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谢大海问答网
2024-05-27 18:40:20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上饶样板” ——访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河

“林草兴则生态兴。我们将对标对表市委五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守护好上饶生态本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以实干实绩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饶篇章贡献林业力量。”日前,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紧盯“清零”“减半”,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林业局将以存量问题动态“清零”、增量问题逐年减半为目标,优化上饶林业云平台,发挥预警监测作用,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持续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优质高效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按照案件查处、林地回收、追责问责“三到位”要求,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进各类森林问题查处和整改,不断强化资源管理。

紧盯“源头”“质量”,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林业局将继续深化《江西省林长制条例》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和贯彻落实,营造林长制工作浓郁氛围;继续深化下级林长汇报、林长办主任点评、上级林长现地办公的巡林交办会制度,落实“四单一函”和“五个一”要求;继续深化“源头有人巡、后台有人盯、事件有人查、责任有人担”的闭环管理模式,全力做好“打造林长制升级版”试点。

紧盯“融合”“转换”,进一步壮大林业经济。林业局将持续贯彻执行《上饶市贯彻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实施意见》,构建以“江西山茶油”“上饶山茶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的品牌体系,全力推进以三产为引领的油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落实落细中办、国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开展种树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林业规模经营、林业产业发展等改革试点,推广德兴、婺源林地林木流转、森林赎买经验做法,深化中林赣投合作,发挥央企、国有企业和林场主力军作用,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壮大林业经济。

紧盯“重点”“弱项”,进一步提升防灾能力。林业局将建立年度拟实现拔除疫情、无疫情和重点预防区涉及乡镇(街道)党政主官松材线虫病防控“揭榜挂帅”承诺制,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持续深化“林长+松材线虫病”森林网格责任体系,持续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三清山三年行动,确保巩固拓展无疫情成果;积极谋划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松材线虫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扩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台应用范围,提升林业防灾减灾能力。

紧盯“珍稀”“濒危”,进一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上饶样板”。蓝冠噪鹛属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目鸟类之一,近年来,林业局根据蓝冠噪鹛栖息、繁殖的生境、分布范围,结合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科学划定蓝冠噪鹛保护区,研究制定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做好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特别是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工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观鸟、湿地体验、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绿色方面积极探索,打造“上饶样板”。

让“徽文化大观园”风采依旧

  婺源讯 婺源县借助全域旅游发展态势,针对婺源传统村落的鲜明特色,积极注入财政“活水”,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牵好古建保护“牛鼻子”。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该县财政部门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传统建筑和历史建筑调查、认定、建档、挂牌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农村建房以及古建筑维修补助联审联批会议,及时研究古建筑维修补助及抢救性保护等事宜。截至目前,婺源县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30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古建筑3810处,被誉为“徽文化大观园”。

  打好资金利用“组合拳”。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相关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近年来累计争取和筹措古村古建、传统村落保护资金近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达13亿元。完善和推广“古屋贷”等金融产品,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县古村古建生态产品价值进行核算评估,为古村古建使用权、经营权转让及托管提供准确可行的依据。

  下好绩效管理“先手棋”。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规范绩效目标审核,建立健全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财政资金,确保资金投入与绩效产出相适应,实现专项资金从申报、下达和使用各环节绩效管理全覆盖。同时,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结果运用,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全程指导跟踪,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挂钩,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朱振华 程佳琦)

小菌菇释放大“蘑”力

  冬阳和煦,走进横峰县龙门畈乡柯家村大棚里,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簇簇水灵灵的菌菇破袋而出,鲜嫩饱满,探头探脑,煞是喜人。菇农们忙着采摘、分拣、加工、称重、装运……菇棚内一派繁忙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柯家村“两委”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短、平、快”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产业目标,充分发挥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借力产业扶持政策,选准菌菇特色种植,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展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了菌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蓬勃发展。同时,吸纳农户参与管理及务工,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冬闲时节也有了收入。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柯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产业好了,村民乐了,乡村美了,菌菇种植释放出乡村振兴大“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扩充食用菌种植品种,扩大种植规模,让菌菇种植成为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龙门畈乡柯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剑说。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