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德茂问答网
2024-05-14 19:25:07

小剧团激活大能量 传统戏展现新魅力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近日,余干县黄金埠胡家洲村的休闲广场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弋阳县庆丰赣剧团在此连演了七天八晚大戏,为群众送上了《双龙会》《闹天宫》《绣花女》等经典曲目。舞台上,演员们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台下,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庆丰赣剧团创建于2012年,一直秉承“挖掘与保护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戏曲艺术”的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人民娱乐生活之中,常年活跃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露天舞台,成为各地乡村百姓十分欢迎的剧团。

  团长王建亮自小对戏曲有着浓厚兴趣,15岁就踏上了学戏之路,一路从“配角”到“台柱子”,再到弋阳腔市级非遗传承人,最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剧团。在很多民营剧团普遍经营困难的形势下,不少剧团或举步维艰,或已悄然消失,但庆丰赣剧团却走出了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他四处奔波为演员争取演出机会,动足脑筋创排新戏。王建亮告诉记者,他们淡季的时候在家排练新戏,忙的时候一天连续演出3场,在常年的“赶场”演出中,团队辛苦奔波,却从无人抱怨。“多年来,大家就是凭借一份对戏曲的热爱和一股永不言败的倔劲,用心用情唱好每一场戏。”

  “刚刚这个动作你们要注意要领,不要太僵硬,争取在演出时发挥出最好状态。”趁着演出空隙,王建亮在后台为演员们指点动作。王建亮每年都在编排新剧目,他说,为了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近几年,剧团先后创作了大型新编历史剧赣剧《了凡知县》、弋阳腔《投文走雪》,复排了赣东采茶戏《小放牛》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经典节目。这些精良的剧目雅俗共赏,老百姓喜闻乐见。较高的演出水准和丰富的剧目,为庆丰赣剧团打开了庞大的演出市场。每年,王建亮都要带着剧团出演600多场戏,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作为一家民营剧团,庆丰赣剧团有着不俗的表演实力:2016年11月参加江西省第十届玉茗花戏剧节展演两人获表演二等奖;2017年获得国家文化部与财政部“全国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奖励,并荣获“第四届赣浙闽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最佳表演奖、“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表演类三等奖”等荣誉;复排的赣东采茶戏《小放牛》参加了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2年新编历史剧赣剧《了凡知县》荣获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并承接2022年度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进行濒危剧种赣东采茶戏保护传承,是我市现存的唯一一个能正常演出赣东采茶戏的民营院团。

  “下个月,我们剧团将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参演单位,受邀参加全国优秀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提起这份殊荣,王建亮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在磨难中守护亲情 ——记2023年第三季度“江西好人”杨秀英

信州区东市街道南门路社区居民杨秀英历经苦难守护亲情,她的事迹被邻里传为佳话,广为称赞。她也因此先后荣获2023年上半年度“上饶好人”、2023年第三季度“江西好人”等荣誉。

杨秀英1995年丈夫不幸患病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杨秀英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着3个孩子,轧米粉、卖米粉、卖早点、送货、摆摊……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她用自己小小的肩膀为孩子们筑起了家的港湾。十几年后,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他们的生活逐渐安稳。

然而2008年,丈夫的二哥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患有智力残疾的大哥黄毛毛顿时没有了依靠,无妻无子的他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身上也脏兮兮的。此时,杨秀英的3个孩子都还未参加工作,家里老人也需照料,但她还是毅然挑起了照顾黄毛毛的重担。

因为不住在一起,杨秀英每天要将三餐送到黄毛毛住处,照看着他吃完饭。每日清晨,给他打水刷牙洗脸、穿衣洗衣……照料完黄毛毛,杨秀英才匆匆去忙自己的事情。忙完一天的工作,杨秀英晚上还要到黄毛毛的住处,烧水帮他擦洗身子、洗脚泡脚,并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杨秀英坦言,男女有别,刚开始照顾他也感到别扭。“但一想到没了我,大哥更无人可管,我就又坚持了下来。”有时候,杨秀英担心黄毛毛晚上好动睡觉不安稳,还会到他家中去看看他有没有盖好被子,怕他掉下床又用椅子拦在床沿。

2022年底,黄毛毛因病情加重住进医院。杨秀英不顾自己也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拿着他的生活用品就走进了医院。面对瘫痪在床的黄毛毛,她动员孩子们一起照顾大伯,耐心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几个人不分昼夜地轮流守着。黄毛毛无法下床,杨秀英就把饭菜送到他嘴边;为了让黄毛毛在床上舒服些,她每天为他擦拭身体、给他按摩,直至2023年1月,黄毛毛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如今,杨秀英含辛茹苦培养出的3个孩子均已获得硕士学位,一家人幸福美满。

龙灯耀龙年 欢乐庆元宵

“火龙”穿行在山道上。

敲锣打鼓抬着龙头穿村而行。

游客举着“小龙”在祠堂留影。

村民扛起板龙灯前往“起灯”。

村民专心致志地制作“龙身”。

一条巨大的板龙灯在池塘边盘旋。

占淑英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德兴市新岗山镇占才村龙灯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正月舞龙灯是该村历年的习俗。2月17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在欢乐的锣鼓声中,一条长达280米,由120张板凳组成的板凳龙灯精彩亮相。龙灯队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他们平日在地里务农、在工厂做工,每到传统佳节,一条长龙把村里人的快乐紧紧联系在一起。龙灯舞到谁家门口,谁就放鞭炮迎接龙灯,以求新的一年家人身体健康,生活红红火火。这种民俗文化已自然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占才的“板龙灯”俗称“桥板灯”,也叫“孝龙灯”,一般是由头灯、子灯和尾灯三部分组成。它用竹子、彩纸扎成高大的龙头、虎尾,以各板花篮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组成龙身。龙头高约3米,制作非常精巧,龙额当中有个醒目的“王”字,龙口含珠,长长的龙角上披挂着大幅红布,威武壮观。尾灯一般是老虎造型的灯,长约4米,高约2米,内燃数支蜡烛,因为惯性的原因,所以须由力气大的人在后面压轴。龙灯会会长王新发介绍,舞龙艺术本身就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所以更像是劳动者的艺术,往往舞龙场上的强者都会成为生产劳动中的佼佼者。

“舞龙时要记住,要让整个龙虎虎生风,这样才有龙的气质,舞龙的人有了精气神,龙才会栩栩如生。”头天上午排练时,王新发细心指点着刚加入的新队员。随着龙身的上下翻动,龙头盘转,上下翻飞跳跃,明快的节奏让训练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努力跟上步点、让龙的身体尽量舒展,不要蜷成一团!”没有锣鼓的伴奏,节奏全靠嗓子来喊,身体也必须随着龙身的起伏闪转腾挪,这对表演者的灵巧度和协调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王新发说,不少才参加训练的队员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舞龙者的技巧、耐力、节奏感全是在这枯燥的训练中一再经过反复锤炼,才能取得进步。

“一二三,起灯!”在领队的一声令下,队员们齐心合力抬起龙灯,周围群众欢呼喝彩,锣鼓鞭炮响彻云霄。迎灯的队伍首先沿村而行,再到村中的“莲花塘”绕行三圈,以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板龙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灯场面是“打旋”,也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板龙灯有十几斤重,可上百多板连在一起,在宽阔的街道、大桥、河滩上蜿蜒缠绕,盘旋腾舞,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乐不可支,把迎灯活动推向了高潮,尽管舞龙灯的小伙子们个个汗流浃背,但大家都喜笑颜开。

占才板龙灯,不仅舞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增添了山村浓浓的喜庆气氛,而且舞龙灯让勤劳、纯朴的乡人更加团结,村风也更加和谐。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