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汤绍箕问答网
2024-05-23 22:44:21

厚植成长沃土 培育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 蔡晓军

  12月12日,“2023江西企业100强”榜单发布,我市民营企业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首破千亿,凭借1110.64亿元名列第二;12月4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上饶作交流发言;11月3日,省工商联发布“2023江西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晶科能源跃居榜首,上饶共有18家企业上榜……

  成绩的取得,榜单的背后,折射出当前上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注重充分保护企业家信心,大力营造“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氛围,交出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立足企业,让民营经济充分发展

  来到位于饶城城东的饶商总部基地西侧,有一条道路名叫饶商路。“以饶商命名,充分说明市里对我们饶商的肯定,也是充分尊重企业家的表现。”饶商联合总会执行秘书长朱志桔一脸自豪地说。

  今年是饶商联合总会成立十周年。十年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饶商联合总会创造了瞩目的成绩:各地饶商组织从4家发展到40多家,饶商会员数量从300人发展至16000人。广大饶商积极响应“饶商回归”战略,掀起了回归创业、反哺家乡的热潮。截至目前,饶商回归项目超过800个,投资金额超过2000亿元。回归饶商与上饶实现了同频共振、互促互荣。

  饶商联合总会和回归饶商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侧影。近年来,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我市始终秉持“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理念:

  ——搭建“连心桥”。我市深入践行“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理念,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派出“企业特派员”, 开展“聆商·亲清谈”“入企连心走访”等活动,构建“E呼即办”快速处理机制,实施“五人行”(即1名县级干部带1名招商干部、1名安商干部、1名建口干部、1名政法干部)立体化服务企业做法,2020年至今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18万个。

  ——办好“一件事”。坚持“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也要做到”的标准,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推进自然人、法人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平均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2/3以上。

  ——加快“法治化”。开展打击整治民营企业内部贪腐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首违不罚”清单,累计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损失近3亿元。11月28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民营企业法律维权工作观摩交流会在上饶召开,对我市依法依规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予以肯定。

  保障要素,助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没想到资金能那么快批下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上饶经开区和‘财园信贷通’平台的帮助。”日前,在上饶市亿玖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总经理杨继钊看着新增加的生产线激动地说。

  原来,该企业因扩大生产急需资金,上饶经开区相关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施以援手,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上饶经开区通过全面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围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广“财园信贷通”融资业务,为企业发展蓄力赋能。

  为化解企业融资难题,我市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饶企云,推出饶融贷、惠企贷、小微贷、极速贷等系列适宜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截至10月底,全市企业贷款余额2745.6亿元,同比增长19.4%。

  上饶全力以赴强化要素保障,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不定期召开全市要素保障推进会,市分管领导定期召开企业纾困解难“半月谈”座谈会,全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

  着力打通市场环节,坚持“非禁即入”,落实负面清单,消除隐性壁垒。今年以来,全市每个工作日平均注册民营企业102家。抢抓疫情后供应链重塑、市场格局调整的机遇,市、县各级领导先后带领企业走出去,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2400余次,促成订单4000多亿元,有效提高了“上饶制造”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国家级光伏技术中心、光学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种子独角兽企业4家,培育国家高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927家;支持民营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数字赋能,勇攀高端价值链。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9.8%、47.7%,较2020年分别提高12.4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

  优化环境,促民营经济百花齐放

  11月3日,“2023江西民营企业100强”“2023江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3江西服务业民营企业20强”等榜单同步发布,来自我市的民营企业获得了大丰收:18家企业上榜江西民营企业100强、17家企业上榜江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5家企业上榜江西服务业民营企业20强,分别占了全省的近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强。

  近年来,上饶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持续培育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支持大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圈。

  我市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制定印发了《2023年上饶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重点工作安排及指标提升计划》等文件。

  持续完善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机制,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模式,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查询、一窗受理、一站兑付、一次不跑”,全面激活经营主体活力。截至10月底,已有11.2万家企业入驻惠企通平台,累计兑现资金约21亿元。

  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突出“第一时间+顶格优惠”,让政策红利快速落到民营企业账上,电子退税使用率达99.1%,2020年以来累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656.3亿元。

  积极对接长三角,着力打造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打通宁波港、福州港、温州港等出海通道,助力企业迅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今年1至10月我市出口额增长21.3%,其中生产型出口占91%,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39名。

  厚植沃土,培根筑基,我市民营经济迎来了“满园春”:2020年以来我市新增市场主体20多万户、总数55.5万户;2022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5.4%,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今年1至10月,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75%的税收、83%的规上工业营业收入、98%的出口总额。民营经济已成为上饶经济发展的“铁柱钢梁”。


 

民呼我应,良性互动促善治

  “专门的征集令”,你听过吗?谈到社区工作,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小岚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有人民建议的大信箱,去年做的项目满不满意,今年要做什么,明年想做啥,都可以通过征集令来反馈。”面向群众的征集令,是集聚众智的渠道,也是推动治理的抓手。

  基层治理直接面对群众多元诉求,怎么鼓励群众表达、积极参与,很考验治理智慧。从实践来看,一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往往涉及面广,如果沟通不畅、反馈不好,政策落实的效果就容易打折扣。了解好、掌握清群众的利益诉求,反映好、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才能促进基层善治。

  畅通渠道,有助于提高回应能力、解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的意见建议,是宝贵的治理参考,必须予以重视并进行有效回应。采访中,有干部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名10多岁的孩子,提出“我家所在的小区公共空间少,家对门的创意园区环境好,但到了周末和晚上就关门”,由此建议“错时共享公共空间”。这一好点子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推动了不少公共空间的有序开放。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就要打通各种渠道、丰富内容形式、吸引各类人群,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的群众参与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这个“应”,要有“怎么看”的态度,更要有“怎么办”的行动。现实中,群众难办事项往往牵涉多部门、多层级。不同部门,目标侧重不同、难处各异,如何有效形成合力?采访中,一名基层干部的回答很有启发:“关键是转观念,各部门提出建议,互相帮助改进。”提升治理效能、为民办实事,尤需胸怀大局、强化协同,增强服务主动性和补位意识,形成破解难题的“实干联合体”。政府的回应速度不断加快、回应方式不断优化,就能为推动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让有温度的建议与有力度的方案同频共振,方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才能更好了解社情民意,以新方法破解新问题,用新思路带动新发展。群众愿提议、干部善建议、部门能协同、政策好落地,方能构成一种良性互动。这也启示我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既要坚持眼睛向下,善于倾听、从善如流,拓宽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更要善于携手共进,上下同心、协同发力,勇于尝试、大胆突破,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能像LED灯有亮度没温度,要像白炽灯有亮度有温度。”上海一名干部的形象比喻,道出了奋斗为民的价值底色。让基层治理葆有亮度和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李洪兴)

德兴科技创新赋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德兴讯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德兴市抢抓数字乡村发展机遇,积极鼓励支持当地花卉苗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花卉苗木品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地处德兴市张村乡的荣兴苗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有5000亩育苗基地和1万亩山林,是市里主要的花卉苗木企业之一。近年来,该企业引进国内领先的计算机控制智能化快繁系统,建成数字化的快繁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新品种的研发,每年繁育种苗近千万株。

企业技术员林庶介绍,通过视频监控、传感监测等终端设备,企业能汇集种植基地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数据,精准控温、控湿、用肥、用药,并实时抓取全口径市场行情,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苗木行业走高端化、聚集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对于花卉苗木产业而言,种苗的研发培育就好比是产业的“芯片”。如今,选优品、育优种,在我市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成为所有花卉苗木企业始终坚持的路线。

“以前德兴的企业都是从国外引种,未来我们自己的品种也该打出品牌,卖到国外去。”德兴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德兴市荣兴苗木有限公司、丰园苗木合作社、德兴市信阳花木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都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德兴还加快花卉苗木种植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胡坤明)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