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谢大海问答网
2024-05-23 15:11:17

石羽: 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

  石羽现为江西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大学毕业两年后,石羽从质检员岗位跨界到饲料添加剂行业任技术员,虽然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他积极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刻苦钻研工艺技能,很快便能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其努力下,公司车间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16年,石羽带头组建了“石羽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产学研”与“传帮带”等形式,先后开展培训300余人次,培养出多位先进人才和管理能手。同时,在石羽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工作室先后研制出了多种新型环保饲料添加剂,持续优化了公司产品结构,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江西名牌产品1项,帮助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石羽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描绘了不一样的人生画卷,展现了新时代“工匠精神”践行者的风采。2015年,石羽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2021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王莉)

网红小家电受市民青睐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近年来,小家电逐渐走入不少市民的家庭,便捷和除菌环保类小家电更是受到青睐。时下的网络上,除了洗鞋机,还有洗袜子机、空气炸锅、烤箱、酸奶机、面条机、豆芽机、早餐机等网红小家电,都很有市场。

  家住信州区龙华新世界小区的林女士是个美食爱好者,前不久,她买了个烤箱,自己动手烹饪,把腌制好的鸡腿放入烤箱,15分钟后,一盘简单美味的鸡腿就上了餐桌。林女士还网购了破壁机和微型榨汁机,每天自己动手做各类果蔬汁,大人和小孩都喜欢。住同一小区的徐女士不仅网购了空气炸锅,还有早餐机,每天早上做各式各样的三明治,特别有动力,因为孩子喜欢吃。“这几年在‘宅经济’的助推下,小家电很受欢迎,我姐妹的家里都买了一定数量的网红小家电,尤其是让生活更加便捷的厨房用小家电很受青睐。”徐女士说。

  又到换季时,厚衣服、棉鞋子等冬季穿着用品,都要洗洗入库了,而洗鞋机也在这个时节登上了热搜。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输入“洗鞋机”搜索,“全自动洗鞋机”“可折叠洗鞋机”“智能洗鞋机”“懒人洗鞋机”……各种款式让人眼花缭乱,价格普遍在三五百元,也有2000元左右的高价产品。在淘宝平台,一款售价368元的洗鞋机的评价有40多万条;拼多多平台上,售价218元起步的一款洗鞋机月销4000多件。有消费者购后评论,“小巧轻便,刷鞋干净,可放三五双,全自动洗烘一体,提升幸福指数”“花几百块钱,解放双手,值得拥有。”

  谈起购买洗鞋机的好处,这几年一直都是洗鞋机洗鞋的高女士说,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洗鞋子的次数少,不过衣服可以丢进洗衣机,比衣服脏得多的鞋子,要么手工洗,要么依赖洗鞋机。“我的朋友也有直接把鞋子丢洗衣机的,但是我觉得不太卫生。全家的鞋子手工洗,太费劲。送到洗衣店又觉得贵,洗几次都能买一双了,所以购买洗鞋机是很不错的选择。”高女士说。记者在商品页面上看到,大部分洗鞋机都打上了“让洗鞋变得更简单”的标签,能够帮助消费者“解放双手”,省心省力,带烘干功能的在阴雨天也能即洗即穿。

  小家电虽好,但是,选购产品应考虑实际需求。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去购买产品,实用与否是最主要的考量。建议购买前详细了解其功能,综合考虑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再对照自身需求频次,最后决定是否入手。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扭、转、跳,一串连贯动作做下来,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魏建明赢得满堂彩。年逾七旬的他,常在闲暇时来到文化馆、广场、小区,为乡亲们义务指导秧歌技巧。只要谈起秧歌、跳起秧歌,魏建明就精神头十足:“希望秧歌能融入大家生活,浸到人们心里。”

  松散的黄土添加蜂蜜、食用油和棉花,在匠人手中便成了泥塑;普通石头经刀琢斧削,化为姿态万千、神情各异的精美石狮;高亢嘹亮的绥米唢呐绕梁不绝,吹奏出陕北人特有的奔放热情……漫步于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能够感受黄土地上民间艺术的活力,领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热烈而质朴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陕北粗犷豪迈、关中深沉敦厚、陕南钟灵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如何让融进人民血脉之中的民间艺术,继续滋养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道现实课题。

  民间艺术“被看见”才能“被热爱”。近年来,华阴老腔、《唐宫夜宴》国风舞、民间烟火“打铁花”等频频出圈,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剧目与说唱、脱口秀等新潮表演同时上演,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在大唐芙蓉园演出17年的东仓鼓乐社,2022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1年多时间有近6000万人观看,全网播放达数亿次。这说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

  民间艺术“活”起来,关键在传承。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绥德县为发掘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人,专门开班教学、辅导培养,还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正如魏建明所说:“代代接力,民间艺术才能不断焕发光彩。”民间艺术魂在乡土,根子在人。要不断融合新的艺术展现形式,提升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夯实其活态传承的基础。

  文化艺术无价,其传承发展有形。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带动文化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为艺术传承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在绥德县,1200余人从事石雕产业,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点石成“金”;在千阳县,1.2万名绣娘借“西秦刺绣”技艺,“绣”出美好生活;在汉中市,细细青藤在村民手中百转千回,成为一件件热销藤编产品……民间艺术小工坊成了致富大产业,让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展现出更强的活力。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利用好,有助于激扬群众的精气神,更好延续历史文脉。

  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曾经自问:“古老艺术,会有人喜欢吗?”随着触网的深入,他对此很有信心。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传承发展,民间艺术肯定会有受众。更好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让民间艺术之美浸润心田,就能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原韬雄)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