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程孝先问答网
2024-05-27 09:56:42

让“幸福水”滋润民心

  下班回家打开自来水龙头淘米煮饭,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饭后喝上新泡的绿茶,晚上冲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疲惫,这是信州区朝阳镇朝阳村村民郑新良的日常。看着清澈的自来水,郑新良喜笑颜开地说:“城乡供水一体化,自来水通到家门口,喝水用水方便又安心,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

  近年来,我市为着力解决农村水源水质不稳定、少数村庄季节性缺水等饮水问题,以“百姓呼声”为切入口,聚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盘棋”谋划,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以需求定项目,结合供水专项规划及水资源分布,全域统筹,通过采取管网延伸、收购和扩建乡镇水厂等措施,打破城乡供水二元结构,疏通水系“毛细血管”,加快实现城乡同饮“一碗水”,让幸福水流进全市农户家中,满足农户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美好向往。现如今,随着农村供水管网的不断织密,城乡共饮一碗甘甜之水的梦想已照进现实。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和谐稳定大局,是解决广大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一环。”信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相关负责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面推进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建设,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并持续探索‘管、护、服’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切实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全力实现村民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让‘幸福水’滋润民心。”

田墩镇农机助春耕


本报讯 程晓丽 记者吴淑兰报道: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走进广信区田墩镇七峰村,循着“轰隆隆”的响声望去,只见一农民正开着机械车在田地里忙碌,而在广信区龙博农业水稻育秧的大棚里,一茬茬禾苗冒出了绿芽,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幅绿色生态的春耕画卷。

“选择大棚育秧,可以避开早春不良的气候影响和虫害鸟害,育秧成本低、秧苗质量好、节约人力,时间管理可控制。三月育苗,四月初就可以机械插秧,今年早稻预计种植1100亩。”种植大户王龙说。

为了做好春耕,七峰村“两委”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确保农田不抛荒,督促做好播种插秧,修复村内沟渠保障田间灌溉用水,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田墩镇双源村的一处水田里,一辆耕田机迎面而来,激起层层“波纹”,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泥土被大片翻过来。据了解,双源村总共有三四百亩田地,从育苗、耕田、收割、烘干都是机械化操作,工作效率高又节省人力。

进入3月,田墩镇广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推广农机先进设备,目前已有耕耘机、插秧机、播种机、脱粒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90余台,机械化率达96%以上。


余干:贴心服务零距离 便民办证暖人心

  为更好解决残疾群众办证难问题,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日前,余干县残联联合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智力残疾鉴定助残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肢体、智力残障人士,提供集中鉴定、颁证服务,真正做到了“一站式”和“最多跑一趟”的贴心服务。

  评定现场,医护人员仔细查阅受理残疾人病历、现场询问病史、病因,查看病历资料、检测报告等相关材料,对其病情、身体状况等进行详细询问,并细心解答疑问,严格按照评残标准仔细为申请办证的残疾人进行科学鉴定。同时,在鉴定工作现场,县残联工作人员向前来办证的残疾人及其亲友宣传各项惠残助残政策,发放宣传图册,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实际困难。

  据悉,此次集中评残办证活动共为80余位残疾群众完成相关鉴定工作,切实解决了残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符合评定条件的残疾群众“应办尽办”,惠残政策“应享尽享”。余干县残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深入开展“心连心、面对面,优化服务再升级”活动的一次具体体现,有效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为残疾人及家属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了残疾群众的家门口,进一步提升了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韩海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