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彭万里问答网
2024-05-25 20:53:50

非遗戏曲下乡来

  “听说上泸镇高山绿色蔬菜种的非常多,城里人看了就‘喉落落’(方言,眼馋的意思)。你看,天光老早(方言,一大早),我们艺术团一伙漂亮的堂客(方言,媳妇),刚下车,就到田间地头摘菜来了。”表演者徐秋香手提菜篮子,唱着脍炙人口的上饶非遗民歌《摘菜》走进舞台中间。台上灵动的舞蹈、洪亮的嗓音,响彻云霄,台下观众掌声雷鸣,不时传出叫好声。

  “打开园门,去呀去摘菜,满园的青菜实在叫人爱。”72岁的上泸镇溪北村村民刘大娘一边高兴地拍着节奏一边跟着音乐哼唱。“这种唱法小时候听父辈们唱过,本土特色唱法、家乡的‘味道’,真的很好听。”

  植根乡土,口口相传,山野田畈,樵牧赓和,里巷水边,歌声悠扬。上饶民歌,赣鄱特色,发乎心,寄乎情,长于斯,成于此。曲调纯朴,乡土味浓,质朴淳厚,通俗易懂。上饶民歌的魅力,随信江水西去华夏传扬。据了解,2008年5月,上饶民歌《摘菜》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演出的剧目还有非遗赣剧《洪湖水浪打浪》,弘扬新时代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情景小品剧《惊喜》,以及经典红色歌舞表演。

  据悉,为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泸镇党委政府通过邀请城里的艺术团到乡村演出,目前已举办了四场送戏下乡惠民文化活动。把村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非遗戏曲带到村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文艺表演,极大地满足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让非遗戏曲这颗璀璨明珠在祖国各地生根开花。(陈炜)

上饶经开区 光学老产业释放新活力

日前,一则好消息传来:位于上饶经开区的江西省光学镜头镜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与制定的首个团体标准获批,从侧面证明了在科创氛围日趋浓厚的上饶经开区,光学产业的实力与日俱增。

此次获批的团体标准为《桌面视远式电子显示设备技术规范》,是由北京耐德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光学镜头镜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江西德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已于去年年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近视防控领域首个桌面视远式电子显示设备的技术标准,为推动远像近视防控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参考标准。

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的施学良在江西省光学镜头镜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全程参与了标准制定。施学良告诉记者,从立项到获批,桌面视远式电子显示设备的标准制定历时1年,涉及11项定义和近20项技术参数,不少指标都等于或高于对应的国家标准。在高新技术领域,一个技术标准往往决定一个行业的技术路线。

从过去从事光学镜片冷加工的产业链前端到现在覆盖元器件和光电整机生产的产业维度,上饶经开区光学“老产业”正焕发“新活力”。

走进江西德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组立、装调、测试等各条生产线有序运行,穿着全套防尘服的员工正在一个个精密仪器前认真操作。“自去年10月垂直起量以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万元。”公司负责人罗岱指着一个黑色显示器介绍:“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产品远像光屏,是一款护眼‘黑科技’,通过数字成像和光学自由曲面技术,在30CM的显示器内,可投射出3-5米之外60-100寸的高清虚像。”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西德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北京耐德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获得了最新科研成果的支持,所生产的远像光屏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随着未来产线的进一步扩大,能够为更多青少年提供视力防护产品。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聚集。”上饶经开区光学产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光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加速聚集,充分发挥光学检验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转化的“堵点”。

据了解,目前,光学检验中心将成为江西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学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承担单位,负责组织光学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各项标准的试验验证及制修订工作,并积极助推申报国家级质检中心。

葡萄架下绘“丰”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25日一大早,赵小珍便将刚刚从果园采摘下的葡萄送到市区的客户手中。“我们的葡萄采摘期有两个多月,连日来订购的人很多,送货都来不及。”赵小珍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告诉记者,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赵小珍与丈夫周志勇在广信区湖村乡石嘴村种植着一片葡萄园,今年葡萄大丰收,让他们喜笑颜开。

  走进葡萄园,只见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沉甸甸、圆鼓鼓的翠绿色的葡萄缀满枝头,传递着热烈的“丰收信号”。

  “搞农业种植,有艰辛有汗水也有喜悦。”现年51岁的周志勇感慨万分。2016年,周志勇到澳大利亚出差,在展会上看到了“阳光玫瑰”葡萄,品尝之后觉得口感特别好。回来后,得知成都有种这个品种葡萄,便萌生了返乡种植葡萄的想法。说干就干,联系好对方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参观学习。2017年上半年,夫妻俩投资460万元,在湖村乡的石嘴村与库前村流转了216亩土地,建大棚种“阳光玫瑰”葡萄。第一年种植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第一批苗木根系不发达。2018年,周志勇进行了补苗重栽,并从成都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疏果、整形。那一年,部分存活下来的苗木开始挂果,产量2万多斤。“当时上饶市场没有这个品种的葡萄,物以稀为贵,论串卖的,最高的可以卖到80多元一串。当年销售额便达到了60多万元,价格高、市场好更坚定了我继续种植葡萄的信心。”周志勇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便全身心地当上了“新农人”。

  2020年,葡萄开始大面积挂果,年产量达到了15万斤。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但年销售额仍达到了300多万元,这让夫妻俩看到了“钱”景。“今年的产量预计达到30余万斤,按市场价计算,销售额可以达到400万元以上,除了本地采摘以外,主要销往国内一些大型商超以及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市场。”周志勇乐呵呵地说。

  葡萄园在给周志勇夫妻带来“甜蜜”生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库前村、石嘴村32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71岁的库前村人赵有荣在果园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可以增收4万余元。“我在这里做事,既可以照顾到家中92岁的老父亲,又可以挣得一笔收入,还能锻炼身体,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下一步,我想把大棚改良,种出品质更为优良的葡萄,让上饶人吃上更美味的葡萄,同时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望着眼前的好“丰”景,周志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