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黄强辉问答网
2024-05-26 07:25:05

打造对外开放“强磁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我市商务系统坚持强化区域合作,深化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打造区域合作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开放。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推动产业体系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与松江、浙大控股等打造区域合作平台,共建科创飞地及产业园区。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深入构建统一大市场,做好各项经贸活动后半篇文章,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强通道建设,深入与温州、金华物流合作,推动多式联运,全面推进上饶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引导国际陆港招引更多物流项目。促进商贸市场繁荣,发展壮大线上商贸企业,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推动大宗商品消费,筹备好首届中国名小吃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国饶帮菜美食文化节。持续推动商务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行外贸新业态。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会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小斌表示,“全市商务系统将围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等指示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葡萄架下绘“丰”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25日一大早,赵小珍便将刚刚从果园采摘下的葡萄送到市区的客户手中。“我们的葡萄采摘期有两个多月,连日来订购的人很多,送货都来不及。”赵小珍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告诉记者,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赵小珍与丈夫周志勇在广信区湖村乡石嘴村种植着一片葡萄园,今年葡萄大丰收,让他们喜笑颜开。

  走进葡萄园,只见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沉甸甸、圆鼓鼓的翠绿色的葡萄缀满枝头,传递着热烈的“丰收信号”。

  “搞农业种植,有艰辛有汗水也有喜悦。”现年51岁的周志勇感慨万分。2016年,周志勇到澳大利亚出差,在展会上看到了“阳光玫瑰”葡萄,品尝之后觉得口感特别好。回来后,得知成都有种这个品种葡萄,便萌生了返乡种植葡萄的想法。说干就干,联系好对方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参观学习。2017年上半年,夫妻俩投资460万元,在湖村乡的石嘴村与库前村流转了216亩土地,建大棚种“阳光玫瑰”葡萄。第一年种植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第一批苗木根系不发达。2018年,周志勇进行了补苗重栽,并从成都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疏果、整形。那一年,部分存活下来的苗木开始挂果,产量2万多斤。“当时上饶市场没有这个品种的葡萄,物以稀为贵,论串卖的,最高的可以卖到80多元一串。当年销售额便达到了60多万元,价格高、市场好更坚定了我继续种植葡萄的信心。”周志勇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便全身心地当上了“新农人”。

  2020年,葡萄开始大面积挂果,年产量达到了15万斤。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但年销售额仍达到了300多万元,这让夫妻俩看到了“钱”景。“今年的产量预计达到30余万斤,按市场价计算,销售额可以达到400万元以上,除了本地采摘以外,主要销往国内一些大型商超以及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市场。”周志勇乐呵呵地说。

  葡萄园在给周志勇夫妻带来“甜蜜”生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库前村、石嘴村32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71岁的库前村人赵有荣在果园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可以增收4万余元。“我在这里做事,既可以照顾到家中92岁的老父亲,又可以挣得一笔收入,还能锻炼身体,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下一步,我想把大棚改良,种出品质更为优良的葡萄,让上饶人吃上更美味的葡萄,同时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望着眼前的好“丰”景,周志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那一抹“横峰红”

  1925年夏,在北师大求学的黄道利用暑假回到横峰,以“宣传革命,吸收人才”为宗旨,成立了横峰第一个革命团体“岑阳学会”,并创办了《岑阳月刊》,播撒革命的火种。

  1926年,中共横峰支部成立,1927年,方志敏调横峰任区委书记。同年12月,震撼信江流域的横峰年关暴动在楼底兰家爆发。革命群众打土豪、烧契据,革命势不可挡,党组织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

  在“窖头会议”成立的党的五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横峰区委将姚家垅、青板桥、下坊、葛源、篁村一带的农民革命团,与弋阳九区的农民暴动武装联合组成六路纵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弋(阳)横(峰)大暴动,初创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1929年10月26日,横峰赤卫队配合赣东北红军攻克县城。革命风暴瞬即席卷莲荷、上畈。至此,横峰各乡村均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全红县。在党的领导下,横峰人民紧紧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建立了工会、共青团、贫农团、赤卫队、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革命武装,全民参战。根据地日益巩固,为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在横峰设立首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里是“方志敏式”的根据地。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农民武装暴动开始,采用波浪式前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进。

  从暴动的农民革命团中诞生了军队。1928年4月,赣东北正规红军诞生,由20条枪发展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而后又由一个军壮大为两个军:红十军、红十一军。而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从弋横苏区,到信江苏区,到赣东北苏区,到闽浙赣苏区,直至闽浙皖赣苏区。再次,进行了土地革命。苏维埃掌握了政权后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革命政权建设的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理论的具体体现。因而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毛泽东同志称赞“赣东北的同志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

  这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地处中央根据地的右翼,紧邻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承担着护卫中央根据地的重任。在第五次反“围剿”最困难的时候,方志敏毅然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兵锋直指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在前有堵截后无支援的境况下,转战数月,以区区8000人马牵制国民党20万兵力,有力地掩护了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粟裕率领跳出包围圈的数百人红军先遣队先头部队,在横峰新篁的槎源坞整编成挺进师,转战赣浙闽、浙西南,同幸存的皖浙赣、闽北等地红军一道,各自坚持3年游击战争,后发展壮大为新四军的一部分,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粟裕将军也成长为我军一代“战神”。

  这里是苏维埃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方面,更具独创性。根据地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繁荣经济,发行股票,开展对外贸易;多次从财力上支援党中央及中央苏区,送去大量黄金和白银,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堪称典范。

  横峰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辈,在这片红土地上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活跃跃的创造”。横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全县5800余名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与贡献彪炳史册,他们的可歌可泣革命事迹被后人所铭记。全县革命遗址8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飘扬着鲜艳的“横峰红”。

  (姚贵木 记者 蔡文逸 整理)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