技艺。

  11月23日,记者一行刚走进姜宅村,一股甘甜的清香扑鼻而来,随着香气来到一座燃着炉火的小平房,门前堆满了村民们准备制糖的甘蔗,房子中央4口大锅一字排开,锅里沸腾的红糖泡沫不断地翻滚着,制糖师傅抄起大勺边搅拌边撇泡,熬制红糖的场景,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红糖的口感好不好,熬制的过程很关键。”李师傅解释,每口锅的温度和糖浆的浓度都不一样,火大了糖浆容易糊掉,撇泡不干净糖面则不够光滑,起锅时间早了就结不成糖块……每一个步骤,全凭制糖师傅的一双巧手掌握着火候,以及多年的熬糖经验把控质量。玉山县姜宅村古法制糖已有80多年历史,整套生产流程都是绿色、环保、无添加,制出的红糖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甘蔗的甜香味。

  来到村民徐大叔的红糖制作坊,只见薄薄的一层水蒸气弥漫着整个坊间,而锅里的糖浆则欢快地冒着气泡,一根细细的管子从压榨机接到熬制红糖的锅里……徐大叔边忙活边说,当季新鲜的甘蔗是制作红糖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原材料,制糖十分受季节的限制,只有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甘蔗成熟时,糖坊才开工,“1000斤甘蔗能提炼出100斤糖,我和爱人从早上6点做到晚上7点,3个月下来只能生产6000多斤。不过,忙碌的工作却也‘熬出’了甜蜜的生活。”

  红糖具有美容养颜、补血活血、消炎等功效。徐大叔告诉记者,自姜宅的红糖注册商标后,从一斤几元都不好卖,到如今线上线下小包装论克销售还供不应求。产品的升级不仅带动了市场的新需求,扩大了销售额,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经过包装后的红糖,每斤能卖到25元,独立包装的红糖价格达到了每斤50元左右,还有红糖衍生产品也很走俏。同时,红糖的热销也带动了全县的甘蔗种植产业。”

  在该村推广红糖的展览点,展柜上摆满了各种红糖制品:红糖麻花、红糖酥饼、红糖芝麻糕、红糖米花糖等,路过的游客闻到了香味,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买上三五样红糖制品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通过甘蔗种植、红糖制作,以及进一步衍生的产品,直接为村民增收,现在的姜宅村成了玉山旅游的一个景点,尤其是时下不少游客过来游玩、参观红糖制作过程,都会顺便带些红糖及红糖产品作为伴手礼,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姜宅村党支部书记仇文军说。

食品经营许可“云核查” 便利开店“领证”

  本报记者 郑欢

  “李总,请您打开手机视频,对着食品粗加工区、烹饪区、就餐区、清洗消毒区等区域,我们将对您申请的食品经营许可进行线上核查。”近日,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查人员首次通过手机连线,对燕记火锅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进行了线上“云核查”。经过10多分钟的“云核查”,核查人员认为该店的设施设备以及点位布局、工艺流程符合办证条件,同意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食品经营许可行政审批效率,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食品经营许可经营场所“云核查”新模式。所谓“云核查”,就是核查人员通过视频会议、视频通话、拍摄视频或照片等多种形式,线上核查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所需配备的设施、设备和点位布局等现场情况。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先书面审查、后现场核查”的审批模式,解决了原先现场核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显著提升了许可审批的时效性、便捷性。

  “餐饮企业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一直以来难以实现全程网办,最大的痛点就卡在现场核查这个关键环节上。以往,针对餐饮企业的现场核查,至少需要半个工作日,而‘云核查’打破了现场核查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核查‘一秒连线’、检查‘一次到位’、办事‘一次不跑’,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实施“云核查”的范围包括,主体业态为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包括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经营许可;主体业态为小餐饮、小食杂店的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经营登记。

里洋绵芋乘“网”飞出山旮旯

  绵芋是广丰区特色农产品,里洋村是主产区。全村种植面积逾600亩,产量近120万斤。绵芋丰产,如何拓宽销路至关重要。70余岁的郑诗满对此他深有感触。今年他种了近三亩地的芋头,有4500余斤的产量。可里洋村地处偏僻,家里缺劳力的他,跑不了“远方的市场”,等人上门收购,可价格又不理想。怎么把农产品变现,他犯上了愁。

  里洋村将破解绵芋销售难作为“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的重点事项,致力解决好群众的“心头难”。该村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了解农户具体种植产量及销售渠道等情况,按照产量规模、个人销售能力等信息,建立“帮销帮卖”的重点群体名单;一方面,依托部分种植大户市场行情熟、人脉资源广的优势,积极对接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农产品专卖店,致力拓宽销售渠道。

  “80后”的付亮亮,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早就尝过电商流量的“甜头”。2022年,他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不仅把自己的4万斤绵芋销售一空,而且还帮助其他村民销售了2万来斤。今年,面对部分群众销售难问题,他探索“家庭农场+农户+互联网”的产业模式,与村里的农户签订了43亩绵芋收购协议,邀请直播能手,在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鼓励引导村里的年轻党员干部加入直播队伍,助农增收。

  “多亏了村里的这帮年轻人,把我们的难事解决了。”了解到郑诗满的情况后,付亮亮与其签订了定向收购协议,4500余斤的绵芋已销售一空。截至目前,里洋村已经销售绵芋50多万斤,其中直播销售超4万余斤。

  (杨志滨 徐卫清)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