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大江问答网
2024-05-23 08:29:57

上饶市不断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公交政策落地见效。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市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政策,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行了明确,建立了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

  公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我市在市中心城区广信大道、站前大道、凤凰大道、武夷山大道等4条道路建设公交专用道,建成了城东高铁枢纽公交站、城西公交综合站、城南公交综合站、城北公交综合站,完成上饶市综合客运枢纽蓄车停保场、三江客运停车场、兴业公交首末站等10座公交停保场及首末站建设,公交车进场率达到100%;推进适老化和无障碍出行服务,中心城区共运营242辆一级踏板公交车,残疾人的出行体验持续改善。

  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我市公交车辆由2017年的314增至784辆,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公交线路65条,打造了巾帼线、旅游线、党员示范线、敬老线等特色优质线路,开通微公交、大站快线及求学、求医、夜经济等特需线路,开通定制公交;结合市民夜间出行需求,延长中心城区夜间公交线路运营时间至22点,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出行“选项”。

  同时,大力倡导和推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累计建成绿道绿廊长度442.84公里,实现了交通站点、城市公园之间绿道的有机连通;强化“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实现了车辆调度、车辆远程视频监控、公共交通大数据监管功能,打造涵盖手机App、交通一卡通等多种媒介的支付体系;坚持开设“安全课堂”,对运行车辆实时监管,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安全投入不断加强,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未发生公交责任死亡事故。

皖浙赣三省四地携手共筑鸟类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也是全国唯一以森林鸟类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野生鸟类356种,占全国总数的23.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2种)。最具代表性的是蓝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白腿小隼等珍稀鸟类。2023年11月30日,保护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赣东北及皖浙赣毗连区域重要的生态系统,组建皖浙赣三省四地生态共建生态联盟是婺源县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积极探索。

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完善跨区域议事机构,建立护林联防队伍,完善共建区域村规民约及护林公约,规范村民行为。在资源保护、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社区发展、特许经营等多方面深入开展协作交流。

建立生态共治机制。开展联合巡护执法与专项行动,在共建区域共同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共建司法保护与生态公益诉讼基地。联动加强森林防火设备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林业防疫动态交流机制,协同做好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严防病虫害疫病的扩散。

建立生态共享机制,构建珍稀野生动物生态廊道,连通破碎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孤岛”效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生态共建区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

满田尽披“黄金甲” 万亩水稻喜丰收

  走进横峰县岑阳镇中稻制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成熟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稻浪,丰收的气息弥漫在田间地头。伴随着阵阵轰鸣声,4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

  横峰县是江西省首批4个良种繁育基地县之一,以丘陵为主的地形因小气候适宜,十分适合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近年来,横峰县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让一颗颗“稻种”变成致富的“金种”,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种植户毛晓嵘乐呵呵地和记者算起了丰收帐:“我们水稻亩产最高的达325公斤,亩产最低的也有15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16元,还能够带动周边180余户村民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

  “今年我县制种水稻获得全面丰收,预计平均产量在4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3200元,扣除成本,亩制种纯利润可以达到1200到1500元,当前我们将对全县制种水稻进行收购入库。”同样在现场忙碌的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农民种植制种水稻,不仅在政策上有每亩300元补助和水稻保险托底,生产技术上也获得了农业部门和种业公司的全力保障,今年中季制种稻面积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横峰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制种保险补贴、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政策,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农业公司与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业公司、制种专业合作社和制种大户规范有序流转,降低种植风险。同时,成立家种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制种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地种子的收购和销售问题,推动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今年,全县中季制种水稻产业面积3万余亩,中季制种稻总产量可达1200万斤,产值约9000万元,农户纯收益近4000万元。

  薛南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