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谢大海问答网
2024-05-16 20:58:05

“杏林”对决 花落多家——上饶市第二届“杏林杯”中医经典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

  “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实者,散而泄之’,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血实宜决之,D、气虚宜擎引之,E、泻之于内。”“1号台抢答成功,加十分;2、3、4、5台抢答违规,分别扣十分” ……10月21日,上饶市第二届“杏林杯”中医经典知识竞赛决赛,在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报告厅激烈进行。

  比赛由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办,吸引了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踊跃参与。经过选拔,共有12支代表队参加竞赛,覆盖了全市的县市区。竞赛为期两天,由半决赛和决赛组成。经过半决赛的笔试比赛,6支代表队脱颖而出闯入决赛。决赛设置知识抢答、争分夺秒、心有灵犀、风采展示、机会翻转等5个环节,围绕《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内容设计题库,兼具经典性和时代性,全方位考察参赛选手的中医经典知识水平。

  决赛现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每支代表队的3名选手个个热情饱满,回答踊跃、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中医经典知识基础、过硬的中医专业素养。尤其是抢答环节,选手们个个不甘示弱,拼手速按抢答器,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获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有幸参加‘杏林杯’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作为一名参赛选手,经过半决赛,进入决赛,让自己对中医经典知识更加了解,也从其他参赛队伍中学到了很多临床经验。”来自于德兴市中医院的倪婕说道。不仅是参赛者有收获,台下的观众也受益。“作为一名观众,在台下静看、聆听来自上饶市各个医院优秀的中医师进行才艺大比拼,很高兴,也感到很新奇,使自己更加了解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来自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康复技术班的学生陈楚琰说。

  杏林榜首,花落谁家。在第一天的笔试比赛中,婺源县中医院的汪芳仂勇夺冠军,横峰县中医院的俞菊等两人暂获亚军,广丰区中医院的阮凯凯等3人获得季军。10月21日的竞赛决赛,6支代表队经过半天时间的斗智斗勇决出高下:横峰县中医院代表队一举夺魁,广丰区中医院等两个医院的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二名,玉山县中医院等3个医院的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

  据悉,此项赛事强调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已成为上饶中医人才的“比武场”和“竞技台”,对于发掘和培养,以及激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人民群众信赖的“铁杆中医”意义重大,旨在贯彻落实《上饶市中医药发展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全市营造学习中医经典的浓厚氛围,注重中医思维培养,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全面融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江西)建设。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乡村婺语”微宣讲走进千万家

  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结合,宣讲语言接地气。基层宣讲的听众都是最基层的普通群众,为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清、学得懂,婺源县把每一主题的宣讲时间定在5-10分钟,宣讲以“讲故事”和“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用家乡话讲家乡事,从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浅显的故事入手,通过讲红色故事、讲发展故事、讲家风故事、讲好人故事等阐释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解读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分享个人学以致用的生动实践,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生动温馨的场景讲到村民心里。

  “一人讲”与“众人评”相结合,宣讲理论通俗化。宣讲形式灵活生动了,宣讲内容也要丰富细化。宣讲前,宣讲组组织召开评稿会,由宣讲员个人拟题撰写初稿并进行试讲,其他成员再进行集中讨论、评议和修正,保证理论宣讲的准确,列举故事的生动。在微宣讲结束后,及时听取群众的反馈意见,面对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通过群众的参与和互动,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让党的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传播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具成效。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宣讲范围有广度。除了组织宣讲队员深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现场宣讲外,婺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月还将优秀讲稿拍摄制作成微宣讲视频,在婺源县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展播,进一步扩大宣讲的受众范围,提升宣讲影响力。《三块带血的银元》《曹门星火》《他们眼里的“光”》《情暖石门》等10多个微视频在各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过100万,通过理论阐释类、诵读类、故事类等不同类型的宣讲栏目,把宣讲内容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平快”宣讲视频音频,不断扩大宣讲广度。(詹荣钧  肖维)

让“徽文化大观园”风采依旧

  婺源讯 婺源县借助全域旅游发展态势,针对婺源传统村落的鲜明特色,积极注入财政“活水”,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牵好古建保护“牛鼻子”。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该县财政部门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传统建筑和历史建筑调查、认定、建档、挂牌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农村建房以及古建筑维修补助联审联批会议,及时研究古建筑维修补助及抢救性保护等事宜。截至目前,婺源县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30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古建筑3810处,被誉为“徽文化大观园”。

  打好资金利用“组合拳”。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相关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近年来累计争取和筹措古村古建、传统村落保护资金近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达13亿元。完善和推广“古屋贷”等金融产品,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县古村古建生态产品价值进行核算评估,为古村古建使用权、经营权转让及托管提供准确可行的依据。

  下好绩效管理“先手棋”。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规范绩效目标审核,建立健全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财政资金,确保资金投入与绩效产出相适应,实现专项资金从申报、下达和使用各环节绩效管理全覆盖。同时,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结果运用,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全程指导跟踪,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挂钩,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朱振华 程佳琦)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