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吴家栋问答网
2024-05-18 16:05:04

让历史文化遗产闪耀在数字时代

  通过“云游长城”小程序,可在线沉浸式体验“爬长城”“修长城”;为敦煌每个洞窟、每幅壁画、每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更便捷地领略莫高窟魅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助力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好挖掘其多方面价值,使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是每一代人都面临的课题,也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解决这一课题打开了新的空间,并且潜力无穷。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而言,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创新文物展示的方式,还能为文物的修复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积累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为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借助文物无损成像光谱分析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及打印等装备,秦始皇兵马俑制作工艺与色彩得以复原,研究人员因此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通过三维重建、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文物的本来面貌,也让保护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总是和社会发展进步相伴而行。当前,各种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技术的兴起,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为更多人了解,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创造了新的可能。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通过即时云渲染技术,将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棚、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以及古蜀王国等场景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苏绣、扬州漆器等静态的非遗产品,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非遗技艺制备过程、用料等,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得以“活”起来。把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做好实物传承,还能更好地赓续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数据价值,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各环节,不断拓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技术、新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必将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劲动能。

  (李晓红)

寒潮来袭,如何守护您的关节

  寒冷刺激虽不是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但可以诱发或加重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这是因为当关节软组织受到寒冷刺激时,敏感度会增加,疼痛阈值会下降,从而使人的疼痛感加重。另外,当腿部受寒时,膝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肌肉消耗产生的酸性物质不能及时代谢,也会引起疼痛。那么,关节炎患者该如何顺利过冬呢?

  学会正确使用护膝

  护膝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膝关节,并给其提供稳定的支撑,全包裹式的护膝还具有局部保暖作用。对于膝关节不稳定、关节松弛或易受伤的人群,护膝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减少膝关节的晃动和受伤的风险。此外,护膝还可以分散身体对膝关节的压力,缓解膝关节的疲劳和疼痛。

  在使用护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使用护膝前,要确保膝关节区域清洁、干燥,皮肤没有创伤或炎症;护膝的类型和尺寸要合适,确保其能够贴合、固定膝关节;穿戴护膝时,要调整好松紧度,既要紧密贴合膝关节,又不可过于紧缚;避免过度依赖护膝,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关节热敷小心烫伤

  关节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外用药物的渗透。关节热敷主要有两种方式:干热敷:将热水袋、暖手炉等敷于膝关节上,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湿热敷:将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中,取出并拧至半干,敷于膝关节上,每5分钟更换一次,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1-3次。热敷后,患者可在膝关节周围大面积揉搓2-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温度不可过高,暖宝宝也不可直接贴于皮肤表面,以防引起皮肤烫伤;使用含有药物的贴剂或中药汤剂湿敷时,需注意皮肤是否耐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患有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以及皮肤有破损的患者,都不宜热敷。

  如果患者的关节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关节肿胀、晨僵及变形,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关节肿痛的病因,进行合理的药物及外科治疗。(记者 蒋学华 整理)

“生态卫士”热心救助遇险群众

1月4日晚9时左右,王陶忠带队在鄱阳湖三江口水域附近巡逻,发现3名群众衣服湿透,蜷缩在岸边瑟瑟发抖。凭借多年执法经验,王陶忠猜测3人可能是迷路所致。救人要紧!来不及多想,王陶忠立即用执法快艇将他们带至余干县鄱阳湖区联谊联防执法点。很快,在王陶忠的建议下,3人换上干爽衣服,在执法队员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这已不是王陶忠第一次救助受困或迷路人员。”同事张建波介绍,2023年3月8日19时,王陶忠带领余干县渔政执法一中队队员在鄱阳湖重点水域康山大堤开展禁渔值守,接到南昌市新建区的求助电话,请求帮助寻找一名在鄱阳湖洲地走失的老人。接到求助电话后,王陶忠立即带领另一名队员冒雨驾驶执法艇沿鄱阳湖洲地一路寻找。王陶忠和同事顶着风雨一路搜寻,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在鄱阳湖深处的一座灯塔下,发现了走失的老人。王陶忠将老人扶上执法艇,脱下雨衣给老人穿上,给老人递上温水,安抚老人情绪,后将老人带至附近的康山乡政府。老人的家属随后赶到接回老人。

据了解,王陶忠入伍12年,多次荣获优秀士兵嘉奖。2020年退伍后,王陶忠被分配到余干县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中心工作,曾获2021年度鄱阳湖区联谊联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每天与同事们早出晚归,做好鄱阳湖生态巡护工作。在打击非法捕捞、守护候鸟等工作中,不改军人本色,面对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者,敢于冲锋在前,用忠诚和担当履行一名生态卫士的神圣职责,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韩海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