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国柱问答网
2024-05-16 23:10:52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饶市代表团审议相关报告

本报讯 记者陈绍鹏 蔡霞报道:1月25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饶市代表团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关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伟,市委书记陈云,市委副书记、市长邱向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高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艳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继田参加审议。

审议中,大家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充分体现了紧跟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律需要实际的特点,彰显了政治机关的高站位、权力机关的高效能、工作机关的高水平、代表机关的高标准。省法院工作报告和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工作成绩亮点纷呈,回应群众期待真诚务实,谋划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政治建设有高度、服务大局有力度、司法为民有温度、公正司法有尺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矢志不渝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主动作为。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四个报告,完全赞成。

李高兴表示,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紧扣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作风大转变,促进工作大落实,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决定和代表等工作,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用实干实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饶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郑艳斐表示,下一步,将以学习宣传贯彻省两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上饶实际,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点,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为推动上饶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徐宏表示,上饶各级法院及全体干警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狠抓政治建设、为民服务、公正司法等各项工作,深化推广“联村法官+”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饶篇章贡献法院力量。

张继田表示,上饶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抓前端、治“未”病,重点做好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群体保护工作,做实做优公益诉讼,为上饶司法公正站好岗、担好责、履好职。

当天,上饶市代表团还审议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草案修改稿;审议表决了各项决议草案;推选了监票人,酝酿、讨论了候选人名单。

回乡创业 致富有“鹿”

  养殖梅花鹿,基地负责人朱祥春返乡走上特色致富路。在黄家新屋村后山上,朱祥春别出心裁在这里养殖了300余头梅花鹿。靠着采割鹿茸、繁殖小鹿,通过售卖鹿茸、鹿血、鹿肉等鹿副产品,朱春祥一家在新屋山里致富。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角、鹿筋、鹿胎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些都能卖钱。由鹿血制成的鹿茸血酒更是因其良好的保健效果深受客户的喜爱。”朱祥春说,鹿茸一年割两次,一头成年公鹿每年能收获4斤多的鹿茸,这一项收入就很可观。而且梅花鹿很好养,很少生病,吃树叶、草料等东西,都是农村常见的,花费不大。要注意的是梅花鹿爱干净,要经常清扫保洁。

  今年46岁的朱祥春,以前在江苏浙江等地长年打工,了解到养梅花鹿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他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并亲自到东北考察学习养鹿技术。2013年,他从东北引进了18头梅花鹿在家里进行试养,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到2016年他投资120万元,围网山地面积600多亩,逐步发展了规模化梅花鹿养殖。四季更迭,通过10年的摸索,朱祥春对梅花鹿的习性越来越熟悉,养殖、割鹿茸、繁育各个环节的技术都了如指掌,他也从梅花鹿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如今,他不仅建起了燕熙康梅花鹿生态养殖基地,还成立了江西燕熙康牧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集梅花鹿生态养殖、销售和鹿产品加工的“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后期琢磨着扩大一些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梅花鹿养殖中,让浑身是宝的梅花鹿带领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谈起未来,朱祥春信心满满。

  (陈典平)

龙灯耀龙年 欢乐庆元宵

“火龙”穿行在山道上。

敲锣打鼓抬着龙头穿村而行。

游客举着“小龙”在祠堂留影。

村民扛起板龙灯前往“起灯”。

村民专心致志地制作“龙身”。

一条巨大的板龙灯在池塘边盘旋。

占淑英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德兴市新岗山镇占才村龙灯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正月舞龙灯是该村历年的习俗。2月17日是农历正月初八,在欢乐的锣鼓声中,一条长达280米,由120张板凳组成的板凳龙灯精彩亮相。龙灯队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他们平日在地里务农、在工厂做工,每到传统佳节,一条长龙把村里人的快乐紧紧联系在一起。龙灯舞到谁家门口,谁就放鞭炮迎接龙灯,以求新的一年家人身体健康,生活红红火火。这种民俗文化已自然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占才的“板龙灯”俗称“桥板灯”,也叫“孝龙灯”,一般是由头灯、子灯和尾灯三部分组成。它用竹子、彩纸扎成高大的龙头、虎尾,以各板花篮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组成龙身。龙头高约3米,制作非常精巧,龙额当中有个醒目的“王”字,龙口含珠,长长的龙角上披挂着大幅红布,威武壮观。尾灯一般是老虎造型的灯,长约4米,高约2米,内燃数支蜡烛,因为惯性的原因,所以须由力气大的人在后面压轴。龙灯会会长王新发介绍,舞龙艺术本身就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所以更像是劳动者的艺术,往往舞龙场上的强者都会成为生产劳动中的佼佼者。

“舞龙时要记住,要让整个龙虎虎生风,这样才有龙的气质,舞龙的人有了精气神,龙才会栩栩如生。”头天上午排练时,王新发细心指点着刚加入的新队员。随着龙身的上下翻动,龙头盘转,上下翻飞跳跃,明快的节奏让训练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努力跟上步点、让龙的身体尽量舒展,不要蜷成一团!”没有锣鼓的伴奏,节奏全靠嗓子来喊,身体也必须随着龙身的起伏闪转腾挪,这对表演者的灵巧度和协调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王新发说,不少才参加训练的队员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舞龙者的技巧、耐力、节奏感全是在这枯燥的训练中一再经过反复锤炼,才能取得进步。

“一二三,起灯!”在领队的一声令下,队员们齐心合力抬起龙灯,周围群众欢呼喝彩,锣鼓鞭炮响彻云霄。迎灯的队伍首先沿村而行,再到村中的“莲花塘”绕行三圈,以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板龙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灯场面是“打旋”,也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一板龙灯有十几斤重,可上百多板连在一起,在宽阔的街道、大桥、河滩上蜿蜒缠绕,盘旋腾舞,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乐不可支,把迎灯活动推向了高潮,尽管舞龙灯的小伙子们个个汗流浃背,但大家都喜笑颜开。

占才板龙灯,不仅舞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增添了山村浓浓的喜庆气氛,而且舞龙灯让勤劳、纯朴的乡人更加团结,村风也更加和谐。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