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刘永问答网
2024-05-26 07:33:03

让群众幸福感“升级”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补足民生短板、精细城市管理,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物业管理、保交楼等工作,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群众幸福感不断“升级”。   “老旧小区”变“新花园”   “小区现在环境好多了,车辆停放有序,路面平整,还加入了很多景观,每天心情都很好。”家住江光小区的潘奶奶对小区的变化十分满意。走进小区,照片墙、巨型相机模型等景观映入眼帘,这些体现“江光”历史文化元素的创意都来自“老江光人”的建议。   江光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既注重“面子”——针对小区私搭乱建、飞线充电、停车占道、绿化品质不高等痛点和难点主动出击,推进硬件和配套设施系统提升;也注重“里子”——鼓励小区居民成为“设计师”,根据居民的需求“按需定制”。   这是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我市共有城镇老旧小区598个,涉及149027户6580栋。2019年我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57个,涉及4676栋94292户居民。   老旧小区的改造使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质的提升,这离不开我市一系列高效举措。在改造前期,通过入户调查、宣讲政策、召开听证会、准确掌握每个老旧小区的难点问题,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改造过程中,注重“面子”,更注重“里子”,对楼体楼道粉刷、道路硬化补修、绿化培植补植等“面子”工程,做到精细、精致、精美。   同时,实施“里子”工程,更换陈旧管网、疏通排污管道,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加装电梯63台;提出“一居有一品,处处是亮点”思路,为老旧小区改造注入文化元素。如德兴聚焦矿冶文化,彰显铜都古韵,改造了银山矿、朱家坪小区;铅山打造古镇特色,改造了河口古镇城东社区;万年弘扬稻作历史文化,改造了新华小区。   “小物业”撬动“大民生”   “之前化粪池下水管道有点堵,居民向社区反映之后,第二天社区就着手解决了。”家住广丰白鹤畈社区的居民杨水生对社区的变化感触很深。“我在这里住了14年了,以前我们小区路面破损、墙面老旧,现在路面全换了柏油路,墙面也粉刷一新,还增加了停车位和不锈钢晾衣架,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变化很大。”   广丰白鹤畈社区党委优化网格管理,将网格与小区党支部深度融合,使“小网格”变身党建工作“大平台”,更好服务“大民生”,实现“党建+网格+物业”与民生工程融为一体,社区党建由过去的“独角戏”变为了“大合唱”。   物业管理是城市治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我市聚焦社区治理难题破解,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服务中,为物业管理注入动力,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的社区有320个,建立党组织的物业服务企业92个,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的业主委员会665个,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的业主委员会354个。   组建由“网格员+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物业先锋队,协调解决小区路面破损、停车难、充电难、绿化破损等问题3000余件。同时,构建起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辖区治理力量“1+3+N”协调运行机制。今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256次,为社区群众解决矛盾问题638个,有效化解社区纠纷。   保交楼化身“定心丸”   “感谢保交楼政策让我顺利接到了新房,小区环境优美,安保设施完善,我非常满意。”今年,上饶市民张女士拿到了新房钥匙。张女士所购房屋位于城区三江片区,因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周转等原因曾导致楼盘施工一度放缓,后经市职能部门多方协调,施工有序推进。   保交楼,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房子交付的是“民生”,稳定的是“民心”。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保交楼政策,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成立了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设立资金共管账户,把攻坚化解问题楼盘作为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制定“一楼一策”方案,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目前,在专班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多方协调推进下,全市各保交楼项目正按施工节点有序推进,力争2024年前分批次全部完工。截至目前,全市保交楼项目已交付7799套,交付率达66.38%。预计年底前全市完成保交楼任务8571套,交付率达72.9%。

广信区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广信讯 进入汛期以来,广信区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防汛总目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从落实各项防汛责任,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着手,全力备战,进一步筑牢防汛“安全堤”。

该区制定并下发了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先后多次召开了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防汛机构调整、防汛责任制落实、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区各水库、山塘、山洪灾害重点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全覆盖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防汛职责。目前,全区21个乡镇街道、198个行政村(社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均制定完毕。

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该区强化汛前检查,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整治。该区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汛前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4年全区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单位自查、行业检查、防指挂点单位督查”三个层次,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逐项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对重要风险隐患进行跟踪督办,对一时不能整改完成的,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度汛方案及抢险应急预案,坚决防止“带病入汛”。

该区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原则,采取区、乡两级储备方式,全力做好防汛物资、队伍准备,全面落实应急保障,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确保全区安全度汛。目前,全区储备防汛抢险舟、橡皮艇、发电机、抢险照明灯具、救生衣、救生圈、麻袋、编织袋、救生抛投器等防汛物资4万余件。与此同时,为切实做好防汛抢险技术指导,组建了由10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区本级水利防汛抢险专家组,成立了23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备战状态,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黄宗振)

婺源“花海景观”激活“美丽经济”

婺源讯 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让婺源旅游持续红火。春花烂漫、老屋新生,婺源县在赏花经济、古村保护和民俗演出等方面推陈出新,全季全域全时的旅游新业态日渐形成,花海景观激活美丽经济。

在有着“中国四大花海”美誉的江岭,眺目远望,油菜花层层叠叠。金色花海与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绚丽的春光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今年婺源有13万亩油菜花盛开,当地采取早熟、中熟、晚熟的品种种植,来延长油菜花期。

该县还不断挖掘油菜花背后的文化内涵,新增文创产品、主题小火车等种种体验场景,让赏花从消费美景转变为消费文化。“这次来婺源不仅看到了油菜花,还看到了独特的徽派建筑,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创产品,这次玩得还挺开心的。”上海游客洪婕由衷赞叹道。

除了自然美景,该县还把油菜花融入当地文化进行全方位演绎。月色星空为大幕,河流山川作舞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分为冬、秋、夏、春四个篇章,其中春季“蝶韵”一幕,一万平方米的舞台出现油菜花的壮美景致,让所有观众仿佛置身花海之中。演出的火爆为附近的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剧场里饰演船夫的祝根华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几年前,他在“梦里老家”演艺小镇应聘成为了演员,这一演便是1000多场。 “我以前就是当地的渔民,现在在梦里老家景区演船夫,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一个月也有几千块。这搁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祝根华高兴地说。

同样从花海经济中找到获得感的还有篁岭村的村民。油菜花季里,每天都有数万的游客来这里探访古村、寻芳花海。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现在年接待过百万人次的古村在十年前却是一个即将凋敝的村庄。为了让花海与村庄的观赏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地显现,该县投入1200万元建设移民新村,对篁岭的320名村民实施整体搬迁。新村换老村,总投资6亿多元的篁岭旅游开发项目随之启动。如今,“修旧如旧”的老屋与周围的花海景观形成美丽的乡村风景,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来赏花,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来创业了。村民曹加祥拿出80万元,将自家3层小楼改造成民宿客栈,很受欢迎。

据了解,婺源县以花为媒,文旅赋能,设立专项奖励资金150万元,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油菜花,以种植风景的理念种植油菜花,打造全域旅游的新思路,通过赏花游催生出“美丽经济”。今年油菜花赏花季,婺源县预计接待游客超53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胡志骅)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