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赵大华问答网
2024-05-27 18:10:58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扭、转、跳,一串连贯动作做下来,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魏建明赢得满堂彩。年逾七旬的他,常在闲暇时来到文化馆、广场、小区,为乡亲们义务指导秧歌技巧。只要谈起秧歌、跳起秧歌,魏建明就精神头十足:“希望秧歌能融入大家生活,浸到人们心里。”

  松散的黄土添加蜂蜜、食用油和棉花,在匠人手中便成了泥塑;普通石头经刀琢斧削,化为姿态万千、神情各异的精美石狮;高亢嘹亮的绥米唢呐绕梁不绝,吹奏出陕北人特有的奔放热情……漫步于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能够感受黄土地上民间艺术的活力,领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热烈而质朴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陕北粗犷豪迈、关中深沉敦厚、陕南钟灵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间艺术。如何让融进人民血脉之中的民间艺术,继续滋养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道现实课题。

  民间艺术“被看见”才能“被热爱”。近年来,华阴老腔、《唐宫夜宴》国风舞、民间烟火“打铁花”等频频出圈,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剧目与说唱、脱口秀等新潮表演同时上演,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在大唐芙蓉园演出17年的东仓鼓乐社,2022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1年多时间有近6000万人观看,全网播放达数亿次。这说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

  民间艺术“活”起来,关键在传承。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绥德县为发掘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人,专门开班教学、辅导培养,还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正如魏建明所说:“代代接力,民间艺术才能不断焕发光彩。”民间艺术魂在乡土,根子在人。要不断融合新的艺术展现形式,提升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夯实其活态传承的基础。

  文化艺术无价,其传承发展有形。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带动文化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为艺术传承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在绥德县,1200余人从事石雕产业,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点石成“金”;在千阳县,1.2万名绣娘借“西秦刺绣”技艺,“绣”出美好生活;在汉中市,细细青藤在村民手中百转千回,成为一件件热销藤编产品……民间艺术小工坊成了致富大产业,让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展现出更强的活力。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利用好,有助于激扬群众的精气神,更好延续历史文脉。

  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曾经自问:“古老艺术,会有人喜欢吗?”随着触网的深入,他对此很有信心。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传承发展,民间艺术肯定会有受众。更好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让民间艺术之美浸润心田,就能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原韬雄)

百年匠心炼“好药”

  “效果确实好!”2月8日上午,余干县洪家嘴乡山下村卫生室挤满了围观人群,只见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汤颖祥和父亲汤超才娴熟地操作,为颈椎疼痛的患者敷上“汤氏射火膏药”,并采用独特的揉捏手法,这才一会儿的功夫,患者感觉病症瞬间减轻不少,连连发出赞叹。

  “汤氏射火膏药”传统制作技艺是余干县洪家嘴乡山下村埋藏着的一个传承百年的中医瑰宝。它的第一代传承人是生于1886年清朝光绪年间的汤莹,得高人传授中药制作技艺,经他制作的跌打损伤,肩颈腰腿痛的膏药能直达病灶、药到病除,深得百姓认可,享誉民间。该制作技艺历经130余年从未断层,如今汤超才、汤颖祥父子系其第4代传承人。在汤超才、汤颖祥的家中,药材柜架上摆满了用瓶子装的药酒,各种中草药摆放在整齐划一的格子里。“‘汤氏射火膏药’药材采集遵循‘采天地之灵气,集草木之精华’于不同时节采集草木的不同部位,膏药制作技艺贵在地道药材、妙在传统制作。”汤超才介绍,药材的主要成分有三七、红花、杜仲、附子、茯苓、蜈蚣、地龙、蝎子、防风、丹参、乳香、桃仁、麝香、海马等20多种,射火膏药系草本物粹取精华及古法制作11道工艺而成,采、挑、筛、磨、配、浸、热、冷、晾、藏、检等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这使得“汤氏射火膏药”在百舸争流的医药市场和百花齐放的中医药领域焕发着独特的魅力。

  2020年,“汤氏射火膏药”制作技艺传承人汤颖祥被评为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而说起这段非遗申报之路,实则历经了不少困难。“最初申报时,有很多人质疑射火膏药疗效,为打消大家的质疑,我们直接免费让大家体验。经过体验,不少患者病情有所缓解,最终也给予我们较高评价。”汤颖祥回忆道,在疗效得到验证后,射火膏药草本古方历史又遭到了部分人质疑。对此,汤颖祥父亲汤超才带着相关专家前往考察,找出相关古籍、物件以及了解其历史的老人对射火膏药古方历史进行验证。最终,传承130年的射火膏药草本古方历经重重困难,在2020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

  “认真做好一件事,一辈子都不够用。”汤超才40多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在民间,不断地用家族所传,造福一方百姓。近年来,父子俩走进社区、乡村和敬老院、养老院等地,让更多的群众体验中国传统医药,体验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汤氏射火膏药”带来的温暖和健康,也希望将古老中医药制作技艺更加系统完善地传承下去,使“汤氏射火膏药”成为民间卓越品牌。

昭林村:特色产业让集体经济“水涨船高”

        昭林村党支部书记程真富告诉笔者,继2022年之后,2023年昭林村集体经济收入再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收入接近120万元。而在2020年以前,昭林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超过40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昭林村巧打“资源牌”,农民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2021年,昭林村成立旺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60余亩荒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打造“大棚蔬菜种植、生态土猪养殖、优质菌菇种植、特色果树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的绿色循环经济业态,发展马家柚、红美人、沃柑、杨梅等果树种植,以及生态鸡、鸭、生猪等家禽家畜养殖。经过三年的发展,合作社种养殖产品开始源源不断销往市场。春节前,合作社销售20余头肉猪、百余只土鸡土鸭,收入突破10万元。2023全年合作社收入达44万元,给农户分红3.5万元,为周边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

        合作社运行稳定后,种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生态鸡、鸭、生猪产量不断提高。为创造更大收益,昭林村干部在上饶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上饶师范学院内开设乡村振兴档口,经营小笼包店铺。2023年档口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了43万元。此外,昭林村还发展了“后备箱”经济,即师院教师在昭林订购基地产品,每周五由驻村工作队员送过去。

        花桥镇党委书记李云云说:“除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外,昭林村还依托祖氏百草园、小目源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当前,该村已引入总投入200万元的小火车项目,将村内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有利于当地民宿、特色小吃等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王雅洁)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