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德茂问答网
2024-05-18 08:41:27

“夫妇相规”传佳话——明代名臣江一麟的故事

江一麟(1520-1580),字仲文,号新源,婺源江湾村人。明代爱国名臣,出生寒苦却发奋苦读,明嘉靖三十二年考中进士,历官知州、知府、布政使司参政,户部侍郎,右都御史等,官至正二品。他为官27年,每赴一任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为民,既深受百姓爱戴,也深得朝廷重用。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考察官员政绩,他所在的广平府被定为“天下第一”。此外,史料上记载有关江一麟“夫妇相规”的故事,不仅成为一个清官家庭的典范,也成为中国廉政史上的范例,历来为人所称道。

万历四年,江一麟任南赣巡抚,由于治理有方,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次年十二月,升户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赴任淮安,督办漕运。在北上赴任前,由于路途遥远,出于安全考虑,江一麟决定将有些破旧的官船整修一下。按理说官船的整修可以由公家出钱,但江一麟却严于律己,自己拿出10两俸银,请当地的百姓赵锷修船。

过了些天,赵锷来报船已修好。江一麟随赵锷登船察看,果然整条官船已修缮一新,江一麟十分满意。而此时江一麟最上心的事却是修船的费用10两银子是否够用。他立即问赵锷:“这次修船总共花了多少银子,还差多少?”而赵锷感于江一麟为官清正廉洁,不愿他多花费,便隐瞒道:“回大人,总共花了10两银子,钱已足够。”江一麟再三追问,赵锷仍一口咬定。江一麟只好作罢。回到家中,江一麟仔细回想,觉得从船的修理程度看,认为10两银子不够。为了不让赵锷承担费用,江一麟微服私访,逐个寻找参与修船的各色工匠,逐一逐项核实修船费用,最终核算出实际上花了20两银子。于是他又把赵锷找来家中,当面和他说了核实修船费用的经过,赵锷十分感动,只得承认实际费用。江一麟随即拿出俸银6两,又用扇子30把、墨2斤折银4两多,补足修船的费用。赵锷感动地说:“大人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小人为大人做点事,也是应当的。”一再坚持不肯收,但江一麟再三申明,态度坚决,赵锷只得答应收下。

江一麟的妻子一向十分贤惠,此时听到江一麟和赵锷在相互推让,就对江一麟说:“既然已经知道修船的费用还差10两银子,那就应当如数偿之,这些扇、墨酬其劳可也,何必又用这些折算银子呢?”江一麟一听不禁脸红,连声说:“夫人说得极是。”他赶紧又补了4两银子。

从江一麟“夫妇相规”的故事可以看出,江妻的一句话,不仅让江一麟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施惠于民,安抚民心,令人折服。同时,又维护了江一麟为官清廉的名声,实在是一种对丈夫爱之深而责之严的明智举动。

“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一人腐败、全家耻辱,一人廉洁、全家幸福。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作为官员要学习江一麟,能够听得进亲人的直言劝谏、从善如流;作为家人应学江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善善相规,施德于民”,使官员时刻廉洁自律,牢记执政为民,让“以德治家、以俭兴家、以廉保家”蔚然成风。(王柯武 记者 蔡文逸 整理)

上饶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实行多病共存患者“一站式”治疗管理

  本报讯 廖玲 记者蒋学华报道:最近,年过八旬的王奶奶肠胃有点儿不舒服,被家人送到了上饶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进行治疗。经过仔细诊疗,医生发现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多发结节、冠心病等疾病。而在以前,对于王奶奶的治疗方案需要多个科室多次会诊才有具体的治疗方案,有了全科医学科之后,便可为王奶奶提供方便快捷又优质的治疗方案,实行了多种病共存患者的“一站式”治疗管理,且结合王奶奶的情况施行个性化、人性化、延续性的综合管理。这是上饶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惠及的一个缩影。

  全科医学科是治疗什么病的科室?全科医学科是一个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康复医学等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理念和医学服务模式。全科医学科还是三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的联系纽带,可为不同病情患者实行分级诊疗,上下转诊。据悉,上饶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配备了17个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面性、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主要帮患者解决反复挂号、不知道该挂什么科、挂错科室等问题。服务的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类:无法确定自己的问题属于哪个专科,例如头晕、胸闷、水肿、腹痛、消瘦、乏力等单一或多个症状并存的患者,全科可以提供系统的疾病诊断、早期识别、治疗或转诊的服务;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患者,比如自己知晓患有胃病、失眠等多病共存的患者,不知到底到哪个科室治疗好,全科可以提供系统的诊疗和服务;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的患者,全科可以提供长期的、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体检或健康咨询的患者,全科可以提供制定体检方案、解读体检报告、健康问题咨询的服务。”全科医学科主任郑文说,全科医学科诊疗的范围比较广,既有无法确定的健康问题(未分化疾病),也有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多病共存的患者,可对他们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评估、全方位诊治、全程管理。该科室的成立切实方便了患者就医,实现了多科问题、一步解决的目标。

走进畲乡风情里

  本报记者 吴淑兰 文/图

  铅山县是江西畲族居民主要集居地,有太源畲族乡和篁碧畲族乡2个畲族乡,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铅山南部山区的太源、篁碧、天柱山、陈坊、湖坊等山地,一般几户或几十户聚居山间小盆地或山间河谷。铅山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从饮食到服饰,从日常劳作到过年过节聚集,都保持着浓郁淳厚的风俗习惯。这是一种最生动、最丰富、最传统的人文景观。

  太源畲族乡成立于1954年,是江西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乡之一。太源畲族约在明嘉靖年间由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建阳、上杭等地迁徙而来,至今已有十八、九代。太源畲族以雷、蓝二姓为主,通用汉语,内部使用畲语,且保留许多古汉语成分,如穿衣叫“着衫”、吃中饭叫“食昼”、筷子叫“箸”等等。年节喜庆,畲族群众喜穿民族服饰,男的大襟褂、偏裆裤,襟边、袖口缀有花边,缝头巾;女的穿绣花裙衫,图案多为各种花鸟及万字纹、云头纹。春节、端午、中秋为畲族三大节日。

  篁碧畲族乡位于铅山县境东南部山区,东邻武夷山镇,西南连福建光泽县司前乡,西北与天柱山乡毗邻,总面积81平方公里。这里竹海林山,风光旖旎,享有“篁天赐柱五千丈,碧海竹涛浪万重”之美誉。畲族从福建迁至篁碧定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簪缨相继,先后有3人中进士,其中有官居翰林院大学士之名流;担任知县以上官职的前后有10人之多。一大批畲汉文化交融的古建筑及自然风光令人称叹。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