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赵德茂问答网
2024-05-13 19:23:38

余干:“闹心”垃圾堆变身“暖心”停车场

  “之前这里都是荒地,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又脏又乱。整治后,不仅干净整洁,还建了停车场,真是太暖心了。”日前,余干县城市社区洲上村野趣村小组停车场改造项目完工,受到周边居民的好评。

  余干县人大代表、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城市社区党工委负责人李树清介绍,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城市社区党工委大力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扎实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一次接待选民过程中,群众反映洲上村野趣村小组附近一块2000余平方米空地,常年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生活。

  为此,城市社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多次统筹协调,积极主动对接,结合“创卫夜话”,在充分征求选民及野趣村小组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场地“变废为宝”,清理垃圾后修建便民停车场,解决群众长期面临的停车难问题。

  不久前,经城市社区党工委联合多方力量,决定依托社会化运作,引入第三方力量,投入17万元对该地块进行改造升级。“野趣路是洲上村的一条主干道,毗邻鄱湖水产菜市场和瑞洪汽车站,过去停放着多台车辆,卫生条件脏乱差,周边商铺和企业存在着‘一位难求’的停车难现象。”李树清表示,经过垃圾清理转运、路面平铺硬化,原本让群众苦不堪言的垃圾场摇身一变成了便民利民的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垃圾堆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还提升了社区的人居环境,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韩海建 姚磊)

同庆畲族“三月三” 共绘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 记者蔡晓军报道:不负畲乡好春光,又是一年“三月三”。 4月13日,第二届上饶“三月三”民族文化系列活动暨铅山县“同心寻美·畲乡新韵”活动在铅山县篁碧畲族乡举行。

当天,数千名游客来到篁碧畲族乡体验“三月三”畲族民俗活动,畲族群众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迎接四方宾客,现场锣鼓喧天、鼓乐齐鸣,庆祝民俗活动开幕。伴随着欢快的气氛,文艺汇演在歌曲《歌唱畲族三月三》中拉开序幕,歌舞《畲山春》《蝴蝶泉边》《又见山里红》《梦回山哈》《红红的日子》以及大鼓表演《中国范》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集中展现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让宾客们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为满足大家的味蕾,热情的畲民以畲家传统的长桌宴喜迎来客,畲乡美食小吃依次上桌,村民和游客们围坐在500余米长桌前,迎着春日美景,吃着极具代表性的畲家菜肴,畲乡味道尽在口中……

除了听畲歌、赏畲舞、品畲味,现场还开展了民族趣味运动竞赛、民俗文化体验、名优土特产品鉴、传统工艺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多彩多姿、富有特色的活动让游客沉浸其中,尽享畲乡魅力。

据了解,“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都要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近年来,铅山县充分挖掘和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将畲族文化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精美畲乡、特色村寨,开启民族乡村增收致富路。

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振兴乡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

  2022年4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的目标。一幅绚丽壮美的乡村文化产业蓝图已经绘就,等待着我们去实现。

  文化产业是智力密集、创意密集、人才密集的朝阳产业,但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立足于乡村的特点和实际,才能使文化产业真正在乡村扎根。和任何产业一样,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实现资源、人才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因此,首要的便是准确认识本土本乡的文化资源禀赋,挖掘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凸显其稀缺性。在全国各地普遍掀起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热潮时,这是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问题。

  文化因独特而充满魅力。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镇位于太行山深处,拥有不少传统村落。当地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发展写生产业,吸引美术院校和机构在此设立写生基地。大量人群前来古村落写生,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增添活力。山西长治武乡县五村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举办“五村播种节”,吸引全国各地数百位摄影家来此创作采风,带动当地发展旅游、餐饮,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富裕村。江西黎川县发展油画产业,使这个大山环绕的革命老区成为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油画产值超6亿元的文化产业基地……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善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是文化产业在乡村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乡村有大美,但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使资源变成产业。传统村落在村民眼中也许平平无奇,但在美术家眼里却代表着传统建筑之美;耕田犁地、祭祀祈福的民间风俗也许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在摄影家的眼中却是创作的大好素材。所以,如果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乡土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哪些资源是本地独有的、哪些特点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就能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打开思路。

  强调乡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也是避免千人一面、模仿雷同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不同、东西各异,辽阔乡村孕育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五色斑斓、丰富多彩的民俗、建筑、饮食、手工艺品、非遗技艺等,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乡村振兴的事业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其独特性和稀缺性,使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共同绘就新时代更加绚丽美好的乡村画卷。(张 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