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吴国梁问答网
2024-05-27 10:19:24

将“课堂”搬到“前沿”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本报讯 记者陈静报道:今年以来,上饶市委党校组织春季学期主体班学员先后深入广信区湖村乡茶园村和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等地,让学员贴身现代化城市的最前沿、躬身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体验了一堂堂“新时代中国两前沿”的“沉浸式”现场教学课,亲身感受新时代、切身体会新发展。

“脚下有泥”方能“心系乡村”。农村是贴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学员们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面对面夜谈”“调研集体经济”“集体劳作”等,听清了乡愁音,品到了百姓食,看懂了村业态,明白了农民意,心更贴近群众,情也更系乡村。第37期中青班班主任刘志高说:“学员们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中,把党的政策宣传好,把民情了解好,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提升学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眼前有光”方有“守正创新”。在全球20座科创中心城市中,上海跻身科学家“理想之城”前五。在上海交通大学,老师教授的知识,从上海的“双招双引”到“量子力学的应用”,从“房地产经济转型”到“推动新质生产力”,一份份从未详知过的科学理论,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创新的光”。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从“碳纤维”到“大飞机发动机”,从“电动汽车”到“低空飞行器”,一件件从未目睹过的真实科技产品,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科技的光”。全体学员认为,上饶市当前处于全面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作路径的冲刺阶段,在推动上饶市在对接长三角中对接新质生产力、在融入长三角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过程中,每位学员既是亲身经历者,更是躬身践行者,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干事业,必须在时不我待中干成事业。

“实际导向”方得“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坚守党校初心的精神底色,也是毛泽东同志为党校亲笔写下的校训。面对新时代新特色新要求,上饶市委党校以党校教育改革与学员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出发点,大胆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最前沿的位置”中感受“最前沿的现情”,在“最前沿的课堂”中吸收“最前沿的知识”,既有效推动了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衔接,又实现了理论收获与实践检验的转化,为学员在“实事求是”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坚定决心。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闽浙赣苏区人民首创精神浅析

  在闽浙赣苏区的创建并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为代表的赣东北共产党人,尊重、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建了“由弋横而信江,由信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赣”的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革命实践。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紧跟人民愿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从吉安秘密回到家乡弋阳,在对党当前的斗争方针和策略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凭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政治敏锐,认准返乡的革命方向就是发动农民,举行暴动,开展武装斗争。仅在7天之内,就恢复和建立起20余个党支部,还组织起同样多的群众团体。方志敏等紧紧依靠群众,组建农民革命团,发动农民暴动,创建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弋横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创立后,就立刻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群众的房屋烧毁了,饭锅打破了,只剩半口锅,就用三个石头搁起来做饭。方志敏问及群众,生活很艰苦吧,群众都说,不要紧,革命成功了,就有好日子过了。赣东北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亲密地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群众抱着斗争到底的决心,参加革命,拥护革命。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轰轰烈烈的弋、横暴动失利后,方志敏分析原因,就是土地问题没有迅速解决,没有着手分配土地。因此在创建赣东北苏区的过程中,方志敏就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入手,提出了“平债均分土地”的革命纲领,制定了《土地分配法》《临时土地分配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凡是不反对苏维埃政权者均有分得土地之权”,这样既维护了工农兵群众的利益,地主富农也因为有出路而不反对革命。经过土地革命,苏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广大农民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苏区的巩固和发展。

  正是因为方志敏等苏区领导人相信人民,尊重人民,尽管在与省委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去联系,在没有现成理论和现成模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创造性地领导赣东北人民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把“方志敏式”做法与“朱德毛泽东式”相提并论,予以充分肯定。他称赞道:“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二、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就是要尊重人民创造,汲取人民智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处处体现出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指出:“苏维埃政府,是工农群众自己的政府,非常亲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它能不用一点威力和强迫,领导群众向敌人斗争,作各种建设事业。”而在人民革命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地雷战”就首创于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方志敏领导苏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从实际出发,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在苏区的军事建设上,方志敏充分发挥苏区群众创造精神,带领苏区群众创造了“地雷战”。它是由古老的挨丝炮发展而来,最早闽浙赣山区人民用它来对付深山里的猛兽,后来苏区的农民武装把挨丝炮改造成挨丝雷,埋在敌人进犯的路上,大大地杀伤了来犯之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苏区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区上下掀起一个“男女老少齐动手、乡乡村村造地雷”的群众性活动。当时苏区的赤卫队、少先队成员普遍能掌握使用地雷的技术。据统计,苏区群众在1932年一年内,仅用地雷就毙敌3000多人,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苏区群众靠地雷杀敌,每天打死打伤两、三百人。  

  1933年5月,中央苏区刊登文章介绍闽浙赣苏区“地雷战”的经验,并号召全国各苏区学习“地雷战”这个作战新模式。在抗日战争时期,首创于闽浙赣苏区的“地雷战”在各抗日根据地得到广泛普及。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正是因为如此,方志敏等苏区领导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苏区群众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闽浙赣苏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建设都取得了辉煌业绩。1934年1月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成为当时全国六大苏区唯一获此殊荣的苏区。

  三、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就是要维护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本着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国民党反动派频繁“围剿”的恶劣环境下,“苏维埃政府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生活,使群众生活日渐向上。” 

  群众生活无小事。苏维埃政府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险、盼的问题。如农民购买农具、耕牛或做生意缺少资金,食盐以及各种日用品缺乏的问题,还有婚姻、孩子上学、开办俱乐部、清洁卫生问题,从白区涌入的数以万计的避匪群众的安置、老弱病残救济问题,免费为群众看病,甚至交通方面的桥船路问题,苏维埃政府都列入了议程,千方百计妥善解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志敏同样非常重视。苏区广泛普及了文化教育,开展识字运动、编排新剧工作、设立劳动小学、开办工农补习学校、开展运动会等等,工厂、机关、学校、部队还成立俱乐部,设有阅览室、弈棋室、宣传队、歌咏队以及专业的工农剧团。

  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从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把军需工业放在重位,在没有经验、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建设,创办了赣东北贫民银行,大力发展公营商业,发展消费合作社和贮粮合作社。尤为突出的是开始了赤区、白区间的对外贸易,这在全国各大苏区中是实行较早的。

  闽浙赣苏区的群众过上了从来没有过的好生活,心情快乐、歌声不断。方志敏说:“苏维埃政府是工农的政府,他具有新兴阶级极大的创造力量。它能从各种困难中,想出许多有效的新方法来解决困难。如解决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经济问题,解决经过八九年战争的财政问题,还有解决其他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而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表现出苏维埃惊人的创造力量!”这些举措,进一步增进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毛泽东同志对此高度评价:“赣东北的同志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今天,在新的“赶考”路上,面对层出不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的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我们的事业就能一往无前,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供职于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

举手搞定家“物”事

  翁淑雯 记者 郑欢 见习记者 周梦沁

  为巩固物业小区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果,我市对传统的物业监管服务、业委会工作和物业企业工作这三方面的工作全方位数字赋能,在信州区建设了全市首个智慧物业服务管理服务系统,打造“业委会工作平台”“物业企业工作平台”“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推出“信服通-智慧物业”小程序,以物业工作的现代化、数字化提升,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便利温馨的智慧生活。

 

  智慧物管:“一键”缩短生活半径

  “请物业公司及时修理别墅区绿植,谢谢。”10月9日,饶城钟亭小区的业主石女士进入“信服通-智慧物业”小程序留下这样一则诉求,几分钟后,她收到系统回复:“明天上午安排绿化师傅修剪。”

  “房屋漏水、道路维修、绿化维修、管道维修……遇到问题,居民可以打开手机登录信服通小程序,在智慧物管版块点击上报,我们会立马收到信息,第一时间为业主解决问题。”钟亭小区物业负责人邱君告诉记者,9月末,钟亭小区作为试行智慧物管的10个小区之一,接入智慧物业服务管理服务系统,业主可以实时了解物业动态、小区公告、车位信息、及时报修故障设备等信息。

  10月10日,修剪师傅如约修剪好了绿植,石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个系统真的挺方便的,也不用我特意跑去物业反映,还能马上得到回复,听物业的工作人员说还有预约停车和一键挪车的功能,感觉还蛮新奇的,以后会尝试一下。”

  据介绍,除了在线报事维修,智慧物管系统还能进行“电子票决”,运用“信服通-智慧物业”小程序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业主如果担心电梯运行安全,在手机上能够直接查询电梯维保记录;物业和业委会实现在线备案,一次性提交纸质资料,办事“只跑一次”;各项汇总信息全部纳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驾驶舱,一屏纵览……

  “如今的智慧物业服务管理系统拥有包括维修资金信息、停车预约、一键挪车、小区视频监控、电梯维保信息、二次供水信息展示等10多项物业服务和管理功能。”信州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徐日升介绍道,在系统建设伊始,信州区住建局组织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进行座谈,了解了实际工作中急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的工作事项,多方商讨后最终建设完成。

  “指尖管家”:提高物业管理实时效率

  “之前各类投票,我们需要每家每户去敲门,但是现在有了这个线上平台,全流程引导操作业主在线投票,还能自动生成投票结果。”邱君告诉记者,许多事项是需要广大业主表决的,比如选举业主委员会,传统的投票方式,需要发放选票、收集选票、整理唱票,工作量巨大,即使采用微信投票、手机发短信投票等方式,也需要很多工作人员,而且由于人工操作,难免出现差错,引起质疑,“通过智慧物管平台的全流程引导操作,在线投票,投票结果自动生成,能够确保投票过程的便捷、及时、准确,投票结果可查询、可追溯。表决事项、表决规则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事先进行灵活设置,节省人力、时间,提高了效率,对居民来说也更方便,很多一时身在外地的居民也能参与投票。”

  据介绍,智慧物管平台的在线备案功能也是开展物业工作的一大亮点。“有了智慧物管平台,物业企业可以根据网上公示的资料目录,在线填报相关信息,由业务股室的工作人员先行对申报资料进行网上审查,网上审查通过后,一次性提交纸质资料,确保‘只跑一次’。”徐日升告诉记者,传统的物业备案手续办理,需要前往具体股室面对面办理,由于无法保证资料的完备性、有效性,而且往往第一次去办理时只能达到咨询的效果,无法一次办理完毕,费时费力。“如今业委会也可以在平台中进行在线备案,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并且可以实时更新信息,确保备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字赋能:助力业主生活更美好

  “这是系统的‘驾驶舱’。”以监管身份登录登入平台,充满科技感的蓝黑色线条勾勒的信州区地图映入眼帘,试行期间接管平台监管系统的工作人员指着地图介绍了“驾驶舱”的四个模块:综合指标、行业治理、业主自治、居民服务。在综合指标中,能够直观看到物业及业主的各项汇总信息,包含物业区域、物业企业、业委会信息、业主信息等;行业治理中包含了物业服务企业概况、维修资金信息、物业企业人员信息等;业主自治中展示了业委会信息、电子表决投票信息等;居民服务中展示了业主报事报修、停车预约等相关信息。

  “通过驾驶舱一屏展示的数据,可以辅助领导层在物业管理、业主服务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决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分析不同于以往碎片化的链接,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进行全方位、多业态、智场景的数字赋能。

  据介绍,有了数据支撑,对物业服务基础资料和档案进行全面数字化,物业档案也变得更加智能、系统、全面。信州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不仅为物业公司提供各种后台管理数据,方便物业公司管理和决策,也能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度,促进物业服务做到由物的管理向居民服务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信州区已有5个街道10个小区铺开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试点工作。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仍将不断升级完善,在不断摸索试行中提升智慧物业的质感和成色,通过下一步的推广运用,在住建、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和小区业主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生根发芽,不断发挥数字赋能作用,让物业管理更轻松,业主生活更美好,力争打造成为全省第一方阵的智慧物业服务管理系统。”徐日升说。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