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德茂问答网
2024-05-24 12:31:57

梁桂在上饶调研时强调 围绕产业发展做好职业教育大文章 突出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市委副书记、市长邱向军,市委常委、副市长帕塔尔·胡加买提,副市长祝美清先后陪同调研。

  近年来,我市聚焦培育农业首位产业及主导特色产业,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更强内生动力,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梁桂先后深入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横峰县莲荷乡夏阳村、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弋阳县葛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葛河之心产业园,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实地了解我市“两山”转换、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他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让“颜值高”的绿水青山变为“成色足”的金山银山;要补齐短板,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促进财政增收的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做大做精特色产业集群,更好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到横峰县葛源镇青苗实验小学、弋阳县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和弋阳中专(上饶实训基地)、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梁桂详细了解我市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校地合作办学工作以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坚持高位推动、协同联动、督导促动,补齐短板弱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要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功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乡村教育提质升级;要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上进一步拓宽思路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行业和企业办学,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瞄准上饶产业发展增量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打造一批优势专业,让更多教学科研成果应用在上饶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上。

  调研期间,梁桂还前往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实地参观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陈云在全市“大抓基层年”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强调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 加快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报讯 记者陈绍鹏报道:2月24日下午,全市“大抓基层年”活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市委书记陈云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加快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加快构建新时代上饶基层治理新格局。

  市委副书记、市长邱向军主持,市委副书记郭素芳解读了《中共上饶市委关于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实施方案》;任海斌、陈冰、帕塔尔·胡加买提、吴树俭、杨建林、祝美清、郭峰、胡心田、诸立、徐宏、张继田、孔先锋出席。

  陈云指出,开展“大抓基层年”活动,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增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是营造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党建引领更加过硬、治理能力更加过硬、风险防范更加过硬、为民服务更加过硬。

  陈云要求,要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走前列”行动,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过硬干部队伍、一流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基层基础不扎实、不牢固等问题;要深入实施“社会治理一体化”行动,建设“实体化”平台,做实“网格化”管理,坚持“系统化”推进,注重“数字化”赋能,着力解决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有欠缺等问题;要深入实施“风险隐患大化解”行动,坚决防范政治风险,狠抓矛盾纠纷化解,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筑牢公共安全防线,着力解决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化解能力不强等问题;要深入实施“为民服务在身边”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优化公共服务,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够牢、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

  陈云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分解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安排;要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狠抓督导检查,倒逼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陈云还就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邱向军在主持时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确保活动有力有序、高质高效推进;要细化目标严落实,配齐配强基层力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大抓基层年”活动打造成为创先争优的示范工程、党员群众的满意工程;要严督实导优成效,坚持日常督导和专题督导相结合,真正把群众关心的事情抓实、把群众满意的事情做好、把群众受惠的事情办成,进一步汇聚“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磅礴力量。

给国产大飞机研发轻盈“心脏瓣膜”

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策划/常新 徐小江 陈华英 统筹/钱怡 查九星 蔡文逸 文图/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日前,记者走进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几百片采用近净成形工艺制备的钛铝合金叶片闪动着银光,正进行着最后的质量检验工序。钛铝合金熔液具有熔点高、活性高、过热度低、流动性差的特点,因此异形曲面、薄壁结构的钛铝合金叶片一度被认为不可能通过近净成形的工艺制备,华钛瑞翔的科研人员却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华钛瑞翔成立于2020年,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公司,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约1.1亿元,由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杨锐带领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团队筹建,并落户于太仓航空新材料创新园,是一家专业从事轻量化、耐高温航空材料和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心脏”,而涡轮叶片被称为航空发动机的“心脏瓣膜”,制备叶片的材料直接决定了航空发动机的动力。华钛瑞翔公司总经理刘荣华介绍,他们采用的钛铝合金密度是传统的镍基高温合金密度的一半,在600℃至8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耐蚀性能以及优异抗蠕变、抗疲劳性能。钛铝合金叶片部分取代镍基高温合金叶片可实现发动机大幅减重,使用钛铝合金叶片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可使燃油效率提升20%、噪音降低50%、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80%。

“钛铝合金正在成为发动机叶片的未来,像英国Rolls-Royce、美国GE、美国Pratt & Whitney、法国Snecma以及德国MTU全球五大著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都在竞相追逐这个新赛道。”刘荣华说,相较于国外的“先发制人”,国内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且长期缺少核心技术的支撑。面对西方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封锁,立足国内研制、生产钛铝合金叶片等核心零部件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想要实现,就一定要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华钛瑞翔原创团队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十几年,相继攻克了一道道钛铝合金叶片近净成形的技术难题,制备了世界上第一个一体成型的钛铝合金低压涡轮叶片,且完成了覆盖一个大修周期的1750次模拟飞行循环考核试验。

“这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耐心的征程。我们的钛铝合金叶片完全依靠自主创新,不仅解决了‘卡脖子’难题,而且实现了业界技术领先。”华钛瑞翔总工程师崔玉友说,相较于欧美国家采用传统机加工的生产方式,华钛瑞翔在制备钛铝合金叶片方面具有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未来批量化生产后,华钛瑞翔制备钛铝合金叶片的成本可比欧美国家的降低一半。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钛瑞翔不仅实现了人才自主培养、技术自主研发,而且公司的生产设备已经100%完成国产化。“以前许多公司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如今我国已经到了自主技术创新阶段,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在研发生产中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刘荣华说,目前,华钛瑞翔已具备年产6万片航空发动机叶片及500吨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能力,目前正在为进一步扩大批量化生产能力而努力。

“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再到‘产品货架’,每一步都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检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们有耐心和信心为国产大飞机出一份力。”刘荣华说。

【权威解读】

立足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太仓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航空航天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得益于太仓的制造业基础和人才政策,在落户一年多的时间里,华钛瑞翔完成了核心技术骨干团队的组建,完成了人才自主培养和技术自主研发,并完成了钛合金精铸生产线的搭建和贯通。华钛瑞翔的发展历程也是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太仓立足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去年末,太仓航空航天企业超120家,112家企业入选苏州优选培育库,3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12.6亿元,同比增长4.8%。太仓聚焦航空关键零部件、航空机载系统、航空配套装备、航空新材料、商业航天、通用航空及无人机、航空航天服务等重点领域,成功引进吉太航空、北航天航长鹰太仓总部基地等一大批产业链优质项目,持续擦亮“做航空航天、到太仓”产业名片。

接下来,太仓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商飞对接合作,吸引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布局生产、维护、物流基地;提升与西工大太仓校区、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的层次,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展示中心,把它打造成为宣传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产业招商的展示阵地;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相关链接】

苏州是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制造业重镇。近年来,苏州始终走在江苏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时指出这里“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制造业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苏州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加快推进数实融合,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规模超万亿,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