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德茂问答网
2024-05-24 00:02:21

玉山探索“调解+”新模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玉山县老魏调解工作室,2020年由玉山县司法局成立,入驻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是该县首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不久前刚被评为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该工作室由魏文辉担任主任,成员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及人民调解员等组成。

魏文辉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30余年来,走村串户排查调解疑难民间纠纷达3000余起,成功率达98%。特别是“老魏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他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参与成功调解100余起全县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有效地维护一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调解员的一致好评,“有矛盾、找老魏”也成为广大群众的口头禅。

除了在工作上积极对待每一次矛盾纠纷调解,在生活中,魏文辉努力做到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避免矛盾纠纷的激化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我们作为调解员,要担当起自身职责,不但在工作期间,要努力调解各种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在工作之外遇到问题也要主动上前调解,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魏文辉先后被司法部评为“人民满意的司法助理员”“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19年被聘为“上饶市首批人民调解专家”。

“老魏工作室自进驻中心以来,老魏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专长,以其熟稔的法律知识,专业的调解技能,螺丝钉精神的工作态度,为中心调解化解疑难纠纷百余起,多次被中心评为最美调解员,深受群众好评。”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主任周正飞告诉记者。据介绍,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现有常驻部门16个,中心自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444件,已办结5380件,结案率达99%,群众回访满意度达98%。

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坚持“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积极探索“调解+”组合形式,通过调动多方力量联动调解,各方参与、多元调处、共同发力,并充分吸纳社会资源,打造集仲裁、调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于一体的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

邱向军会见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

  本报讯 记者徐芸报道:5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邱向军会见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一行,就深化双方合作相关事宜深入交流座谈。市政府秘书长毛祖宾参加会见。  

  会见中,邱向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丁立国一行表示热忱欢迎,对德龙钢铁集团为上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上饶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上饶市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以“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引进培育“链主型”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首选地”。

  邱向军表示,德龙钢铁集团实力雄厚、品牌一流,在业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直以来,德龙钢铁集团与上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上饶能源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上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德龙钢铁集团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上饶布局落地更多项目,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上饶将大力营造“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的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做好要素保障,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丁立国感谢上饶长期以来对德龙钢铁集团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在饶合作项目和后续合作项目推进情况。丁立国表示,上饶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良,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环保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对上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德龙钢铁集团高度重视在饶业务发展,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动有关项目落地,积极拓展双方合作领域,为开创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龙头山乡“一地多用”增效益

  近年来,龙头山乡港头自然村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现有资源,将农业大棚物尽其用,接茬轮作羊肚菌、蔬菜、西瓜等,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这片面积约80亩的果蔬基地,是港头自然村充分利用羊肚菌基地夏秋季闲置期,在当地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利用羊肚菌种植大棚夏秋闲置期首次进行“羊肚菌+蔬菜水果”轮作。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胡才科算了一笔收入账,种植8424麒麟瓜20亩,一亩产量5000斤,每斤卖2元,整体产值40万元。辣椒基地亩产2000斤,每斤卖3元,整体产值在220万元左右。目前,采摘的新辣椒和西瓜已经陆续销往德兴市周边市场。“到10月我们将开始种植羊肚菌,2023年我们干菇总产量达7000斤,总产值达30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100万元,相信明年还会更好!”

  基地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用工岗位,近50名当地群众成为了基地的产业工人。“我们长期在这里工作,多的时候180元一天,少的时候也有140元一天。”龙头山乡港头自然村居民王华树说。

  “每年仅种羊肚菌的务工支出是40万元,通过轮作模式,让村民全年有了固定岗位,到基地务工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渠道。”龙头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头自然村推行“一地多用,接茬轮作”的模式,将闲置田地充分利用起来,实现了“人地两不闲”,让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挣钱,夯实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詹求昊)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