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章汉夫问答网
2024-05-13 08:45:38

坚定自觉当好四个“排头兵” ——访广丰区委书记龚振宙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远景与现实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目标与行动统一。广丰将认真贯彻市委‘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工作部署,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当好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四个“排头兵”,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日前,广丰区委书记龚振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加快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制造业“9316”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有色金属产业提质效、电子信息产业建集群、新材料产业延链条、装备制造产业扩规模。全力培育骨干企业。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强化政策助力、专项帮扶、精准服务,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力打造拳头产品。引导支持企业做强特色产业、做精拳头产品,打造更多质量过硬、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广丰品牌”。全力做大工业园区。深化上饶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做深做实“小管委会+大公司”模式,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推动审批、监管、执法等权限下放,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加速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步伐。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开展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大力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支持黑滑石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实验室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

加快构建扩大内需新引擎。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聚焦“刺激本土消费、吸引外来消费”目标,持续做旺广丰里、洋口老街等街区,精心打造一批形态各异的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推动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烟火气旺起来。加快铜钹山景区道路、酒店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康养之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做优项目全周期、全流程、全天候服务保障,提升新建项目开工率和续建项目竣工率、投产率。

加快展现宜居城市新形象。以打造“清淑公园城、光阴幸福地”为目标,统筹推进老城更新与新城崛起,加快万达城北综合体、第四代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公共配套优化、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不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精细管理,大力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管建设,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着力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现代化的宜居城市。

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深入推进“头雁领航、雏鹰振飞”行动,聚焦马家柚这个“致富果”、中华木绣球这朵“幸福花”、山桐子这棵“健康树”,在外引内培、精深加工、品牌提升、营销渠道、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加快柚美时光品牌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马家柚鲜果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用好1:2筹资机制,着力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探索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加快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优质性,奋力打造心情愉悦、开心生活的幸福之城。巩固提升“大抓基层年”活动成果,深入推进“E呼即办”,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一线、政策服务到基层、平安幸福进万家”活动,全面打响“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品牌。

加快开创干部作风新局面。扎实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各项工作要求在广丰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深入推进“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开展“直面问题转作风 敢做善为抓落实——书记局长听你曰(yuē)”融媒直播节目,让“敢闯敢试、敢打敢拼”成为广丰干部浓厚底色。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扭、转、跳,一串连贯动作做下来,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魏建明赢得满堂彩。年逾七旬的他,常在闲暇时来到文化馆、广场、小区,为乡亲们义务指导秧歌技巧。只要谈起秧歌、跳起秧歌,魏建明就精神头十足:“希望秧歌能融入大家生活,浸到人们心里。”

  松散的黄土添加蜂蜜、食用油和棉花,在匠人手中便成了泥塑;普通石头经刀琢斧削,化为姿态万千、神情各异的精美石狮;高亢嘹亮的绥米唢呐绕梁不绝,吹奏出陕北人特有的奔放热情……漫步于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能够感受黄土地上民间艺术的活力,领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热烈而质朴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陕北粗犷豪迈、关中深沉敦厚、陕南钟灵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如何让融进人民血脉之中的民间艺术,继续滋养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道现实课题。

  民间艺术“被看见”才能“被热爱”。近年来,华阴老腔、《唐宫夜宴》国风舞、民间烟火“打铁花”等频频出圈,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剧目与说唱、脱口秀等新潮表演同时上演,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在大唐芙蓉园演出17年的东仓鼓乐社,2022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1年多时间有近6000万人观看,全网播放达数亿次。这说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

  民间艺术“活”起来,关键在传承。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绥德县为发掘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人,专门开班教学、辅导培养,还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正如魏建明所说:“代代接力,民间艺术才能不断焕发光彩。”民间艺术魂在乡土,根子在人。要不断融合新的艺术展现形式,提升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夯实其活态传承的基础。

  文化艺术无价,其传承发展有形。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带动文化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为艺术传承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在绥德县,1200余人从事石雕产业,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点石成“金”;在千阳县,1.2万名绣娘借“西秦刺绣”技艺,“绣”出美好生活;在汉中市,细细青藤在村民手中百转千回,成为一件件热销藤编产品……民间艺术小工坊成了致富大产业,让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展现出更强的活力。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利用好,有助于激扬群众的精气神,更好延续历史文脉。

  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曾经自问:“古老艺术,会有人喜欢吗?”随着触网的深入,他对此很有信心。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传承发展,民间艺术肯定会有受众。更好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让民间艺术之美浸润心田,就能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原韬雄)

年年艾草绿,清明粿泛香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又是一年清明时,饶城的大街小巷中,飘溢着独特的清香。那是艾草的味道,那是清明粿的味道,那是春天的味道。

清晨,信州区八角塘菜市场里熙熙攘攘,市民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摊位之间,寻找着属于这个时节的美味。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前,记者停下脚步。店铺前挂着“艾粿”的牌子,几个蒸笼里,绿油油的艾粿整齐地排列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店主是个中年妇女,她手法熟练,边招呼着客人,边麻利地制作着艾粿。她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艾粿的销量都会大增。“很多老顾客都会提前预订,就等着这一口春天的味道。”她笑着说。一位老大爷边购物边对记者说:“吃艾粿能祛湿,对身体好。这是我们上饶人的传统,也是清明时节的一种习俗。”

走出菜场,记者来到了广信区的黄塘村。村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制作艾粿。一位大妈正在院子里分拣新鲜的艾草,她告诉记者,制作艾粿的艾草要选嫩的,这样做出来的艾粿才更加香糯可口。大妈将分拣好的艾草洗净、捣碎,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她熟练地将面团分成小块,包入甜或咸的馅料,然后放入蒸笼中蒸熟。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艾粿就出炉了。

记者品尝了一口,艾草的清香与糯米的香甜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大妈说:“艾粿不仅好吃,还代表着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艾粿,祭祖扫墓时也会带上一些,寓意着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灵溪镇张家,记者见到了一家人正在制作艾粿。他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揉面,有的包馅,有的负责蒸制,气氛温馨而融洽。乡民们表示,制作艾粿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亲情的传递和乡情的延续。

年年艾草绿,清明粿泛香。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份属于春天的味道,感受那份属于家乡的情怀。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