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成基问答网
2024-05-13 20:40:53

扬清风正气 敲警钟长鸣——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扬清风正气  敲警钟长鸣 ——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提出的有关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同时也为了增强党纪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316日,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组组织两个监督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和市红十字会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赴江西省饶州监狱,开展主题为“扬清风正气敲警钟长鸣”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监狱陈列馆、廉政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公园、聆听廉政警示教育课并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会等方式,全体同志近距离感受廉政文化,现场了解服刑人员的生活状态,感悟廉洁历史,接受清廉文化熏陶。 一、筑防线:参观饶州监狱陈列馆

 

 

 

   大家首先跟随讲解员,来到了饶州监狱陈列馆。饶州监狱陈列馆以饶州监狱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典型和重大事件为点,运用图片、实物、资料和历史场景再现等形式,勾勒出饶州监狱的历史进程,使得全体同志详细了解饶州监狱的发展史、监狱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罪犯的改造流程。

 

二、倡廉洁:参观警示教育厅

 

 

    随后,全体同志来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了一系列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党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历史沿革、职务犯罪罪犯接受改造心路历程以及近年来监狱在纪检监察工作、廉政警示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过程中,大家驻足观看馆内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并透过职务犯罪服刑人员亲手写下的忏悔文字,更加近距离感受职务犯罪的真实案例。

 

 

    法治廉政教育厅时刻提醒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堤坝,严明纪律规矩,保证清正廉洁。

 

三、敲警钟:珠湖大礼堂开展现场体验教学

 

 

   在珠湖大礼堂,饶州监狱狱政警官为全体同志上了一堂深刻、生动的警示教育宣讲课。通过观看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忏悔影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对狱内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并通过大屏现场了解罪犯一日的学习、生活和劳动改造等情况,真实感受罪犯“高墙电网”内的铁窗生活。

 

四、促交流:现场谈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在饶州监狱会议室,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组组长汪玉堂主持警示教育活动学习交流会并进行总结。参会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分享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参与交流的党员干部普遍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方式新颖的警示教育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了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秉公用权上保持清醒,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必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在进行交流分享时,汪玉堂同志结合本次警示教育内容,对全体参会同志强调了三点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要牢记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做到对党忠诚,同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牢理想教育“总开关”,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二是严明纪法意识。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涵养廉洁品质。要敬畏法律,时刻把法律作为行为的准绳。要始终明白制度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时刻高悬纪法明镜,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权。三是增强党性锻炼。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觉悟,做到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明辨是非善恶,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致反映,此次活动是一堂鲜活生动、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警示教育课,切实感受到“贪廉一瞬间,荣辱两重天”背后的真谛。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更加牢记使命,廉洁、秉公、规范用权,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清廉正直本色,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纯洁的工作氛围。 (陆佳琪)

支持青年人才当科创主角

  走上“擂台”,面对业界、学界评委,分享推动技术进行产业转化的构想;奔向展厅,与其他单位(项目)一起,参加成果展示、交流对接等活动……记者初见吉林大学博士后孟浩时,他正忙得“脚不沾地”,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团队获得金奖后,孟浩兴奋地说:“电话接不过来,不少企业和单位提出合作意向。”以大赛为合作交流的平台,很多像孟浩一样的青年科创人才都收获不小。

  作为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大赛吸引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挥洒才情、碰撞智慧。有人说,这是“最强大脑”的集结,“硬核”力量的对决。这一创新创业的舞台,让众多优秀博士后青年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发他们攀登科研高峰的动力,壮大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生力量。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博士后群体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一线,有创造的想法、创新的潜力、创业的动力。如今,广大博士后努力推动产学研用对接,积极把相关科研成果投入到各行业各战线。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并非易事,需要架桥梁、畅渠道。手上的科研成果,应用价值有多大?是否有未被发现的应用场景?这是采访时不少人的关切。大赛就是交流互鉴的空间,有利于信息交互、资源融通。与同赛道选手竞技,跟专家评委、企业交流,来自清华大学的张伟挺有感触:“我们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有了更清楚认识,有助于挖掘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现亮点、交流提升,助力科研成果在转化落地中找准定位、更好发挥效益。

  从大赛看科创活力,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大赛现场的“来揭榜”区域,展板上列明单位简介、技术需求,博士后团队可根据自身专长“揭榜”应征。如今,各类“揭榜领题”活动已逐渐常态化、机制化,对科创团队形成吸引力、带动力,为业界带来破题新方案。实践中,还应进一步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形式、完善机制,更好激励科创人才关注产业需求、投身科技创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无论是博士后制度还是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人才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实现有机统一。既培养好人才又使用好人才,既孕育广阔市场又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价值,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就此而言,仍需不遗余力为人才成长发展、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推动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未来已来,脚步更快”。大赛内外,主题曲《未来为我而来》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施展才干的舞台更大、创造价值的机会更多,日益积累的青年人才优势就能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沈童睿)

以高水平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需要,遵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格局,以“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为目标要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3年6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已于2023年8月25日公布施行。修改后的法规表述更加精准,职责分工更加合理,监督检查责任更加明确,建房申请流程更加简洁便民。12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饶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已按程序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上饶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污染,落实管理主体,制定行为规范,明确法律责任,为我市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要做好地方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对条例草案逐条逐句逐字斟酌、研究。同时,还要注重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建新介绍。

每一部地方性法规的诞生,背后都是一段漫长的雕琢之旅。

在《上饶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多地开展立法调研,对征求、收集的基层意见和建议,逐条梳理、反复研究。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保障社会生产经营有序,又兼顾人民群众生活安宁。

《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出台前,全国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农民建房的法律法规可供借鉴。从法规框架到具体的每一个条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制定出全国第一部规范农民建房的地方性法规,我市农村违规建房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多年来,我市制定的法规数量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新思路新举措,确保制定出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良法,以高水平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